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辣椒叶多酚生物活性检测

作 者: 张友仁
导 师: 唐劲天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关键词: 多酚 辣椒叶 抗炎 抗肿瘤 抑菌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辣椒叶多酚粗提物和纯化物的生物活性,对其抗炎抑菌抗肿瘤活性分别进行体外、体内研究,为我国辣椒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 CCK-8法检测辣椒叶多酚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辣椒叶多酚对RAW264.7细胞周期的影响;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考查辣椒叶多酚对其NO、PGE2、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及胞内iNOS的活力的影响。2.构建小鼠二甲苯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检测辣椒叶多酚粗提物和纯化物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评价其对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检测耳肿胀小鼠炎症组织中炎症因子PGE2的含量,初步探讨辣椒叶多酚抗急性炎症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期内连续记录小鼠体重的变化,终止时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初步评价辣椒叶多酚的急性毒性。3.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辣椒叶多酚粗提物和纯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常见污染菌株的抑制作用。4.CCK-8法考查辣椒叶多酚纯化物对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对其细胞毒性及抗癌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经<400μg/mL的辣椒叶多酚纯化物作用24h后,RAW264.7细胞的增殖未受抑制;细胞周期检测表明:辣椒叶多酚使分裂指数PI增加或使处于有丝分裂期细胞数量增加,从而促进细胞增殖;体外抗炎症结果表明:经LPS刺激后的RAW264.7细胞,与辣椒叶多酚共孵育后,上清中炎症因子NO、PGE2、TNF-α、IL-6的浓度以及iNOS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2.体内抗急性炎症实验结果表明600mg/kg剂量的辣椒叶多酚粗提物和纯化物,均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极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9.84%、62.69%(p<0.01),炎症组织PGE2含量从32.41A/g可分别降至19.27、16.51A/g(p<0.05);急性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体重正常增长,血清肝损伤指标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辣椒叶多酚提取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3.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辣椒叶多酚粗提物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在较高浓度时才有所表现;辣椒叶多酚纯化物则对蜡样芽孢、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的增殖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可能与化学物质间的协同作用有关,有待进一步考察。4.辣椒叶多酚对L929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表明该剂量的辣椒叶多酚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其对U251细胞增殖则具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SH-SY5Y细胞亦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对HepG-2细胞和HT-1080细胞增殖则无抑制效果,说明其抗肿瘤效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研究结论:辣椒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释放NO、PGE2、 TNF-α、IL-6等炎性因子以及降低iNOS活力来实现的;体内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辣椒叶多酚具有抗急性炎症活性,且安全性较高;抑菌实验表明辣椒叶多酚粗提物有一定抑菌活性而纯化物没有,可能与协同作用有关;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辣椒叶多酚对正常细胞无任何毒性作用,对U251细胞及SH-SY5Y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缩略词  11-13
文献综述 植物多酚研究现状  13-25
  1. 前言  13-14
  2. 植物多酚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4-16
    2.1 浸渍法  14
    2.2 有机溶剂提取法  14
    2.3 超声提取技术  14-15
    2.4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15-16
    2.5 生物酶解技术  16
    2.6 超临界萃取技术  16
  3. 几种常见植物多酚类物质的成分与理化性质  16-17
    3.1 茶多酚  16-17
    3.2 葡萄多酚  17
    3.3 苹果多酚  17
  4. 植物多酚主要生物学功能  17-25
    4.1 抗氧化  17-18
    4.2 抗炎  18-20
    4.3 抗肿瘤  20-21
    4.4 抑菌  21-22
    4.5 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  22
    4.6 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功能  22
    4.7 其他  22-25
前言  25-27
第一章 辣椒叶多酚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27-43
  1 引言  27
  2实验部分  27-34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7-31
    2.2 实验方法  31-33
    2.3 统计学方法  33-34
  3 结果  34-40
    3.1 辣椒叶多酚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的影响  34
    3.2 辣椒叶多酚对RAW264.7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34-35
    3.3 辣椒叶多酚对RAW264.7细胞释放NO的影响  35-36
    3.4 辣椒叶多酚对RAW264.7细胞iNOS活力的影响  36-37
    3.5 辣椒叶多酚对RAW264.7细胞释放PGE_2的影响  37-38
    3.6 辣椒叶多酚对RAW264.7细胞释放TNF-α的影响  38-39
    3.7 辣椒叶多酚对RAW264.7细胞释放IL-6的影响  39-40
  4 讨论  40-43
第二章 辣椒叶多酚体内抗炎活性研究  43-49
  1 引言  43
  2 实验部分  43-45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3-44
    2.2 实验方法  44-45
    2.3 统计学方法  45
  3 结果  45-48
    3.1 辣椒叶多酚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45-46
    3.2 辣椒叶多酚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小鼠炎症组织PGE_2含量的影响  46-47
    3.3 辣椒叶多酚提取物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7
    3.4 辣椒叶多酚提取物小鼠体重的影响  47-48
  4 讨论  48-49
第三章 辣椒叶多酚抑菌活性研究  49-55
  1 引言  49
  2 实验部分  49-51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9-50
    2.2 实验方法  50-51
    2.3 统计学方法  51
  3 结果  51-52
  4 讨论  52-55
第四章 辣椒叶多酚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55-61
  1 引言  55
  2 实验部分  55-56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5-56
    2.2 实验方法  56
    2.3 统计学方法  56
  3 结果  56-59
    3.1 辣椒叶多酚对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  56-57
    3.2 辣椒叶多酚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  57-58
    3.3 辣椒叶多酚对SH-SY5Y细胞增殖的影响  58
    3.4 辣椒叶多酚对HepG-2细胞/HT-1080细胞增殖的影响(24h)  58-59
  4 讨论  59-61
结论  61-63
参考文献  63-73
致谢  73-75
个人简介  75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UVB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防护与修复研究,S661.1
  2.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3.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4.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65
  5. 阿托伐醌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6.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7.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8.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9.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10. 喹喔啉-1,4-二氧化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11. 酢浆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和抗氧化研究,R285
  12. 几种酶对植物代谢多环芳烃的影响,X173
  13. 杨梅落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TQ914.1
  14. 薯条的速冻工艺研究,TS215
  15. 双孢菇的贮藏保鲜及速冻工艺研究,TS219
  16.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S828.5
  17.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18. 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60.4
  19. 绿豆中清热解毒成分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TQ461
  20. 云南十种辣椒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S641.3
  21. 三个兽药典方剂的某些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S859.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