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快速共沉淀富集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的研究

作 者: 郝冰冰
导 师: 苏耀东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快速共沉淀 分离富集 原子吸收光谱法 重金属
分类号: O657.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各种分离富集手段是提高痕量分析检测能力和消除基体干扰的有效手段。共沉淀是痕量分析中一种经典的分离富集方法,因其使用范围广,富集倍数高,方法简便,实验条件易于满足,可同时实现多元素的分离和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痕量和超痕量分析。但过滤或离心收集沉淀的过程费时,易造成痕量元素的损失。直至2000年Shigehiro Kagaya等人在2000年提出的快速共沉淀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以磷酸镓为共沉淀剂捕集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的铅,由于载体元素及被测金属元素均匀分布在整个沉淀中,Pb与Ga的回收率之比恒定与沉淀的回收率无关,所以无需将沉淀完全收集,只需快速收集大部分沉淀即可取得满意的测定结果,使富集时间大大缩短。本文首次将Mg(OH)2体系和8-羟基喹啉-Mg(Ⅱ)体系应用于快速共沉淀技术,内标元素均为锰;并将APDC-Cu(Ⅱ),Ni为内标的体系改进为APDC-Ni体系,其中Ni既为内标又为载体,研究了将上述三个体系成功用于快速共沉淀分离富集啤酒和水样中的Cu、Cd、Pb、Fe、Co、Ni,并用火焰原子吸收(FAAS)测定的方法。当内标法应用于快速共沉淀技术时,内标物必须满足快速共沉淀的要求。本文通过实验确定了三个体系的最佳试验条件,并用实验证明,内标元素和被测元素均匀分布于整个沉淀,在任何一部分沉淀中它们的比例均保持一定;由于内标元素Ni和Mn的加入量分别为150μg和500μg,远远超过了啤酒和水样中的Ni和Mn的实际含量,故可将其忽略不计。在8-羟基喹啉-Mg(Ⅱ)体系、Mg(OH)2体系和APDC-Ni体系中,当pH分别为9、11和3时,各金属离子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为了增加内标元素的加入量,本实验采用Ni的次灵敏线341.5nm以及Mn的次灵敏线403.1nm作为分析线,实验证明是可行的。各金属离子在啤酒和水样中的标加回收率为94.8~104.1%。此法简单而快速,已成功应用于啤酒等实际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分离富集和测定。

全文目录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4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4-5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引言  9-23
  1.1 课题背景  9-10
  1.2 共沉淀分离富集法概述和最新发展  10-14
    1.2.1 无机共沉淀剂的发展状况  11-12
    1.2.2 有机共沉淀剂的发展状况  12-13
    1.2.3 共沉淀法的应用  13-14
  1.3 原子吸收法的发展和应用  14-17
    1.3.1 原子吸收法的应用情况  14-16
    1.3.2 共沉淀-AAS的联用情况  16-17
  1.4 课题意义  17-21
  1.5 研究内容  21-23
第2章 实验部分  23-30
  2.1 仪器和试剂  23
  2.2 实验方法  23-30
    2.2.1 8-羟基喹啉-Mg(II)体系  23-26
    2.2.2 Mg(OH)_2体系  26-27
    2.2.3 改进的APDC-Ni体系  27-29
    2.2.4 FAAS测定条件  29-30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0-58
  3.1 8-羟基喹啉-Mg(II)体系  30-40
    3.1.1 实验条件的优化  30-31
    3.1.2 8-QT-Mg(II)共沉淀体系中各离子质量关系曲线的制备  31-33
    3.1.3 啤酒测定中的标准和标准加入曲线  33-37
    3.1.4 水厂水样测定中的标准和标准加入曲线  37-39
    3.1.5 检出限的测定  39-40
    3.1.6 样品的测定  40
  3.2 Mg(OH)_2体系  40-48
    3.2.1 实验条件的优化  41-42
    3.2.2 Mg(OH)_2共沉淀体系中各离子质量关系曲线的制备  42-43
    3.2.3 啤酒测定中的标准和标准加入曲线  43-45
    3.2.4 水厂水样测定中的标准和标准加入曲线  45-47
    3.2.5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  47-48
    3.2.6 样品的测定  48
  3.3 APDC-Ni体系  48-55
    3.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48-50
    3.3.2 APDC-Ni(II)体系中各离子质量关系曲线的制备  50-53
    3.3.4 检出限与测定下限  53-54
    3.3.5 自来水样品的测定  54-55
  3.4 实验总结  55
  3.5 机理探讨  55-58
致谢  58-59
参考文献  59-65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5

相似论文

  1.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2.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3.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4.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5.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6.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7.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8. 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X832
  9. 碳纳米材料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10. 纺织品中重金属监控及预警研究,TS107
  11.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12. 东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吸附与释放规律研究,X524
  13. 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S158
  14. 聚乙烯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应用,TQ342.84
  15. 抗重金属汞、铜、锌单抗可变区序列的克隆鉴定、真核表达及三维模拟,X171.5
  16. GNS/MnO2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X703
  17. 不同类型农药园区周边农田土壤—作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研究,X833
  18. 铜在黑土—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钝化机理研究,X53
  19. 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响应的研究,Q78
  20. 盐城地区土壤及大米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研究,X53
  21.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 > 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