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四川与河南南阳汉画像砖的比较

作 者: 蒲永红
导 师: 段渝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四川 南阳 汉代 画像砖 文化 比较
分类号: K87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了四川画像砖与河南南阳汉画像砖的产生、分布、制作、题材和内容等,并从艺术风格和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同时,针对两地的画像砖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各个时期画像砖所反映的基本内容有较大的差别,但总体上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汉代文化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四川汉画像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汉代社会,同时也是壁上艺术发展之必然,也是厚葬之风的产物。内容上主要有日常生活、音乐、舞蹈、百戏、建筑艺术和神话传说。采用浮雕的方法把画面突出在平面上,或用线条表达方法勾勒出各种表达内容。四川汉画像砖多为汉代中晚期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极其周边地区。四川汉画像砖是画像砖艺术鼎盛时期的产物。河南南阳汉画像砖作为一种墓葬装饰和民间艺术,其产生根源于南阳特殊的政治地位、繁荣的经济以及汉代的厚葬思想、壁上艺术的发展。南阳地区的画像砖多为西汉中晚期到东汉晚期的作品,主要分布于新野县、淅川县、邓县、唐河县和方城县和南阳市等地。其内容主要有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仙异灵、图案纹样四个方面。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高浮雕、阳线刻为主;写实与夸张相结合,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四川与南阳汉画像砖在产生条件、雕刻技法以及内容题材、艺术风格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其差异也很明显。主要在于流行时期、形制、浮雕、构图、内容侧重点及艺术水平等具体方面。形制上南阳的更丰富。南阳有空心和实心砖,四川只有实心砖。四川多用浅浮雕,南阳多用高浮雕。南阳的汉画像砖构图样式更多,更独特。比如南阳的长构图是四川没有的。四川汉画像砖主要体现日常生活面貌、生产劳动场景及建筑艺术上,更能全面地体现汉代的庄园经济,凸显四川地区的地域特色,如四川特有的桑蚕、井盐、蜀锦等文化。而南阳画像砖则集中反映了官吏富贾的生活和体现汉代社会鬼神祥瑞等思想。艺术水平。四川画像砖在风格上主题鲜明、线条简洁流畅,感情色彩丰富,极富有浪漫主义情调。而南阳汉画像砖把古朴的艺术风格以及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表现得十分到位。就总体艺术水平来论,四川明显高于南阳。四川和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区别与联系,正体现了巴蜀文化和中原文化两种区域文化的地域特色,同时两种区域文化又同为中华文化大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第一章 引言  9-17
  一、汉代画像砖的概念及溯源  9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三、研究现状及评价  10-15
    1、四川汉画像砖的研究现状  11-13
    2、河南南阳汉画像砖的研究现状  13-15
  四、研究现状的评价  15
    1、研究主要成果  15
    2、存在的不足  15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  15-17
    1、研究方法  15-16
    2、课题创新  16-17
第二章 四川汉代画像砖  17-37
  第一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产生的条件  17-19
    一、厚葬之风成为画像砖产生和兴盛巨大的助推器  17
    二、经济发展与城市繁荣是画像砖产生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17-18
    三、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画像砖产生和发展的必要保障  18
    四、传统文化及发达的教育是画像砖产生与兴盛的文化背景  18-19
  第二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地区分布及类型  19-20
    一、地区分布  19
    二、地区类型  19-20
  第三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形制  20-21
  第四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制作  21
  第五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内容题材[5]  21-34
    一、贵族生活类  22-25
    二、平民生活类  25-28
    三、艺术类  28-34
    四、思想文化类  34
  第六节 四川汉代画像砖的艺术风格  34-37
    一、四川画像砖的雕刻技法或手法  34-35
    二、四川汉代画像砖构图方式上:独立完整、结构谨严  35-36
    三、创作手法上:古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相结合  36-37
第三章 南阳汉代画像砖  37-50
  第一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产生的条件  37-38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37
    二、汉时南阳的政治地位  37
    三、汉代南阳有其雄厚的经济基础  37-38
    四、汉代的厚葬习俗  38
  第二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分布及分期  38
    一、分布  38
    二、分期  38
  第三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形制  38-39
  第四节 南阳汉画像砖的制作  39
    一、砖的制作  39
    二、画像的制作  39
  第五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内容题材  39-44
    一、社会生活  40-41
    二、历史故事  41-43
    三、神仙异灵  43-44
    四、图案纹样  44
  第六节 南阳汉代画像砖的艺术风格  44-50
    一、雕刻手法  44-46
    二、构图特征  46-48
    三、创作手法  48-50
第四章 四川与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砖的比较  50-70
  第一节 产生条件之比较  51-52
    一、相似性  51
    二、差异性  51-52
  第二节 地区分布及流行时期之比较  52-54
  第三节 形制、制作工艺、用途的比较  54-55
  第四节 画像砖在墓中的位置比较  55-56
  第五节 内容题材比较  56-66
    一、从总体比较  56
    二、从具体题材比较  56-66
  第六节 艺术风格比较  66-70
    一、物象塑造  66-67
    二、在雕刻技法上  67
    三、在构图上  67-69
    四、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69-70
第五章 结论  70-72
  一、四川汉画像砖的特点总结  70
  二、南阳汉画像砖的特点总结  70-71
  三、四川与南阳汉画像砖之比较研究  71-72
参考文献  72-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5.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6.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7.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8.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9.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10.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11.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3.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4.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5.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6.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7.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8.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9.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20.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21.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美术考古 > 古绘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