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菌酶协同处理豆粕制备饲用肽的研究
作 者: 方乐
导 师: 葛向阳;汤江武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发酵豆粕 酶解豆粕 菌酶协同处理 饲用小肽 正交试验 PCR-DGGE
分类号: S8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粗蛋白含量在43-48%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是目前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饲用肽泛指寡肽和小肽,是指由2个到50个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10 kD之间。本研究采用微生物法和酶解法处理豆粕制备饲用肽,将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降解成小分子肽,有效提高发酵豆粕产品中的肽含量,提高豆粕蛋白质消化率,从而改善豆粕营养价值,对弥补我国蛋白饲料尤其是优质蛋白资源的短缺,降低养殖业生产成本,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实验室保藏的8株枯草芽孢杆菌中筛选到了1株能有效降解豆粕中大分子蛋白为小分子肽的菌株BSW-2,豆粕经过该菌发酵后,肽含量从原豆粕13.35mg/g提高到发酵后108.10 mg/g。同时,本研究还筛选到了1株能有效提高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的酵母菌YT,经过YT发酵后,粗蛋白从原料豆粕47.97%提高到55.32%。随后,通过正交试验建立了芽孢杆菌BSW-2、酵母菌YT混菌发酵豆粕的工艺,工艺条件为混合菌液接种量1.5%,料水比1: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6 h。发酵后样品肽含量从发酵前的13.35 mg/g提高到184.57 mg/g,粗蛋白含量从47.62%提高到56.38%,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从81.86%提高到91.99%,干物质体外损耗率从66.00%提高到71.40%,乳酸含量为2.65%,脲酶活性从0.45 U降低到0.15 U,抗原蛋白及大分子蛋白得到有效降解。另一方面,试验选择了中性蛋白酶作为豆粕酶解用酶,确定其酶解工艺为加酶量400u/g、料水比1:1.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8 h。酶解豆粕样品肽含量从发酵前的13.35 mg/g提高到185.72 mg/g,粗蛋白含量从47.62%提高到52.59%,抗原蛋白及大分子蛋白也得到有效降解。最后,建立了菌酶协同处理豆粕的工艺,确定工艺条件为混合菌接种量1.5%、中性蛋白酶添加酶量450u/g、料水比1:1.4、处理温度40℃、处理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豆粕经菌酶协同处理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混菌发酵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其中肽含量从13.35 mg/g提高到199.65 mg/g,粗蛋白含量从47.62%提高到56.72%,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从81.86%提高到92.79%,干物质体外损耗率从66.00%提高到72.30%,乳酸含量为2.75%,脲酶活性从0.45 U降低到0.086 U,抗原蛋白及大分子蛋白得到有效降解。采用PCR-DGGE方法分析菌酶协同处理豆粕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1.5%的接种量可以使枯草芽孢杆菌BSW-2从发酵开始就在整个发酵体系中占优势。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BSW-2的生长会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到发酵后期整个发酵体系中,BSW-2占有绝对的优势。
|
全文目录
目录 4-7 摘要 7-8 Abstract 8-10 1 前言 10-20 1.1 豆粕简介 10-13 1.1.1 豆粕的营养 10-11 1.1.2 豆粕蛋白质的组成 11-12 1.1.3 豆粕氨基酸 12 1.1.4 豆粕的抗营养因子 12-13 1.2 肽的研究 13-16 1.2.1 肽的概述 13-14 1.2.2 肽的功能 14-15 1.2.3 肽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15-16 1.3 肽的生产制备工艺 16-18 1.3.1 化学水解法 16-17 1.3.2 酶解法 17 1.3.3 微生物发酵法 17-18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20 2 材料与方法 20-32 2.1 材料 20-21 2.1.1 发酵原料 20 2.1.2 发酵菌种 20 2.1.3 蛋白酶 20-21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 2.1.5 培养基 21 2.2 发酵豆粕芽孢杆菌的筛选 21-22 2.2.1 菌株活化 21-22 2.2.2 透明圈法初筛 22 2.2.3 芽孢杆菌的复筛 22 2.3 发酵豆粕酵母菌的筛选 22 2.3.1 菌株活化 22 2.3.2 酵母菌的筛选 22 2.4 芽孢杆菌BSW-2、酵母菌YT混菌发酵豆粕工艺条件的优化 22-24 2.4.1 液体种子的制备 22 2.4.2 豆粕发酵方法 22-23 2.4.3 接种量对肽含量的影响 23 2.4.4 料水比对肽含量的影响 23 2.4.5 发酵温度对肽含量的影响 23 2.4.6 发酵时间对肽含量的影响 23 2.4.7 芽孢杆菌BSW-2、酵母菌YT混菌发酵豆粕正交试验 23-24 2.5 酶解豆粕用酶的选择 24 2.6 中性蛋白酶酶解豆粕工艺条件的优化 24-26 2.6.1 豆粕酶解的方法 24 2.6.2 加酶量对肽含量的影响 24 2.6.3 料水比对肽含量的影响 24-25 2.6.4 酶解时间对肽含量的影响 25 2.6.5 酶解温度对肽含量的影响 25 2.6.6 豆粕中性蛋白酶酶解正交试验 25-26 2.7 芽孢杆菌、酵母菌、中性蛋白酶菌酶协同处理豆粕工艺条件的优化 26-27 2.7.1 菌酶协同处理豆粕的方法 26 2.7.2 接种量对肽含量的影响 26 2.7.3 加酶量对肽含量的影响 26 2.7.4 料水比对肽含量的影响 26 2.7.5 处理温度对肽含量的影响 26 2.7.6 处理时间对肽含量的影响 26 2.7.7 菌酶协同处理工艺正交试验 26-27 2.8 豆粕发酵样品评价指标测定方法 27-29 2.8.1 常规指标测定 27-28 2.8.2 肽含量的测定 28 2.8.3 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蛋白降解 28 2.8.4 饲料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28-29 2.9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菌酶混合处理豆粕细菌群落变化 29-32 2.9.1 原理 29 2.9.2 试验设计 29 2.9.3 发酵样品中细菌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29-30 2.9.4 16S rDNA V3高变区的PCR扩增 30 2.9.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30-31 2.9.6 回收条带PCR 31-32 3 结果与分析 32-54 3.1 发酵豆粕芽孢杆菌的筛选 32-34 3.1.1 透明圈法初筛结果 32 3.1.2 芽孢杆菌的复筛 32-33 3.1.3 结论 33-34 3.2 发酵豆粕酵母菌的筛选 34 3.3 芽孢杆菌BSW-2、酵母菌YT混菌发酵豆粕工艺参数的优化 34-39 3.3.1 接种量对肽含量的影响 34-35 3.3.2 料水比对肽含量的影响 35-36 3.3.3 发酵温度对肽含量的影响 36-37 3.3.4 发酵时间对肽含量的影响 37-38 3.3.5 BSW-2、YT混菌发酵工艺优化正交试验 38-39 3.4 酶解豆粕用酶的选择 39 3.5 中性蛋白酶酶解豆粕工艺参数的优化 39-44 3.5.1 加酶量对肽含量的影响 39-40 3.5.2 料水比对肽含量的影响 40-41 3.5.3 酶解温度对肽含量的影响 41 3.5.4 酶解时间对肽含量的影响 41-42 3.5.5 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优化正交试验 42-44 3.6 芽孢杆菌BSW-2、酵母菌YT、中性蛋白酶菌酶协同处理豆粕工艺条件优化 44-49 3.6.1 接种量对肽含量的影响 44-45 3.6.2 加酶量对肽含量的影响 45-46 3.6.3 料水比对肽含量的影响 46 3.6.4 处理温度对肽含量的影响 46-47 3.6.5 处理时间对肽含量的影响 47-48 3.6.6 菌酶协同处理工艺正交试验 48-49 3.7 发酵样品营养指标分析及比较 49-52 3.7.1 常规营养指标分析 49-50 3.7.2 氨基酸含量分析 50-51 3.7.3 大分子蛋白降解分析 51-52 3.8 菌酶协同处理豆粕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变化 52-54 4 讨论 54-57 4.1 肽的测定方法 54-55 4.2 发酵菌株的选择 55 4.3 蛋白酶的选择 55-56 4.4 菌酶协同处理豆粕工艺 56 4.5 关于工艺稳定性 56 4.6 PCR-DGGE分析豆粕发酵微生物群落变化 56-57 5 全文总结 57-59 5.1 发酵菌株的筛选 57 5.2 芽孢杆菌BSW-2、酵母菌YT混菌发酵豆粕工艺的建立 57 5.3 中性蛋白酶酶解豆粕工艺的建立 57 5.4 菌酶协同处理豆粕工艺的建立 57-58 5.5 PCR-DGGE分析菌酶协同处理豆粕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致谢 63
|
相似论文
-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 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分析及其减菌剂的研究,TS251.1
-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 猪后肠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乙酸生成关系的研究,S828
- 5株斜带石斑鱼肠道原籍菌的益生作用研究,S917.4
- 某舰炮转弹机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TJ391
- 一种利用改进型分离螺杆分离回收HDPE/PP的新方法,TQ320.52
- 消防服材料热舒适性与热防护性的研究,TS941.15
- 甲基莲心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R94
-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S154.3
- 工业化厌氧颗粒污泥重要菌群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X703
- 烟滤棒成型设备开松机构的工艺参数优化,TS43
- 有机添加剂在电解铜箔生产中的应用,TF811
- 吴藿降压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1
- 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方法与工艺研究,TQ340.6
- 基于数值模拟的注射压缩成型工艺优化,TQ320.662
- 芦笋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TQ461
- 超临界氮气微孔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与制品机械性能研究,TQ320.662
- 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和大型海藻携带AVNV的检测及浮游生物多样性分析,S91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普通畜牧学 > 饲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