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作 者: 张安邦
导 师: 程为平
学 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左侧飞扬穴 大脑中动脉 血流动力学 经颅多普勒超声
分类号: R2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及阻抗指数的研究,探讨针刺该穴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机制,为临床使用飞扬穴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仪器采用惠普CompanionⅢ经颅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Φ0.35×40mm。志愿者均为经颅多谱勒超声显像证实MCA血流量正常的健康青年15名(男8人,女7人)年龄21.5-25.5岁,既往无任何心脑血管疾病史,受测者72小时内未服用任何影响本实验的药物,未吸烟、酗酒,保证充足睡眠。经过伦理委员会许可及本人自愿签订承诺书后进行研究。室温保持在23.00±4.78℃,湿度为60±5%,受试者在保持安静状态15分钟后进行针刺,所有操作由专人负责,施术者为经验丰富的同一位针灸医师,TCD检查者为专业技师,以避免在观察过程中因人为及手法等因素出现的误左。采用CompanionⅢ检测仪,被检测者采用仰卧位,取样深度64mm,用1.6MHz探头经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末端血管。待取得清晰稳定的MCA信号后,分别检测左侧飞扬穴针刺前10分钟,进针时,行针时(针刺15分钟),出针即刻(针刺30分钟后),出针后10分钟5个时间点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末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别记录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将所有信息录入SPSS,建立数据库,计量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χ-±s)表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针刺左侧飞扬穴,左侧MCA的Vs、Vm在出针后10分钟与进针前10分钟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P<0.05)2.针刺左侧飞扬穴,左侧MCA的Vd、PI、RI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三个时间点与进针前10分钟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3.针刺左侧飞扬穴,右侧MCA的Vs在行针时与针前10分钟比较,明显降低(P<0.05)。4.针刺左侧飞扬穴,右侧MCA的Vd、Vm、PI、RI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及出针后四个时间点与进针前10分钟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5.PI、RI在针刺得气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10分钟四个不同时间点的值与针刺前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左侧飞扬穴能够显著降低左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和平均血流速度,该穴对MCA具有后遗负性效应,提示我们在针刺该穴时宜采取速刺法,并适当缩短留针及行针时间,且对MCA降低的患者不宜选用该穴。2.针刺左侧飞扬穴在行针时对右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有负性效应,说明该穴在留针过程中即可降低血流速度,提示我们在留针过程中应采用较温和的手法,以减小刺激量。3.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双侧大脑中动脉血管阻力(PI、RI)无显著影响,提示针刺该穴对大脑中动脉的收缩与舒张性能无负性作用。

全文目录


縮略词表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前言  9-10
综述  10-32
  1 中医对针灸学的认识  10-16
    1.1 针灸学的发展  10-11
    1.2 经络系统的内容  11-14
    1.3 中医对腧穴的认识  14-15
    1.4 中医对刺法的认识  15-16
  2 现代医学对脑的认识  16-18
    2.1 脑血流循环的解剖结构  16-18
    2.2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结构  18
  3 中医对脑的认识  18-23
    3.1 脑的生成  19-20
    3.2 脑的生理结构  20
    3.3 脑的生理功能  20-21
    3.4 脑与经  21-23
  4 中医对血的认识  23-25
    4.1 血的生成  23
    4.2 血的生理功能  23-24
    4.3 脑与血的关系  24
    4.4 血与经络的关系  24-25
  5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应用  25-28
    5.1 经颅多普勒超声原理及应用  25
    5.2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测定指标  25
    5.3 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检测与正常值  25-26
    5.4 异常经颅多普勒频谱图的诊断标准  26-27
    5.5 TCD的临床应用  27-28
  6 现代医学对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28-32
    6.1 针刺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28-29
    6.2 相关临床研究  29-32
临床研究  32-44
  1 器具与方法  32-33
    1.1 器具  32
    1.2 研究对象  32
    1.3 研究方法  32-33
  2 研究结果  33-44
讨论  44-47
  1 关于针刺取穴和检测血管的选取  44
  2 现代研究中,针刺与脑血管的关系  44-45
  3 关于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大脑中动脉末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机理探讨  45-47
结论  47-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4
个人简历  54

相似论文

  1. 动静脉足泵对下肢血流动力学及左室收缩功能影响的超声研究,R445.1
  2. 彩色多普勒在判断围产儿预后的临床应用,R714.7
  3. 妊娠常见并发症患者胎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意义,R714.25
  4.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研究,R743.3
  5. 伴同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闭塞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病灶模式及侧枝代偿分析,R743.3
  6. 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改进的实验研究,R-332
  7. 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影像特点以及与其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R743.33
  8.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及其血管因素研究,R749.1
  9. 个人熟悉性和恐惧表情在面孔知觉过程中对杏仁核激活相互作用的fMRI研究,R445.2
  10. 大鼠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AQP4和GLT1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研究,R743
  11. 永久性缺血脑损伤致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损害机制研究,R743.3
  12. 侧裂池置管加早期腰大池引流对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R651.15
  13. 孕酮对成年神经发生和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741
  14.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R743.3
  15. 脉搏波法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围生儿结局的研究,R714.2
  16. 针刺下巨虚穴对大脑中动脉及末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R245
  17. 针刺足三里穴对颈内动脉末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245
  18. 挑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研究,R246
  19. 手术治疗降低烟雾病脑出血发生率的研究烟雾病的临床与治疗,R743.3
  20. SHH信号传导途径在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中的保护作用,R741
  21. 大鼠慢性局灶性脑低灌注模型建立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动态观测,R-33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