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吴燕君
导 师: 华子瑜
学 校: 重庆医科大学
专 业: 儿科学
关键词: 益生菌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喂养不耐受 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分类号: R7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以及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1月,我中心收治的100例VLBW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益生菌组45例,其中男27例(60.0%),女18例(40.0%),胎龄30.1±1.7周,产重1260.13±194.82g;对照组55例,其中男25例(45.5%),女30例(54.5%),胎龄31.2±2.2周,产重1278.55±146.88g。评估两组围产期及临床资料可比性,比较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严重程度、死亡率,败血症发病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速度及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发生率;记录益生菌不良作用。结果益生菌组胎龄明显低于对照组(30.1±1.7周vs31.2±2.2周;t=-2.804,P=0.006),有合并症早产儿(呼吸暂停、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8/45vs22/55;χ~2=4.889,P=0.027),住院天数、静脉营养天数、PICC及鼻饲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46.47±22.43dvs34.65±21.84d;t=2.658,P=0.009),(35.73±16.78dvs26.40±18.56d;t=2.611,P=0.010),(19.36±23.64dvs5.71±11.52d;Z=-3.291,P=0.001),(24.79±17.79dvs11.62±11.76d;Z=-3.784,P=0.000)]。两组资料在胃肠功能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不均衡,影响试验结果。益生菌组NEC发病率(6.7%)较对照组(21.8%)明显下降,RR0.256(95%CI:0.067~0.972;χ~2=4.456,P=0.035);严重NEC(Ⅲ级)3例均发生在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0/45vs3/55;χ~2=1.003,P=0.317)。益生菌组死亡2例(NEC相关1例,非NEC相关1例),对照组死亡5例(NEC相关3例,非NEC相关2例),两组比较,总死亡数(2/45vs5/55;χ~2=0.262,P=0.609)及NEC相关死亡数(1/45vs3/55;χ~2=0.912,P=0.6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败血症发病率(6/45vs6/55;χ~2=0.138,P=0.711)、喂养不耐受发生例数(24/45vs29/55;χ~2=0.004,P=0.952)、体重增长速度(10.82±5.93g/Kg/dvs8.98±5.13g/Kg/d;t=1.665,P=0.099)、恢复出生体重时间(7.98±6.41dvs9.11±5.88d;t=-0.919,P=0.361)和PNAC发病例数(9/44vs16/52;χ~2=1.317,P=0.2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益生菌相关败血症、脑膜炎、腹泻、皮疹等不良作用的记录。结论联合应用双歧杆菌BB-12、鼠李糖乳杆菌LGG可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NEC发病风险,有降低NEC疾病严重性及死亡率趋势,对败血症、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也不能缩短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加快体重增长速度。本试验系回顾性研究,两组围产期及临床资料不具可比性,影响了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作用的评估,因此,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本试验无益生菌相关败血症、脑膜炎记录,无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因此,联合应用双歧杆菌BB-12、鼠李糖乳杆菌LGG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是相对安全的。

全文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5-6
摘要  6-9
ABSTRACT  9-13
前言  13-16
1 资料与方法  16-18
2 结果  18-22
3 讨论  22-28
4 全文小结  28-29
参考文献  29-34
文献综述: 益生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34-45
  参考文献  40-45
致谢  45-4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6-47

相似论文

  1.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S828.5
  2. 5株斜带石斑鱼肠道原籍菌的益生作用研究,S917.4
  3. 益生菌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鼠模型肠损伤的保护,R722.1
  4.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探讨,R722.6
  5. 双歧杆菌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回肠形态学及iNOS、EGF基因表达的影响,R722.1
  6. 猪鸡肠道益生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抗TGEV和IBV的作用,S852.6
  7. PTEN、Lgr5和β-catenin在NEC肠道损伤修复中的变化观察,R722.1
  8. 人乳中糖巨肽含量的测定及糖巨肽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的作用,R722.1
  9. 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组织磷脂酶A_2变化及预防性应用天然蒙脱石对肠损伤保护作用,R285.5
  10. 双歧杆菌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肠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R371
  11. 益生菌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R576
  12. 酪酸梭菌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R722.6
  13. 姜黄素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的疗效评价及其机制的研究,R722.1
  14. 血小板计数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关系,R722.1
  15. 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建立及姜黄素对其防治机制的研究,R722.1
  16. 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期有关的入院前因素:单中心多因素分析,R722.1
  17. 肠上皮细胞编码microRNAs在轮状病毒感染及肠道耐受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研究,R373
  18. 肠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肠细胞凋亡在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损伤中动态变化,R726.5
  19. 血小板活化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R722.1
  20. 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在未成熟肠道粘膜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R574
  21. 姜黄素治疗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实验研究,R722.1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儿科学 > 新生儿、早产儿疾病 > 早产儿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