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湿疹方微乳凝胶制备及其质量评价的研究

作 者: 李绍林
导 师: 涂瑶生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提取纯化 微乳 凝胶 经皮给药系统
分类号: R28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9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湿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机体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并伴随激烈瘙痒或皮肤炎症现象。西药多采用激素、抗生素或抗组胺类药物治疗该病,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大,临床使用受限。湿疹方是治疗湿疹的临床验方,由黄连、苦参、牡丹皮及冰片等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调节机体免疫的功效,该方临床以洗剂外用,疗效确切,但存在药效成分不明确,提取制备方法原始、粗简,缺乏标准,内在质量难以控制,载药量小,作用时间短,生物利用率低等缺点,同时洗剂使用和携带均不方便,影响了其临床推广应用。为了提升该方质量稳定性,增强药效成分的透皮性能,提高疗效及患者的使用依从性,在前期洗剂的研究基础上,本课题对湿症方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本文首先通过湿疹方提取、纯化工艺路线的研究,确定了湿疹方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路线,优化了处方中各中药的提取、纯化工艺,通过处方前研究掌握了各纯化物的理化性质,综合应用微乳凝胶制备技术,将湿疹方纯化物药物,制备成了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剂,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湿疹方提取纯化工艺路线的确定针对本制剂制备的需要,分别采用药效学方法,以小鼠接触性湿疹模型中耳肿胀抑制率为评价指标,探讨本品处方中药材分煎、合煎以及不同提取组分物对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单煎组与合煎组对小鼠接触性湿疹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提示,处方中药材可采用单独提取,所得提取纯化物加入处方量冰片制备成制剂;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小鼠接触性湿疹中耳肿胀抑制率为考察指标,考擦本品处方量黄连、苦参、牡丹皮不同提取纯化物与冰片混合后的药效,结果表明,黄连总生物碱纯化物、苦参总生物碱纯化物、丹皮酚、冰片混合物作用最好,初步确定处方各中药提取纯化工艺路线,为湿疹方各中药的提取方法和后续的处方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2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1)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分别对黄连总生物碱纯化物指标成分“HLJ”(盐酸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及表小檗碱总和)、苦参总生物碱纯化物指标成分“K”(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总和)及丹皮酚进行了含量测定,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实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手段。(2)黄连提取纯化工艺优化:以HLJ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优选黄连提取纯化工艺。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结合法,确定黄连提取工艺为:取黄连药材饮片,加8倍量1.5%(m/m)硫酸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40分钟,HLJ提取率高达93%;提取液以酸碱置换及盐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得黄连总生物碱纯化物,总碱含量(以HLJ计)大于80%,得率7.70%,方法工艺稳定,可行。(3)苦参提取纯化工艺优化:以K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优选苦参提取纯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苦参提取工艺为:取苦参药材饮片,加11倍量65%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65分钟,K提取率大于90%,总固物得率大于23%;提取液过732型阳离子树脂柱,制得苦参总生物碱纯化物,总碱含量(以K计)大于41%,得率4.67%,方法工艺稳定,可行。(4)牡丹皮提取纯化工艺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丹皮酚收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丹皮酚制备工艺为:取牡丹皮药材饮片,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共水蒸馏,收集药材5倍量馏出液;馏出液冷藏,取沉淀,制得丹皮酚,丹皮酚含量大于96%,得率1.11%,方法工艺稳定,可行。3处方前研究对黄连总生物碱纯化物、苦参总生物碱纯化物、丹皮酚制剂处方设计前的主要理化性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HLJ微溶于水,K易溶于水,其油水分配系数均小于1,其中,K的油水分配系数大于HLJ,丹皮酚易溶于有机溶剂,油水分配系数较大;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总生物碱纯化物、苦参总生物碱纯化物对光、湿、热稳定,丹皮酚易升华挥发;以黄连总生物碱指标成分HLJ以及丹皮酚为考察指标,对湿疹方的体外透皮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黄连总生物碱中HLJ透皮速率为6.36ug.cm-2.h-1,丹皮酚透皮速率为6.83ug.cm-2.h-1,吸收机制均符合为零级过程。以上工作为剂型的选择和制备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4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制备工艺研究为提高药物的透皮性能,采用微乳作为药物载体,结合凝胶剂的特点,制备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在复方湿疹微乳制备研究中,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出微乳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相分别为:肉豆蔻酸异丙酯(IPM)、Cremephor EL(EL)、丙三醇、去离子水;通过体外透皮试验,以药物透皮性能为考察指标,确定微乳各相的百分含量,筛选出最佳微乳处方为:IPM6.5%,EL-丙三醇(1:1)58.5%,水35%,所制得的复方湿疹微乳药物透皮效果最佳。对空白微乳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微乳粒径分布范围10-100nm, Zeta电位为负。微乳对提取纯化物具有增溶性,对试验内的药物、温度、pH值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复方湿疹微乳凝胶样品的光泽性、粘稠度、均匀度、涂展性、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凝胶基质为卡波姆940(CP-940),用量为0.5%,结果表明微乳加入凝胶基质CP-940制成微乳凝胶后,体系的电势能提高,稳定性增强。透射电镜观察呈圆球形,粒径在100nm内。验证试验显示,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制备工艺稳定、可行。5复方湿疹微乳凝胶质量评价生物学评价:通过量效关系的考察确定复方湿疹微乳凝胶的载药量为0.9%,其中黄连总生物碱纯化物含量为0.47%,其余各提取纯化物折算为原处方生药比例加入。小鼠实验性湿疹试验中,相同生药载药量的原湿疹方洗剂与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剂比较,后者较前者药效得到显著提高(P<0.01)。安全性考察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制剂无不良刺激、无过敏性、无急性毒副作用,复方湿疹微乳凝胶药效强、安全性好。理化评价:对复方湿疹微乳凝胶体理化常数进行评价,分别建立了TLC定性鉴别及HPLC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准确、稳定、简便。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乳呈圆球形,粒径小于100nm;体外透皮试验显示,复方湿疹微乳凝胶较原湿疹方洗剂药物的透皮性能显著提升(P<0.01),其中黄连总生物碱指标成分HLJ透皮速率提高了约16倍,丹皮酚透皮速率提高了约10倍;初步稳定性试验显示,复方湿疹微乳凝胶稳定性良好。本文研制的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制剂,较原湿疹方洗剂,药物透皮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药效增强,产品药效成分明确,质量均一、稳定、可控,提高了用药的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6
引言  16-25
第一部分 湿疹方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25-61
  第一节 提取纯化工艺路线的确定  25-32
    1 仪器与材料  25
    2 方法与结果  25-31
      2.1 药理学评价试验方案的确定  25-26
        2.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25-26
        2.1.2 小鼠实验性湿疹试验  26
      2.2 单煎与合煎的筛选  26-27
        2.2.1 样品制备  26
        2.2.2 药效评价与结果  26-27
      2.3 提取纯化工艺路线的筛选  27-31
        2.3.1 黄连不同提取纯化物样品制备  27-28
        2.3.2 苦参不同提取纯化物样品制备  28
        2.3.3 牡丹皮不同提取纯化物样品的制备  28
        2.3.4 正交试验  28-30
        2.3.5 验证实验  30-31
    3 讨论  31
    4 小结  31-32
  第二节 纯化物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2-41
    1 仪器与材料  32
    2 方法与结果  32-40
      2.1 HLJ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2-35
      2.2 K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5-37
      2.3 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7-40
    3 讨论  40
    4 小结  40-41
  第三节 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41-61
    1 仪器与材料  41
    2 方法与结果  41-59
      2.1 黄连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41-46
        2.1.1 黄连提取工艺优化  41-44
        2.1.2 黄连纯化工艺优化  44-45
        2.1.3 干燥工艺的确定  45-46
        2.1.4 纯化及干燥工艺验证试验  46
      2.2 苦参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46-57
        2.2.1 苦参提取工艺优化  46-51
        2.2.2 苦参纯化工艺优化  51-56
        2.2.3 验证实验  56-57
      2.3 丹皮酚制备工艺的优化  57-59
        2.3.1 浸泡时间的考察  57
        2.3.2 蒸馏液收集倍量考察  57-58
        2.3.3 加水倍量的考察  58
        2.3.4 干燥工艺的考察  58-59
        2.3.5 验证工艺  59
    3 讨论  59-60
    4 小结  60-61
第二部分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制备工艺研究  61-94
  第一节 处方前研究  61-73
    1 仪器与材料  61
    2 方法与结果  61-71
      2.1 纯化物表观溶解度的测定  61-62
      2.2 纯化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62-63
      2.3 纯化物稳定性考察  63-64
        2.3.1 光照试验  63
        2.3.2 温度影响试验  63
        2.3.3 湿度影响试验  63-64
      2.4 透皮性能考察  64-71
        2.4.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装置  65
        2.4.2 鼠皮的制备  65
        2.4.3 试验操作方法  65
        2.4.4 接受液中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65-69
        2.4.5 数据处理  69
        2.4.6 试验温度与磁粒搅拌转子转速的确定  69-70
        2.4.7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70-71
    3 讨论  71-72
    4 小结  72-73
  第二节 复方湿疹微乳制备工艺研究  73-89
    1 仪器与材料  73
    2 方法与结果  73-87
      2.1 油相的初步筛选  74
      2.2 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筛选  74-76
        2.2.1 HLJ在各表面活性剂溶解性考察  74-75
        2.2.2 最小表面活性剂加入量(MS_(min))测定  75-76
      2.3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76
      2.4 正交设计优选微乳处方  76-78
      2.5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78
      2.6 微乳各相百分含量的确定  78-83
        2.6.1 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Km值)的确定  79-80
        2.6.2 含水量确定  80-81
        2.6.3 油相百分含量确定  81-83
      2.7 微乳理化性质考察  83-86
        2.7.1 微乳对纯化物增溶性考察  83
        2.7.2 湿疹方纯化物对微乳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  83-85
        2.7.3 药物对微乳区域与电导率的影响  85-86
        2.7.4 温度对微乳稳定性影响  86
        2.7.5 酸碱度对微乳结构的影响  86
      2.8 微乳制备工艺验证试验  86-87
    3 讨论  87-88
    4 小结  88-89
  第三节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制备工艺研究  89-94
    1 仪器与材料  89
    2 方法与结果  89-92
      2.1 凝胶基质的筛选  89-90
        2.1.1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的制备  89
        2.1.2 样品评分  89-90
      2.2 凝胶基质用量考察  90-91
      2.3 凝胶基质对微乳的影响  91-92
        2.3.1 凝胶基质对微乳电导率变化的影响  91
        2.3.2 凝胶基质对微乳Zeta电位影响  91-92
      2.4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制备工艺验证试验  92
    3 讨论  92-93
    4 小结  93-94
第三部分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的质量评价  94-111
  第一节 生物学评价研究  94-100
    1 仪器与材料  94
    2 方法与结果  94-98
      2.1 药效学研究  94-95
        2.1.1 量效学研究  94-95
        2.1.2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与原湿疹方洗剂药效比较  95
      2.2 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研究  95-97
      2.3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皮肤过敏性试验研究  97-98
        2.3.1 致敏接触  97
        2.3.2 激发致敏  97-98
      2.4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98
    3 讨论  98-99
    4 小结  99-100
  第二节 理化评价研究  100-111
    1 仪器与材料  100
    2 方法与结果  100-109
      2.1 性状  100
      2.2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定性鉴别  100-102
        2.2.1 盐酸小檗碱TLC鉴别  100-101
        2.2.2 丹皮酚TLC鉴别  101-102
      2.3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含量测定  102-106
        2.3.1 HLJ含量的HPLC测定  102-104
        2.3.2 丹皮酚含量的HPLC测定  104-106
      2.4 检查  106-107
        2.4.1 pH值测定  106
        2.4.2 粘度测定  106-107
        2.4.3 Zeta电位测定  107
      2.5 形态观察  107
      2.6 复方湿疹微乳凝胶与原湿疹方洗剂透皮性能比较  107-108
      2.7 初步稳定性试验  108-109
        2.7.1 光照试验  108-109
        2.7.2 温度影响试验  109
        2.7.3 加速稳定性试验  109
    3 讨论  109-110
    4 小结  110-111
结语  111-114
参考文献  114-12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21-122
附录  122-123
致谢  123

相似论文

  1. 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能,O643.36
  2. 溶胶—凝胶AAO模板法制备ITO准一维纳米结构,TB383.1
  3.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4. 凝胶注模SiC-AlN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TQ174.62
  5. 凝胶—发泡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隔热材料的研究,TQ174.1
  6. 杨梅落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TQ914.1
  7.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8. 牛蒡子苷提取、纯化及其对小鼠C2C12细胞生长的影响,S853.7
  9. 壳聚糖基温敏性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943
  10. 双重/三重响应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631.3
  11. 麦胚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10.1
  12.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13. 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形成机制研究,TS251.1
  14. 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形态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S831.5
  15. 铁、镧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O614.411
  16. 阳离子微乳液体系MFI型沸石分子筛的合成,TQ424.25
  17. 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在不同基础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TE624.82
  18. 丹参酮ⅡA微乳抗H22小鼠肝癌的研究,R285.5
  19. 牛血清蛋白和鱼精蛋白从NOCC/海藻酸盐水凝胶中的释放:两种不同等电点的生物分子的对照试验,R943
  20. 肠道病毒71型的层析纯化,R373
  21. 急性白血病儿童还原型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研究,R733.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