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 者: 冉东川
导 师: 周建中
学 校: 重庆医科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分类号: R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其主要作用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降低1mmol/L的LDL-C,可以使心血管主要事件发生风险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死亡率降低约20%。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的预防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初级预防时的成本效益比仍然存有争议。在初级预防过程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利弊应该综合考虑患者具体的生活环境和对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由于糖尿病患者属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故已将他汀类药物治疗作为其一线基础用药。目前还没有临床试验能够最终确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获益阈值,因此,应该根据患者个体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确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控制水平。许多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研究已经证明了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如果病人不能耐受使LDL-C达标的他汀类药物的有效剂量,可能需要考虑加用其他类型的调脂药物,例如依折麦布。尽管最近有证据表明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引发糖尿病的低度风险,且在一些患者,这一缺点已经超过了其血管受益。但也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如抗炎性。如何正确及合理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降低到何种水平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如何减少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些问题仍然是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研究过程中的热点话题。

全文目录


符号说明  5-6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0
前言  10-11
1 他汀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15
  1.1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  11
  1.2 他汀类药物的有效性  11-15
2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  15
3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15-18
  3.1 药物相互作用  15-16
  3.2 肌病  16
  3.3 罹患癌症的风险  16-17
  3.4 糖尿病  17-18
结论  18-19
参考文献  19-25
致谢  25-2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6-27
攻读硕士学位参与科研情况  27-28

相似论文

  1. 微乳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R917
  2. 微栓子在抗血栓药物治疗中评价作用初探,R743.3
  3. 他汀类药物中间体(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不对称合成研究,TQ463
  4. 长沙市某医院冠心病患者患病现状及患病危险因素研究,R541.4
  5. 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硫酸多糖916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R96
  6. 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在洛伐他汀九酮合成酶基因克隆中的应用,Q78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及意义,R743.3
  8. 氟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R541.4
  9. 以左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R542.22
  10. PCSK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R541.4
  11.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疗效及炎症、凝血因子的影响,R541.4
  12.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对脂肪细胞脂质代谢及分泌功能的影响,R96
  13. 自动生化分析在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R587.1
  14. 普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R541.4
  15. 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甘肃汉族、回族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16. 三峡库区野山楂与山楂调节血脂作用的比较研究,R285
  17. 冠心病患者脉搏波速度相关因素探讨,R541.4
  18. 妊娠妇女血清脂类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动态变化和脐血的血脂特征,R446.1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异常的临床研究,R593.241
  20. 养血补肾方对卵巢早衰大鼠血脂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21. 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和他汀类药物对该病疗效的流行病学研究,R580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