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型介孔Cr/MSU-1催化剂上CO_2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的研究

作 者: 张钊
导 师: 郭奋
学 校: 北京化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关键词: 丙烷 乙烷 二氧化碳 氧化脱氢 Cr/MSU-1催化剂
分类号: TQ221.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丙烷氧化脱氢工艺是丙烯增产的重要技术之一,以CO2为温和氧化剂不仅能够促进丙烷转化,同时能够抑制积碳的生成。而介孔材料因其优异的结构特点,在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介孔材料MSU-1为载体,负载活性物种Cr,制备了催化剂Cr/MSU-1,并对其在CO2氧化丙烷脱氢反应中的催化行为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考察了不同pH环境下合成的MSU-1载体对Cr/MSU-1在C02氧化丙烷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影响。当pH值为3.52左右时,合成出的载体效果最好。同时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的Cr/MSU-1催化剂,尤以等体积浸渍法的催化效果最高。(2)针对实际工业原料气的为多种低碳烷烃混合物的现状,本文模拟来了在原料气中加入乙烷对丙烷脱氢的影响规律,考察了Cr/MSU-1催化剂对原料气的适应性。结果显示当丙烷与乙烷体积比为3/2,总烷烃与C02体积比1/3时丙烯及总烯烃收率在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8%,40.0%。在此比例下,温度与空速影响同单一烷烃的规律类似,最佳反应温度与空速分别为650℃和8400 mL·h-1·g-1,此时烯烃收率达到分别为45.3%、46.1%。(3)针对工业反应器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了CO2氧化丙烷脱氢反应本征动力学研究,以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和速率控制步骤理论提出模型,C02氧化丙烷脱氢反应的速率方程为:通过参数估值与模型检验证明以表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的模型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高。(4)对Cr/MSU-1催化剂的50ml实验室放大与循环再生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0ml的催化剂放大效应不明显,但存在催化剂快速失活的技术难题;采用非稳态循环再生工艺可实现催化剂的再生,并且O2对催化剂的活性的再生效果比CO2要强;通过表征发现催化剂失活不但与积碳相关,同时与载体结构的破坏相关,高价态的Cr6+物种是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4
第一章 绪论  14-26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4-16
    1.1.1 丙烯的需求与生产概况  14-15
    1.1.2 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1.1.3 二氧化碳氧化低碳烷烃脱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15-16
  1.2 二氧化碳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的催化剂研究现状  16-21
    1.2.1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6-19
    1.2.2 稀土金属氧化物与贵金属催化剂  19-20
    1.2.3 其他类型催化剂  20-21
  1.3 介孔分子筛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21-23
    1.3.1 介孔硅基分子筛  21-22
    1.3.2 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应用  22-23
  1.4 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23-25
    1.4.1 丙烷脱氢反应机理研究  23-24
    1.4.2 丙烷脱氢动力学的研究  24-25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25-26
第二章 Cr/MSU-1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26-33
  2.1 引言  26
  2.2 实验部分  26-29
    2.2.1 实验仪器及原料  26-27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7-28
    2.2.3 催化剂的表征  28
    2.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28-29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9-32
    2.3.1 不同pH值下合成的MSU载体对Cr/MSU-1催化剂的影响  29-30
    2.3.2 不同制备方法对Cr/MSU-1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30-32
  2.4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催化剂Cr/MSU-1对原料气组成的适应性研究  33-42
  3.1 引言  33
  3.2 实验部分  33-34
    3.2.1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34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4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40
    3.3.1 原料气中加入乙烷对脱氢反应的影响  34-38
    3.3.2 反应温度对混合烷烃脱氢反应的影响  38-39
    3.3.3 空速对混合烷烃脱氢反应的影响  39-40
  3.4 本章小结  40-42
第四章 催化剂Cr/MSU-1上CO_2氧化丙烷脱氢反应本征动力学研究  42-56
  4.1 引言  42
  4.2 实验部分  42-48
    4.2.1 前期催化剂准备  42
    4.2.2 催化剂稳定性考查  42-44
    4.2.3 反应器活塞流判定  44
    4.2.4 催化剂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44-46
    4.2.5 本征动力学实验条件  46
    4.2.6 本征动力学实验数据  46-48
  4.3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结果检验  48-55
    4.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48
    4.3.2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8-50
    4.3.3 本征动力学模型参数估值  50-51
    4.3.4 本征动力学模型检验  51-55
  4.4 本章小结  55-56
第五章 催化剂Cr/MSU-1上丙烷脱氢放大及循环再生实验研究  56-62
  5.1 引言  56
  5.2 实验部分  56-57
    5.2.1 催化剂的制备  56
    5.2.2 工艺考查条件  56-57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7-60
    5.3.1 催化剂反应寿命考察  57-58
    5.3.2 催化剂非稳态循环再生实验研究  58-60
  5.4 本章小结  60-62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2-64
  6.1 结论  62
  6.2 展望  62-64
参考文献  64-69
附录  69-70
致谢  70-71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成果  71-72
作者及导师简介  72

相似论文

  1. 生物柴油副产品甘油制备环氧氯丙烷,TQ223.26
  2. 丙烷均相氧化制备过氧化物,O643.32
  3. Pt系纳米合金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丙烷脱氢性能研究,TQ203.2
  4. 五效蒸发法预处理环氧丙烷废水研究,X78
  5.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O643.36
  6. 桥连双三氮杂环壬烷仿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低温漂白中的应用,TS192.2
  7. PVA含硫改性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Cu(Ⅱ)和Ag(Ⅰ)吸附性能研究,O647.32
  8. 水果及水果罐头中二溴乙烷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及其消解规律初探,TS207.3
  9. 苯酚和环氧丙烷催化合成丙二醇苯醚的原子经济反应研究,O643.32
  10. 棉花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GhCOMT)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S562
  11. 1,2一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临床与神经影像学特点研究,R747.9
  12. 氮杂环丙烷的亲核开环反应研究,O621.25
  13. 酸敏感聚环氧乙烷—接枝—阿霉素前药的合成和表征,TQ460.1
  14. 高效甲基聚硅氧烷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制备及分析应用,O634.41
  15. 聚醚离子液体的合成研究,O631.3
  16. 固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碳酸酯的研究,TQ225.52
  17. 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的研究,TQ221.212
  18. Mo-V-Sb-O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性氧化制备丙烯酸,TQ225.131
  19. 新型杀菌剂丙烷脒杀菌谱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S482.2
  20. 全氟丙烷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R779.6
  21. 乙氧基化催化精馏新工艺安全评价研究,TQ20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 > 脂肪族烃 > 不饱和脂烃 > 单烯烃 > 丙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