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学的想象力与思想的社会性-韩少功对话录研究

作 者: 浩洁
导 师: 刘复生
学 校: 海南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对话录 文学文本 寻根 符号 全球化 社会思想 制度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和文字批评语体,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对话体”一直保留在中外文论史上。置身于多元化的今天,在追求独立思考与自由表达精神的感召下,“对话体”重新活跃在各大报刊、著作之中,中国文坛的“对话”意识空前高涨。对话体文学批评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范式,在20世纪就找到了新的理论向度,比如巴赫金的“对话哲学”、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等,然而具体到个人,单个人的对话录研究却少之又少。在我看来,对话录研究很有必要。它往往承担着剥开文学技术要求的表面,将笔触更直接地指向作者思想的使命。对话录的研究,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访谈者的所思所想,尤其是对学者型作家对话录的研究。韩少功无疑就是这样的“带有学者气质的文学家”。需要说明的是,就如影视分析一样,韩少功对话录只是作为一种文学文本的研究,侧重于对话录的内容而非对话体这一形式本身,此乃研究方法的问题。作为学者型的作家,韩少功与多人进行过访谈,内容涉及庞杂,在这里,我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以求更深刻地了解韩少功的思想及文学创作。本文对议题的分析按照以下几个面向展开:在第一章中,主要围绕“文学寻根”展开。韩少功作为“寻根”思潮的发起者、倡导者,“寻根”文学是绕不开的。通过整理研究他的几个代表性对话录,比如他与李建立的访谈——文学史中的寻根、韩少功王尧对话录等,并结合他“寻根”文学的代表作《爸爸爸》,以求更深入地揭示“寻根”思潮内里的复杂性;第二章,通过对韩少功对话录的整理,发现他对话中的可能隐含的某种深意进行具体分析,比如韩少功在与张均对话中关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韩少功在不同年代与不同人的对话,发现其思想的变化,并由此延伸出对话题的深刻探析,比如“全球一体化”;第三章,总结性的篇章,主要探讨韩少功与王尧对话录的“经历”篇,研究韩少功的社会思想。经历过“文革”,见证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整个过程,韩少功作为中国历史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他对社会制度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序言  7-8
1、思潮:“寻根”文学  8-14
  1.1 “寻根”意识的由来:个体生命经验及时代课题的集合  8-9
  1.2 文学的根  9-14
    1.2.1 寻“根”的必要性  10
    1.2.2 对“根”的态度  10-14
2、灵魂的声音:直面“中国问题”  14-21
  2.1 符号的魅惑  14-18
    2.1.1 文学中的符号  14-16
    2.1.2 生活中的符号  16-17
    2.1.3 符号的角逐  17-18
  2.2 全球一体化:梦想还是梦魇  18-21
    2.2.1 战略层面  19-20
    2.2.2 学术层面  20-21
3、反思与重建:知识分子的使命  21-28
  3.1 历史总是在不完美的状态下进行  21-25
  3.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5-27
  3.3 完美的假定  27-28
结语  28-30
参考文献  30-32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32-33
后记  33

相似论文

  1.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研究,D771.2
  2.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3. 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J506
  4.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5.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6.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7.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8.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研究,R197.1
  9.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0. 英美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R199
  11.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2.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13. 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政府失灵问题研究,D630
  14.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5.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16. 台湾地区大学系所评鉴制度研究,G647
  17. 欧美召回制度与我国纺织品召回原因及影响研究,F426.81
  18. 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研究,D622
  19.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D630
  20.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21. 论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创新,G647.38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