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板栗不同品种(系)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梁雪
导 师: 王同坤; 杨越冬
学 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专 业: 果树学
关键词: 板栗品种(系) 多糖 提取工艺 结构分析 单糖组成 抗肿瘤
分类号: S66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20世纪40年代发现真菌多糖具有抗癌活性以来,国内外关于天然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燕山板栗为试验材料,优化了板栗多糖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比较了板栗不同品种(系)多糖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和含量,初步研究了板栗多糖的结构和抗肿瘤活性,对于科学评价板栗多糖的利用价值,更好地开发利用板栗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筛选了板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了加压溶剂萃取技术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与热水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盐酸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压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快速、溶剂用量少、萃取效率较高的多糖提取方法。2.研究了多糖的纯化工艺和分子量。采用Sevage法去除蛋白质后,再利用大孔树脂AB-8去蛋白和脱色,可使蛋白质的去除率达到80%,脱色率可达到86.36%,明显优于活性炭法和双氧水法的脱色率。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只有一个主峰,表明获得的板栗多糖较纯且为均一组分;经测定,板栗多糖重均分子量为在15.66min,3.28×105Da。3.初步研究了20个不同品种(系)板栗的多糖结构。IR分析表明:样品中均有多糖的一般特征吸收峰。其中‘燕山短枝’、‘大板红’、‘遵玉’、‘燕龙’、‘燕王’、‘道马寨’、‘王厂沟’、‘迁西早红’、‘迁西晚红’、‘安优’、‘迁西1号’、‘迁西5号’、‘青龙30号’均有特征吸收峰,一般认为含有特征吸收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活性。4.研究了单糖的组成。GC-MS分析结果显示6个板栗品种‘燕山短枝’、‘大板红’、‘燕龙’、‘燕王’、‘迁西早红’、‘迁西晚红’的单糖均由鼠李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但不同品种单糖含量不同,其中‘燕山短枝’中葡萄糖含量最高,为多糖含量的76.64%,‘燕王’中半乳糖含量最高,为多糖含量的44.61%。5.以‘燕龙’多糖为试材,初步研究了板栗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板栗多糖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肺癌细胞A-549、子宫癌细胞HCT-8。抑制率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多糖浓度为300μg/mL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肺癌细胞A-549、子宫癌细胞HCT-8的抑制率为分别为69.54%、51.38%和55.27%,表明含有-糖苷键的‘燕龙’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全文目录


缩略词  4-5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0
  1.1 板栗概述  10-12
    1.1.1 板栗资源的世界分布情况  10
    1.1.2 我国板栗资源的分布情况  10-11
    1.1.3 燕山板栗资源的分布情况  11
    1.1.4 板栗的食用价值  11
    1.1.5 板栗的药用价值  11-12
  1.2 多糖的研究  12-17
    1.2.1 糖生物学的兴起  12
    1.2.2 多糖的提取、纯化、鉴定  12-15
    1.2.3 多糖生物学活性  15-17
  1.3 板栗多糖研究进展  17-18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8-20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1.4.2 研究内容  19-20
第二章 板栗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20-30
  2.1 材料与方法  20-23
    2.1.1 试验材料  20
    2.1.2 试验方法  20-23
  2.2 结果与分析  23-28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23
    2.2.2 单因素试验结果  23-25
    2.2.3 加压溶剂萃取板栗多糖工艺优化  25-27
    2.2.4 验证性试验  27
    2.2.5 板栗多糖 5 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27-28
  2.3 讨论  28-30
第三章 板栗多糖的分离纯化  30-38
  3.1 材料与方法  30-34
    3.1.1 试验材料  30-31
    3.1.2 试验方法  31-34
  3.2 结果与分析  34-37
    3.2.1 Sevage 法去除蛋白质  34-35
    3.2.2 脱除色素  35
    3.2.3 多糖液的纯化  35-36
    3.2.4 板栗多糖的分子量  36-37
  3.3 讨论  37-38
第四章 不同品种(系)板栗多糖结构的初步表征  38-60
  4.1 材料与方法  38-40
    4.1.1 试验材料  38-39
    4.1.2 试验方法  39-40
  4.2 结果与分析  40-58
    4.2.1 不同品种(系)板栗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40-46
    4.2.2 还原糖标准曲线  46-47
    4.2.3 单因素试验结果  47-48
    4.2.4 板栗多糖水解工艺的优化  48-54
    4.2.5 单糖标准品的 GC-MS 分析  54
    4.2.6 不同品种(系)板栗多糖样品的单糖组成  54-58
  4.3 讨论  58-60
第五章 板栗多糖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  60-63
  5.1 材料与方法  60-61
    5.1.1 试验材料  60
    5.1.2 试验方法  60-61
  5.2 结果与分析  61-62
    5.2.1 板栗多糖对人肝癌细胞 Bel-7402、肺癌细胞 A-549、子宫癌细胞HCT-8 的活性影响  61-62
  5.3 讨论  62-63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63-66
  6.1 结论  63-65
  6.2 创新点  65-66
参考文献  66-71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71-72
致谢  72

相似论文

  1.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2. 泽泻和土茯苓的提取工艺与降血尿酸作用研究,R284
  3.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65
  4. 阿托伐醌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5. 低分子量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TS254.9
  6.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7. 喹喔啉-1,4-二氧化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8. 酢浆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和抗氧化研究,R285
  9.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R-藻红蛋白的生物修饰及活性保护研究,TS201.21
  10. 麦胚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10.1
  11. 蜂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735.7
  12. 白芍中芍药苷提取工艺的研究,R284.2
  13. 半导体激光和5-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对口腔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实验研究,R739.8
  14.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及黄精酸豆奶研制,TQ461
  15. 靶向人端粒G-四链体的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键合作用研究,TQ460.1
  16. 新型邻菲罗啉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TQ460.1
  17. 蛹虫草多糖及虫草素提取分离技术研究,TQ461
  18. 截短型rBTI的表达、纯化及性质研究,R284.1
  19. 芦荟天然提取物对紫外线B胁迫下小麦的保护作用研究,S512.1
  20. rBTI-2的表达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730.2
  21. 暗紫贝母药用有效成份提取工艺及化学成份的研究,TQ46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坚果类(壳果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