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土高原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蓄积研究

作 者: 刘伟
导 师: 程积民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草地 有机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碳蓄积
分类号: S8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发展,碳蓄积正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草地作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响应。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大多数草原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研究多基于普查资料、遥感数据或模型估算,真正意义上的野外调查数据很是缺乏。本研究以黄土高原4种主要草地类型(森林草原、典型草原、高寒草甸草原、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SOC)和有机碳密度(SOCD)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估算了黄土高原中部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20~40、40~60、60~80、80~100 cm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的草地类型,这种减少的幅度不同,高寒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幅度最大,荒漠草原减幅最小。而土壤有机碳密度因草地类型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剖面垂直变异性,其中典型草原和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森林草原土壤有机碳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荒漠草原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性最小,各土层间差异不显著。对于整个土层而言,不同草地类型间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程度也不同,典型草原变异系数最大,高寒草甸草原最小。(2)4种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规律:0~40 cm土层:高寒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40~100 cm土层:高寒草甸草原>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黄土高原上高寒草甸草原、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都集中分布在0~40 cm土层,分别占0~100 cm的71%、50%、46%,而荒漠草原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较均匀。(3)在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0~6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有机碳含量和全氮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都与年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4)黄土高原中部有机碳密度分布很不均匀,由东向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4种类型草原中,1 m深土壤有机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高寒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其值分别为18.30 kg·m-2、4.99 kg·m-2、4.69 kg·m-2和1.50 kg·m-2。黄土高原中部天然草地总面积2.02×107 hm2,经克里格插值得出0~1 m深度土壤碳蓄积量为1.06 Pg C(1 Pg=1×1015g)。

全文目录


致谢  6-7
摘要  7-9
ABSTRACT  9-13
第1章 绪论  13-20
  1.1 研究背景  13-14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5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  15-20
    1.3.1 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方法  15-16
    1.3.2 草地碳蓄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6-20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0-29
  2.1 研究区概况  20-21
  2.2 研究内容  21-22
  2.3 技术路线  22-23
  2.4 研究方法  23-28
    2.4.1 样地设置  23-24
    2.4.2 不同草地类型基本特征  24-28
    2.4.3 环境因子调查  28
    2.4.4 植物样调查  28
    2.4.5 土样调查  28
  2.5 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  28-29
第3章 黄土高原天然草地有机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  29-40
  3.1 引言  29-30
  3.2 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  30-33
    3.2.1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坡面垂直分布特征  30-31
    3.2.2 不同草地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较  31-32
    3.2.3 四种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垂直空间变异性  32-33
  3.3 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  33-37
    3.3.1 土壤有机碳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33-35
    3.3.2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  35-36
    3.3.3 土壤有机碳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  36-37
    3.3.4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之间的关系  37
  3.4 讨论与小结  37-40
第4章 黄土高原中部天然草地有机碳密度与碳蓄积量  40-51
  4.1 引言  40
  4.2 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40-44
    4.2.1 不同草地类型有机碳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40-43
    4.2.2 有机碳密度水平分布特征  43-44
  4.3 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因素  44-48
    4.3.1 有机碳密度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44-45
    4.3.2 有机碳密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45-46
    4.3.3 有机碳密度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46-48
  4.4 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蓄积量估算  48-49
    4.4.1 估算方法  48-49
    4.4.2 碳蓄积量估算  49
  4.5 讨论与小结  49-51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53
  5.1 讨论  51
  5.2 结论  51-52
  5.3 主要创新点  52
  5.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2-53
参考文献  53-60
作者简介  60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3.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4.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5.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6.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7.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8. 黑碳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S153.6
  9.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10.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1.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2.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3.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4.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5.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6.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7.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8.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9.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20.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21.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普通畜牧学 > 草地学、草原学 > 草原土壤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