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资源表型多样性及孢粉学研究

作 者: 罗仕凤
导 师: 王永清;邓群仙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百合 种质资源 表型 花粉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分类号: S68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百合(Lilium spp)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植物的总称,为多年生露地鳞茎草本植物。我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以资源丰富、特有种多、分布广等特点著称,在世界百合品种改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很多野生百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对川黔地区百合分布集中的区域进行了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并将采集到的野生百合进行了表型多样性分析和孢粉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中共收集到川黔地区野生百合7个种2个变种,即沪定百合(L.sargentiae)、卷丹(L. lancifolium)、野百合(L. brownii)、川百合(L. davidii)、宝兴百合(L. duchartrei)、岷江百合(L. regale)、紫脊百合(L. leucanthum)、黄绿花滇百合(L. bakerianum)和湖北百合(L. henryi)。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了解其资源分布情况、生物学特性、观赏性状、生境条件和植物群落特点等。调查发现,川黔地区野生百合资源并没有相关文献记载的丰富,且破坏严重,亟待保护。2.以收集到的7个种2个变种为研究对象,对其50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试验材料进行聚类分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川黔地区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主要性状有明显差异。各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除了子房宽相对较小外,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都大于20%,其中下叶型的变异系数高达65.10%。同时,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也较高,植株高度的多样性指数达到2.02。主成分分析表明,各性状间相关性强,提取了4个主成分,占信息总量的69.595%,其中第1主成分所占信息量就达43.656%。4个主成分共提取26个形态性状指标,其中第1主成分中花柱长、外轮长、花丝长、内轮长、子房长、有无花斑、内轮宽、花丝宽和柱头宽等性状均表现较高的正向载荷量,全部超过0.75,表明花性状是川黔地区野生百合形态分化的主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将25份材料聚为2大类,准确地将各材料归入遗传基础、演化路线不同的百合组和卷瓣组。2大类群主要性状表现为植株高矮、花朵大小、叶片大小等性状的差异。3.用扫描电镜观察所采集到的野生百合及课题组之前搜集的2个待定材料的花粉形态,百合花粉粒均呈两侧对称,极面观为长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舟形,大小为68.87-120.65μm×36.02-53.70μm,种间变化较大。萌发沟为远极单沟,沟长几达两端,沟缘较整齐,沟裂两极较尖,种间差异很小。外壁表面具网状纹饰,网眼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至近圆形,在赤道面中部最大,向两极和边缘逐渐变小,网眼内有瘤状或疣状突起,网眼大小为12.11-50.78μm2,种间差异较大。网脊宽1.96-3.63μm,其颗粒形态为瘤状或盘珠状,单排或单双排基柱。以花粉粒大小(赤道轴长、极轴长),P/E,网脊宽和纹饰网眼大小等5个形态指标对9个种和变种及2个待定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百合组的泸定百合、紫脊百合、野百合、岷江百合和待定1号聚为一类群,卷瓣组的卷丹、湖北百合、宝兴百合、川百合、待定2号和黄绿花滇百合为另一类群。这两个类群的聚类结果与形态性状分类相一致。泸定百合、紫脊百合和野百合的亲缘关系近,卷丹、湖北百合、宝兴百合和川百合亲缘关系近,而待定1号与岷江百合、待定2号与川百合亲缘关系近。对不同产地泸定百合(BH1-BH13)的P值、E值及P/E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形态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1 文献综述  10-15
  1.1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  10-11
  1.2 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分布情况  11
  1.3 川黔地区野生百合资源收集现状  11-12
  1.4 百合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研究现状  12-13
  1.5 百合孢粉学分析及研究现状  13-15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3 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20
  3.1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15-16
    3.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15
    3.1.2 调查方法  15-16
  3.2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16-19
    3.2.1 材料  16
    3.2.2 方法  16-19
  3.3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亲缘关系研究  19-20
    3.3.1 供试材料  19-20
    3.3.2 花粉电镜观察  20
    3.3.3 数据获取与数据分析  20
4 结果与分析  20-39
  4.1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20-25
    4.1.1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  20-23
    4.1.2 川黔地区野生百合主要植物学特征及应用价值的分析  23-25
  4.2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25-34
    4.2.1 表型性状的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5-28
    4.2.2 聚类结果分析  28-29
    4.2.3 主成分分析  29-34
  4.3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亲缘关系研究  34-39
    4.3.1 川黔地区百合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  34-36
    4.3.2 聚类结果分析  36-38
    4.3.3 不同产地庐定百合方差分析  38-39
5 讨论  39-44
  5.1 川黔地区野生百合资源现状及建议  39-40
  5.2 川黔地区百合表型多样性  40-42
  5.3 川黔地区百合孢粉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42-44
参考文献  44-48
附图Ⅰ  48-49
附图Ⅱ  49-54
附图Ⅲ  54-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3. 利用RNAi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及岷江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构建,S435.72
  4.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5.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6.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7.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8. 河南卫矛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花粉形态及地理分布研究,Q944
  9. 烟草花粉管内吞作用机制的细胞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Q942
  10.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1.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12.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3.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14.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S512.1
  15.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6. 我国栽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青籽粒性状QTL的关联定位,S565.1
  17. 菊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S682.11
  18. 日光温室切花百合花期和外观品质的预测模型,S682.29
  19. 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梨、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661.2
  20. 日光温室切花百合生长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S682.29
  21. 新疆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人群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R39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 多年生花卉类 > 球根花卉类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