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下滴灌条件下无膜移栽棉花需水规律与灌溉制度研究

作 者: 雷成霞
导 师: 何新林
学 校: 石河子大学
专 业: 农业水土工程
关键词: 无膜移栽 地下滴灌 棉花 需水规律 灌溉制度
分类号: S5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新疆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为保证工农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就必须发展节水型农业,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新疆最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是膜下滴灌技术,但随之产生了严重的残膜污染问题。对比膜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因浅层干燥土壤可将其以下湿润土壤与干燥空气隔离,不需采用覆膜技术就可以达到抑蒸节水的效果,但滴头堵塞、灌水均匀性以及苗期出苗灌溉问题制约其自身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将地下滴灌技术与移栽技术相结合的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技术,以棉花为材料,通过测坑和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移栽时机、缓苗期灌水量、灌溉定额以及灌水次数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由于采用移栽技术且无膜,其土壤水分运动、需水规律等必然与常规的地下滴灌、膜下滴灌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研究上述各个因素对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其需水规律,并建立水分生产函数,初步得到了北疆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的灌溉制度。本文的主要结论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两年的小区试验,分析得到地下滴灌条件下无膜移栽棉花比覆膜直播棉花,无论在生长发育还是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上,均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认为在北疆地区采用该技术对棉花生长和发育并无不利的影响,同时有利于解决残膜污染的问题。(2)通过研究移栽时机对棉花的影响,确定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移栽期内适宜的气温应稳定15℃以上,地面10cm地温应稳定在17℃以上,移栽期内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8.4-20℃,日最高气温为26.2-27.2℃,地下10cm日平均地温为20.92-22.22℃,日最高地温为27.5-28.1℃:地下15cm日平均地温为20.26-21.41℃,日最高地温为24.6-25.1℃,移栽后10天日气温最低有效积温为66.46-70.65℃,日气温最高有效积温为78.08-83.28℃,地下10cm日地温有效积温为104.72-106.71。此外,棉花无膜移栽应在真叶为2-3片,苗龄为30天左右方可移栽,最好在5月中上旬结束,但具体移栽时间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以及苗龄情况。(3)多次灌溉普遍有利于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的生K发育和产量的提高,尤其对中等定额灌溉处理(390-450mm)影响最大,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情况下,采用灌溉定额为390-450mm和灌水次数为19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灌溉,更有利于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高产高效。(4)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前期需水量较小,到了花铃期需水量和需水强度均达到峰值,随后吐絮期又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干物质积累总的变化趋势与需水量是一致的,成“S”型变化。各处理不同生育期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茎叶干物质的积累在蕾期进入关键时期,而蕾铃在盛花期进入关键的时期,至盛铃期达到峰值。干物质日增重和日需水量的峰值均出现在花铃期,干物质日增重在3.79-4.99g之间,日均需水量在4.88-7.41mm之间。(5)以实际灌溉定额、蒸发蒸腾量为自变量建立的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通过灌溉定额、蒸发蒸腾量以及相应籽棉产量相关关系的分析,并考虑水分生产效率的情况下,最终确定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研究年适宜的灌溉定额为457mm,灌水次数为19次,建立了北疆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节水高产的灌溉制度(见表5-2)。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20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3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13-19
    1.2.1 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5
    1.2.2 棉花移栽领域动态研究  15-16
    1.2.3 滴灌棉花需水量的研究现状  16-17
    1.2.4 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研究进展  17-18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8-19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0
    1.3.1 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  19
    1.3.2 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需水规律研究  19
    1.3.3 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灌溉制度研究  19-20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0-28
  2.1 试验地概况  20-21
  2.2 试验布设与方案  21-25
    2.2.1 试验总方案  21-22
    2.2.2 测坑试验装置材料与布置  22-23
    2.2.3 小区试验装置材料及布置  23-25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25-27
    2.3.1 气象资料观测  25
    2.3.2 土壤基本参数的测定  25-26
    2.3.3 土壤水分的测定及其所用仪器的标定  26-27
    2.3.4 棉花地上部分生长形态指标及产量测定  27
  2.4 观测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27-28
第三章 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28-52
  3.1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28-33
    3.1.1 对棉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28-31
    3.1.2 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1-33
  3.2 移栽时机对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33-38
    3.2.1 移栽棉花时各处理对应的气温、地温状况  34-36
    3.2.2 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36-38
    3.2.3 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8
  3.3 缓苗期水分、地温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8-42
    3.3.1 各处理缓苗期内土壤水分变化  39-40
    3.3.2 各处理作物生长状况与地温的关系  40-42
    3.3.4 对各处理籽棉和皮棉产量的影响  42
  3.4 灌水次数对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42-48
    3.4.1 各处理灌溉制度试验计划  42-43
    3.4.2 对棉花生长形态的影响  43-47
    3.4.3 对各处理棉花产量的影响  47-48
  3.5 灌溉定额对棉花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48-50
    3.5.1 对棉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48-50
    3.5.2 对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的影响  50
  3.6 本章小结  50-52
第四章 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需水规律研究  52-62
  4.1 棉花需水量的计算公式  52-53
  4.2 各处理棉花土壤水分变化及需水量  53-55
    4.2.1 无膜移栽棉花计划湿润层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53-54
    4.2.2 全生育期需水量的计算  54-55
  4.3 需水量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关系分析  55-61
    4.3.1 不同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特点  55-56
    4.3.2 各生育期地下滴灌棉花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  56-58
    4.3.3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棉花移栽后天数的关系分析  58-59
    4.3.4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目需水量的关系分析  59-61
  4.4 本章小结  61-62
第五章 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灌溉制度研究  62-68
  5.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62-67
    5.1.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62-63
    5.1.2 作物产量与灌溉定额、蒸发蒸腾量关系分析  63-64
    5.1.3 棉花边际产量、灌水生产效率、籽棉产量与灌溉定额关系分析  64-65
    5.1.4 棉花灌溉定额与需水量关系分析  65-66
    5.1.5 适宜灌溉定额的确定  66-67
  5.2 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灌溉制度的初步制定  67
  5.3 本章小结  67-6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8-70
  6.1 结论  68-69
  6.2 展望  69-70
参考文献  70-76
致谢  76-77
作者简介  77-78
导师评阅表  78

相似论文

  1. 两个不同叶色棉花品种光合功能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Q945.11
  2.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的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S562
  3.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4.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S562
  5. 转录因子在棉纤维起始期的表达特征及三个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Q943
  6. 棉铃虫Cry1Ac抗性相关钙粘蛋白基因缺失突变的适合度代价,S435.622.3
  7. 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5.621
  8. 蕾花期涝渍胁迫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恢复生长的生理机制研究,S562
  9. 花铃期遮荫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生长发育及氮素代谢特征的影响,S562
  10. 土壤盐分胁迫对棉田土壤微生态的影响,S562
  11. 棉花间歇性土壤涝渍的产质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S562
  12.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Ari1327的形态、生理和分子标记研究,S562
  13.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S532
  14. 棉纤维起始发育优势基因表达谱和三个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S562
  15. 利用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研究不同棉种分子进化,S562
  16. 施氮量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氮素利用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S562
  17. 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影响纤维比强度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S562
  18. 不同开花期棉铃氮素累积与分配特性对棉铃品质形成的影响,S562
  19. 种植密度对棉铃(纤维、棉籽)品质形成的影响,S562
  20. 柱头外露性状应用于棉花杂交制种及其诱导效应研究,S562
  21. 陆地棉Aux/IAA家族九个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S56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纤维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