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牦牛小肠黏膜的免疫形态学特征及其抗莫尼茨绦虫感染能力的研究

作 者: 祁珊珊
导 师: 王雯慧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基础兽医学
关键词: 牦牛 小肠 淋巴集结 莫尼茨绦虫 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分类号: R3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淋巴集结主要分布于人和动物的回肠,是黏膜免疫反应的主要诱导部位,不同物种之间淋巴集结的分布、数量、形态都不相同,为了揭示牦牛小肠黏膜的免疫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大体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显微测量的方法对不同年龄牦牛小肠淋巴结节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将20头牦牛分为4个年龄组,分别为幼年牦牛(0.5岁、1岁、1.5岁)、青年牦牛(2岁、2.5岁、3岁)、壮年牦牛(4岁、5岁、6岁)、老年牦牛(8岁、9岁、10岁),对淋巴集结的形态、分布部位、数量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并对不同年龄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进行了计数。结果:(1)大体解剖学观察显示牦牛小肠分布有2种不同形态的淋巴集结,即结节状和蜂窝状,结节状淋巴集结分布于十二指肠膨大部,蜂窝状淋巴集结分布于空肠、回肠,空肠和回肠的淋巴集结形状都是长条形,淋巴集结长度在0.4cm~17cm之间,宽度在0.2cm~3.7cm之间。淋巴集结的数量与年龄有关,在青年时期达到最大,以后逐渐减少,淋巴集结的外观形态并未随年龄发生变化,淋巴集结在10岁时仍有大量分布;(2)组织学显示牦牛小肠淋巴集结的发达程度与年龄密切相关,青年时期牦牛小肠淋巴组织最发达,显微测量发现青年牦牛回肠中段淋巴集结的厚度达903.20μm,回肠黏膜下层完全被大量淋巴集结所占据,淋巴集结由2~3层淋巴小结排列而成,淋巴组织分布密集,固有层中常见孤立淋巴小结和从黏膜下层突进来的淋巴小结的圆顶区,在圆顶区的滤泡相关上皮内有大量上皮内淋巴细胞,青年牦牛圆顶区的数量最多,随年龄增长淋巴集结的厚度逐渐减小,壮年、老年牦牛回肠淋巴小结和淋巴集结的数量明显减少;(3)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在小肠中的分布趋势是:从十二指肠到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的数量从前往后呈增多趋势。随着年龄增长,以上各种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均逐步增多,青年时期达到最多,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又逐渐减少,老年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较青年、壮年牦牛明显减少(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青年期牦牛的小肠黏膜免疫功能是最强的。莫尼茨绦虫是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等反刍动物小肠的一种大型绦虫,也是最具破坏性的体内寄生虫之一,导致动物死亡率升高、经济价值降低以及许多病理变化。不同于羊、黄牛等其他反刍动物,莫尼茨绦虫对成年牦牛的致病性很弱,成年牦牛感染后几乎没有临床症状。我们推测这可能与牦牛消化道黏膜免疫功能有关,为了分析消化道局部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在抗莫尼茨绦虫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细胞计数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感染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的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同正常组做了比较,并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小肠M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感染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小肠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也均较正常组高,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2)几种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在小肠的分布趋势是:从十二指肠到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的数量从前往后呈增多趋势,除空肠和回肠浆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几种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在小肠各段的分布数量均差异显著(P<0.05);(3)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感染组部分肠绒毛断裂或脱落,圆顶区的数量较对照组多,圆顶区滤泡相关上皮中M细胞的数量也较对照组多。研究结果表明莫尼茨绦虫感染可引起成年牦牛感染部位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大量增生,这几种细胞分别参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通过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来抵抗虫体对机体的侵害,这可能是莫尼茨绦虫对成年牦牛致病力弱的主要原因。

全文目录


摘要  4-6
Summary  6-8
英文缩写词表  8-15
前言  15-17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7-36
  第一章 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17-29
    1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7-19
      1.1 诱导部位  17-18
      1.2 效应部位  18-19
        1.2.1 上皮内淋巴细胞  18-19
        1.2.2 固有层淋巴细胞  19
    2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抗原的摄取、处理和递呈  19-22
      2.1 M 细胞对抗原的转运  19-21
        2.1.1 M 细胞的分布与结构特点  19-20
        2.1.2 M 细胞对抗原的转运  20-21
      2.2 抗原递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和递呈  21-22
    3 肠道黏膜免疫的效应因子—SIgA  22-24
      3.1 SIgA 分子的结构与特点  22-23
      3.2 SIgA 的功能  23-24
        3.2.1 抗感染作用  23-24
        3.2.2 抗肿瘤作用  24
        3.2.3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的抗菌作用  24
        3.2.4 抗过敏和其它作用  24
    4 黏膜免疫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4-26
      4.1 黏膜免疫的应用  24-25
      4.2 存在的问题  25-26
      4.3 发展趋势  26
    参考文献  26-29
  第二章 肠道寄生虫感染与黏膜局部的抗感染免疫  29-36
    1 肠道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29-30
      1.1 肠道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29-30
        1.1.1 掠夺营养  29
        1.1.2 机械性损伤  29-30
        1.1.3 毒性与免疫损伤  30
      1.2 宿主对肠道寄生虫的抵抗  30
    2 宿主抵抗肠道寄生虫的免疫效应  30-33
      2.1 体液免疫  30-31
      2.2 细胞免疫  31-32
        2.2.1 上皮内淋巴细胞  31-32
        2.2.2 杯状细胞  32
        2.2.3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32
      2.3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同作用  32-33
    3 最新发现  33-34
      3.1 寄生虫特异性抗体限制肠道蠕虫繁殖、提供免疫保护  33
      3.2 黏液素 Muc5ac 对寄生虫具有致命作用  33-34
    参考文献  34-36
第二篇 试验研究  36-104
  第一部分 牦牛小肠黏膜的免疫形态学研究  36-67
    第一章 不同年龄牦牛小肠淋巴集结解剖学特点的研究  36-45
      1 材料与方法  38
        1.1 材料  38
        1.2 方法  38
      2 结果  38-40
        2.1 牦牛小肠淋巴集结的形态及分布  38-39
        2.2 牦牛小肠各段淋巴集结的数量及分布密度  39-40
        2.3 牦牛小肠淋巴集结数量随年龄的变化趋势  40
      3 讨论  40-42
      4 小结  42-43
      参考文献  43-45
    第二章 不同年龄牦牛小肠淋巴集结组织学特点的研究  45-54
      1 材料与方法  46-47
        1.1 材料  46
        1.2 方法  46-47
          1.2.1 组织样品采集、制备、观察  46-47
          1.2.2 不同年龄段牦牛回肠淋巴集结厚度测量  47
      2 结果  47-50
        2.1 组织学观察结果  47-49
          2.1.1 幼年牦牛  47
          2.1.2 青年牦牛  47-48
          2.1.3 壮年牦牛  48
          2.1.4 老年牦牛  48-49
        2.2 不同年龄段牦牛回肠淋巴集结的厚度  49-50
        2.3 牦牛回肠淋巴集结随年龄的变化趋势  50
      3 讨论  50-52
      4 小结  52
      参考文献  52-54
    第三章 不同年龄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研究  54-67
      1 材料与方法  55-56
        1.1 材料  55
        1.2 方法  55-56
          1.2.1 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与观察  55
          1.2.2 细胞计数方法  55-56
        1.3 统计分析  56
      2 结果  56-62
        2.1 不同年龄牦牛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比较  56-57
        2.2 不同年龄牦牛小肠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比较  57-58
        2.3 不同年龄牦牛小肠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比较  58-59
        2.4 不同年龄牦牛小肠浆细胞数量比较  59-61
        2.5 不同年龄牦牛小肠肥大细胞数量比较  61-62
      3 讨论  62-64
        3.1 上皮内淋巴细胞  62-63
        3.2 杯状细胞  63
        3.3 嗜酸性粒细胞  63
        3.4 浆细胞  63-64
        3.5 肥大细胞  64
      4 小结  64-65
      参考文献  65-67
  第二部分 牦牛小肠黏膜抗莫尼茨绦虫感染能力的研究  67-104
    第一章 成年牦牛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的局部免疫细胞学反应  67-76
      1 材料与方法  68-69
        1.1 实验动物  68
        1.2 病原鉴定  68-69
          1.2.1 粪便节片和虫卵检查  68
          1.2.2 病变部位的虫体鉴定  68-69
        1.3 样品的制备  69
          1.3.1 光镜样品制备  69
          1.3.2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69
      2 结果  69-72
        2.1 剖检变化  69
          2.1.1 感染组  69
          2.1.2 对照组  69
        2.2 病原鉴定  69
        2.3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69-70
          2.3.1 感染组  69-70
          2.3.2 对照组  70
        2.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70-72
          2.4.1 感染组  70
          2.4.2 对照组  70-72
      3 讨论  72-74
        3.1 扩展莫尼茨绦虫对成年牦牛的致病作用  72-73
        3.2 肠道寄生虫感染与黏膜非特异性免疫  73
        3.3 肠道寄生虫感染与黏膜特异性免疫  73-74
      4 小结  74
      参考文献  74-76
    第二章 成年牦牛感染扩展莫尼茨绦虫对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  76-104
      实验一莫尼茨绦虫对牦牛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77-83
        1 材料与方法  78
          1.1 实验动物  78
          1.2 光镜样品的制备  78
          1.3 细胞计数方法  78
          1.4 数据处理分析  78
        2 结果  78-81
          2.1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比较  78-80
          2.2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组织图  80-81
        3 讨论  81
        参考文献  81-83
      实验二莫尼茨绦虫对牦牛小肠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  83-88
        1 材料与方法  83-84
          1.1 实验动物  83
          1.2 光镜样品的制备  83-84
          1.3 细胞计数方法  84
          1.4 数据处理分析  84
        2 结果  84-86
          2.1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的比较  84-85
          2.2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上皮内杯状细胞组织图  85-86
        3 讨论  86-87
        参考文献  87-88
      实验三莫尼茨绦虫对牦牛小肠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88-93
        1 材料与方法  89
          1.1 实验动物  89
          1.2 光镜样品的制备  89
          1.3 细胞计数方法  89
          1.4 数据处理分析  89
        2 结果  89-92
          2.1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比较  89-91
          2.2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嗜酸性粒细胞组织图  91-92
        3 讨论  92
        参考文献  92-93
      实验四莫尼茨绦虫对牦牛小肠浆细胞数量的影响  93-98
        1 材料与方法  93-94
          1.1 实验动物  93-94
          1.2 光镜样品的制备  94
          1.3 细胞计数方法  94
          1.4 数据处理分析  94
        2 结果  94-96
          2.1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浆细胞数量的比较  94-95
          2.2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浆细胞组织图  95-96
        3 讨论  96-97
        参考文献  97-98
      实验五莫尼茨绦虫对牦牛小肠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  98-104
        1 材料与方法  99
          1.1 实验动物  99
          1.2 光镜样品的制备  99
          1.3 细胞计数方法  99
          1.4 数据处理分析  99
        2 结果  99-102
          2.1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肥大细胞数量的比较  99-101
          2.2 对照组和感染组小肠肥大细胞组织图  101-102
        3 讨论  102-103
        参考文献  103-104
结论  104-105
附1:组织样品制备  105-109
附2: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109-111
致谢  111-112
作者简介  112-114
导师简介  114-116

相似论文

  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TS207.4
  2. 牛SYCP3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S823
  3. 极端低蛋白日粮对初产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S828
  4. 依普拉芬对体外鸡胚小肠上皮细胞新型钙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S831
  5. 腹内高压兔模型相关指标的测定与肠道屏障功能相关性的研究,R656
  6. 益生菌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鼠模型肠损伤的保护,R722.1
  7. MRI对小肠Crohn’s病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R574
  8. 牦牛毛纤维拉伸细化改性研究,TS101.92
  9. 牦牛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关系的研究,S823.85
  10. 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效果及牦牛CAST基因多态性分析,S823
  11. 妊娠期牦牛胎盘的形态学研究,S823.85
  12. 牦牛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S823.85
  13. 天祝白牦牛被毛特性及超微结构的研究,S823
  14. 牦牛乳软质干酪加工工艺技术及其成熟过程中风味物质的研究,TS252.53
  15. 牦牛和食蟹猴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S858.9
  16. 犊牦牛肉用品质、脂肪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S823
  17. 牦牛黄牛体脂脂肪酸营养特征及温度对其影响的研究,S823
  18. PEG诱导的牦牛乳腺上皮细胞与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S823
  19. 猪增生性肠炎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及消化酶活性研究,S858.28
  20. 牦牛小肠结构特点及黏膜免疫功能细胞分布变化研究,S823
  21. 天祝白牦牛肌生成抑制素基因序列分析及多态性研究,S823.8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