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
作 者: 盛文楷
导 师: 栗克元
学 校: 广东海洋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发展道路 中西文化 多层架构 增量式发展
分类号: D6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伴随着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却也莫衷一是。在学界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界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研究成果,深化人们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理性认识,而且能够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实践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理论参考。本文通过考察学界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认为,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是一个内涵高度抽象、外延包罗万象的宏大概念,它既不等同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或文化发展道路等不同领域的发展道路,亦不等同于中国“经济特区发展道路”、“中部崛起道路”、“西部大开发道路”等不同地域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的研究者,应在学界对中国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发展道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作为整体意义上的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之共性。本文通过将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同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澄清了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内涵,讨论了如此宏大的概念是何时、在何种意义上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找到更为贴切的、更有意义的研究视角。正是循着这一思路,本文尽可能详实地考察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把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考察、现实反思、理论概括有机结合起来,认为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既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话语得以呈现的必要条件,又是孕育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多层架构的“肥沃土壤”。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中西不同元素碰撞交融的动态过程,本身也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呈现形态。事实证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对全球化时期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概括,以达到更好地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之目的。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讨论了学界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学界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的薄弱环节,并据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澄清了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与其它概念间的异同。并论证,改革开放之后中西文化间的碰撞磨合是形成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日益强大则是引起国外学界舆论界关注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国人的文化自觉是国内学界和舆论界关注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第三部分,根据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的规律,并结合史实,从相对静止的角度剖析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策略层面、制度层面、理念层面的三层架构及各层面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分析了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内在矛盾。第四部分,从运动变化的视角,尝试以“增量式发展”概括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第五部分为结语与讨论,该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启示,并讨论了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
全文目录
摘要 6-8ABSTRACT 8-121 引言 12-19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1.1.1 选题背景 12 1.1.2 研究目的 1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薄弱环节 12-17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4 1.2.2 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环节 14-17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7-19 1.3.1 研究内容 17-18 1.3.2 研究方法 18-192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19-26 2.1 几种典型的区域发展道路 19-20 2.1.1 东亚发展道路 19 2.1.2 拉美发展道路 19 2.1.3 瑞典发展道路 19 2.1.4 莱茵发展道路 19-20 2.1.5 美英发展道路 20 2.2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内涵辨析 20-23 2.2.1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与“中国模式” 20 2.2.2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与中国发展道路 20-21 2.2.3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与“中国经验” 21-22 2.2.4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与“北京共识” 22 2.2.5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2-23 2.3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提出背景 23-26 2.3.1 凸显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全球化时期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 23 2.3.2 国外关注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中国的日益强大 23-24 2.3.3 国人关注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文化自觉 24-263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形成逻辑、多层架构及内在矛盾 26-32 3.1 形成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 26 3.2 文化传播交流的规律与中西文化传播交流的路径 26-28 3.2.1 文化传播交流的规律 26-27 3.2.2 中西文化传播交流的路径 27-28 3.3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三个层面的形成及其逻辑理路 28-29 3.3.1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三个层面 28-29 3.3.2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各层面之间的逻辑理路 29 3.4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内在矛盾解析 29-324 增量式发展: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 32-40 4.1 增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增量式发展 32-34 4.1.1 增量式发展的内涵 32-33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增量式发展 33-34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量式发展的具体措施 34-38 4.2.1 正本清源,坚定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增量发展的质的规定 34 4.2.2 实事求是,稳中推进:增量式发展的过程特征 34-35 4.2.3 分步发展,拓展布局:外延的增量式发展 35-36 4.2.4 创新模式,全面统筹:内涵的增量式发展 36-37 4.2.5 依赖人民,为了人民:增量式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37-38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量式发展的特征 38 4.4 增量式发展的意义 38-40 4.4.1 构建“增量式发展”理论是全球化时代的迫切诉求 38-39 4.4.2 “增量式发展”理论呼唤构建辩证评价理论的重大课题 39-405 结语与讨论 40-42参考文献 42-46致谢 46-47作者简历 47-48导师简介 48
|
相似论文
-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 消费领域中的民族主义,G206
-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普世价值,G02
- 《为中国量身打造》奢侈品产业的新挑战,F723
- 学术资本主义与科技政策的相互影响,G322.0
- 宜家家居采购和供应管理模式与改善策略研究,F721.7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思想道德素质研究,F272
- 高校多媒体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TP311.52
-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技术追赶路径研究,F273.1
- 全球化语境下上海与香港都市文化的比较研究,I207.42
-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G120
- 全球化视域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建设,G122
- 全球化背景下中俄青年亚文化对比,G04
- 论谭恩美小说中西文化交织的命运观,I712
-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他者”,I712
- 中西文化的交融合流—对赛珍珠《帝王女人》的解读,I712
-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D632.1
- 马克思视阈下的全球化与普世价值构建,A811
- 中国高校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G642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市贫困社区: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C912.8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