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己唑醇铜配合物抑菌活性与植物生长调节效能研究

作 者: 毕彦博
导 师: 步怀宇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己唑醇 金属配合物 三唑类杀菌剂 抑菌试验 植物生长调节 脯氨酸
分类号: S48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唑类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高效、低毒的特异性杀菌剂,又是缓解植物逆境胁迫压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试验利用目前主流三唑类杀菌剂之一的己唑醇与醋酸铜复配合成己唑醇铜配合物,验证其元素组成及分子结构后,针对其抑菌活性,植物生长调节能力,植物的抗盐性能及分子响应机制进行研究,评价新型己唑醇铜配物的功能特性,为新型农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以己唑醇为配体,与醋酸铜复配合成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分析以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己唑醇铜配合物由一个铜离子、两个己唑醇分子和两个醋酸根分子构成,分子式为[Cu(C14H17N30C12)2(CH3COO)2],具体结构见第二章。(2)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铜配合物对酵母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己哗醇,其中浓度为0.05mmol/L配合物的抑菌圈直径是0.10mmol/L己唑醇的1.48倍。(3)己唑醇铜配合物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延缓作用效果明显,可降低小麦幼苗株高并增加根冠比。O.05mmol/L配合物相比对照株高降低了49.33%,根重则是对照的1.599倍。但配合物与己唑醇配体二者对小麦生长的抑制能力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4)己唑醇铜配合物对小麦幼苗的生理调节作用效果显著,0.03mmol/L配合物处理相比对照SOD活性增加了24.65%,POD活性增加了61.06%,GSH含量增加了30.41%,叶绿素含量增加了59.04%;0.01mmol/L配合物处理相比对照MDA含量下降了33.33%,0.05mmol/L配合物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相比对照增加了52.87%;并且配合物在增加POD活性与降低MDA含量上优于己唑醇。(5)己唑醇铜配合物明显增加了小麦幼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200mmol/L NaCl胁迫下,0.03mmol/L配合物处理相比相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己唑醇处理和醋酸铜处理增加了13.68%和58.45%。RT-PCR结果显示,己唑醇铜配合物提高了小麦脯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P5CR和P5CS的表达,在盐胁迫6h时,配合物处理的小麦幼苗P5CS表达量高于配体己唑醇。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前言  9-21
  1.1 三唑类杀菌剂概述  9-10
  1.2 三唑类杀菌剂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10
  1.3 三唑类杀菌剂调节植物生长研究进展  10-15
    1.3.1 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11
    1.3.2 提高植物抗氧化潜能  11-12
    1.3.3 维持细胞质膜稳定性  12-13
    1.3.4 提高植物体内脱落酸水平  13-15
  1.4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7
    1.4.1 选题目的  15
    1.4.2 研究内容  15-17
  参考文献  17-21
第二章 己唑醇铜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21-28
  2.1 引言  21
  2.2 己唑醇铜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21-23
    2.2.1 配合物的制备  21
    2.2.2 配合物表征  21-22
    2.2.3 配合物结构确定  22-23
  2.3 己唑醇铜配合物抑菌活性试验  23-25
    2.3.1 试验设计  23-24
    2.3.2 试验方法  24
    2.3.3 结果与分析  24-25
  2.4 结论  25-27
  参考文献  27-28
第三章 己唑醇铜配合物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研究  28-43
  3.1 引言  28
  3.2 材料与方法  28-33
    3.2.1 材料  28-29
    3.2.2 供试材料培养  29
    3.2.3 株高及根冠比测定  29
    3.2.4 抗氧化潜能测定  29-31
    3.2.5 丙二醛含量测定  31
    3.2.6 叶绿素含量测定  31-32
    3.2.7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32
    3.2.8 数据处理  32-33
  3.3 结果与分析  33-40
    3.3.1 己唑醇铜配合物对小麦幼苗株高和根冠比的影响  33-34
    3.3.2 己唑醇铜配合物对小麦幼苗抗氧化潜能的影响  34-37
    3.3.3 己唑醇铜配合物对小麦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7-38
    3.3.4 己唑醇铜配合物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8-39
    3.3.5 己唑醇铜配合物对小麦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9-40
  3.4 结论  40
  3.5 讨论  40-42
  参考文献  42-43
第四章 己唑醇铜配合物对盐胁迫下小麦脯氨酸合成的影响  43-57
  4.1 引言  43-44
  4.2 材料  44
  4.3 试验设计与方法  44-49
    4.3.1 试验设计  44
    4.3.2 试验方法  44-49
      4.3.2.1 脯氨酸含量测定  44-46
      4.3.2.2 RT-PCR法半定量检测脯氨酸合成酶基因P5CR、P5CS表达  46-49
    4.3.3 数据处理  49
  4.4 结果与分析  49-53
    4.4.1 配合物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9-50
    4.4.2 配合物对不同盐胁迫时间下小麦幼苗脯氨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50-51
    4.4.3 配合物对不同盐胁迫时间下小麦幼苗P5CR、P5CS表达的影响  51-53
  4.5 讨论  53-55
  参考文献  55-57
总结与展望  57-60
  1 研究结论  57-58
  2 本研究创新点  58
  3 展望  58-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2.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3. 调环酸钙合成工艺研究及其类似物合成,TQ452
  4. 马铃薯甲虫脯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dsRNA的发酵生产,S435.32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12.1
  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和生理作用的影响,S682.11
  7. 根域限制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S663.1
  8. 普通小麦中一类富含脯氨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S512.1
  9. 蒙古栎促根育苗技术及其对苗木耐旱性的影响,S792.186
  10.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对Cd耐受和富集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初探,X173
  11. 壳聚糖负载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O634
  12. 油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S791.254
  13.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O629.1
  14. 氮杂环类化合物在电喷雾质谱中的裂解机理研究,O657.63
  15. 红叶石楠‘红罗宾’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S687
  16. 聚乙二醇芳氧乙酸酯及其环糊精包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O636.1
  17. 百黄洗剂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抑制真菌实验研究,R275.9
  18. 液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X830
  19. 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S641.2
  20.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研究,S858.23
  21. 猪乳铁蛋白工程菌发酵技术参数研究,S816.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农药防治(化学防治) > 各种农药 > 杀菌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