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枯萎病病原真菌鉴定及ISSR分子标记分析

作 者: 刘姗姗
导 师: 王志钢; 苑琳; 曹贵方
学 校: 内蒙古大学
专 业: 生物工程
关键词: 胡麻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分类号: S435.6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隶属亚麻科(Linaceae)、亚麻属(Linum),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胡麻枯萎病常年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胡麻产量和纤维质量。胡麻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胡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lini)侵染引起,生长各期均可发病。与瓜类、茄科类农作物枯萎病研究进展相比,胡麻枯萎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技术、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病育种研究等方面才刚刚起步。本文在2010-2011年间在我国6个省及自治区采集胡麻枯萎病病株257份,分离纯化得到真菌696株,结合生物学特性和ITS序列测定对部分菌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96株菌株为尖孢镰刀菌,并作为供试菌株,以ISSR分子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采用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建立了适合于尖孢镰刀菌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2.5μL10×buffer、20ng DNA、1U Taq DNA聚合酶、0.6μmol·L-1引物、0.15mmol·L-1dNTPs和3.0mmol·L-1Mg2+。筛选出12条ISSR引物,并优化各引物的退火温度,建立了稳定的扩增条件。2、对96株供试菌株进行ISSR-PCR扩增,共扩增得到722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18条,多态性达到99.4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60.17个条带,所有扩增产物大小在200-5000bp之间。6个种群遗传相似性变化范围在0.9579-0.9803,平均遗传相似性为0.9688。3、尖孢镰刀菌个体间的多样性程度决定了种群间的多样性程度;种群间遗传变异占种群遗传变异的81.02%,尖孢镰刀菌种群遗传变异大部分来源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尖孢镰刀菌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4、在相似系数0.870处把96株尖孢镰刀菌分为5个类群,尖孢镰刀菌ISSR类群与地理来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供试的96株尖孢镰刀菌,遗传相似性较高,尖孢镰刀菌种内遗传分化较大,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前言  10-23
  1 亚麻  10-11
  2 亚麻枯萎病及其危害  11
  3 尖孢镰刀菌  11-12
  4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12-20
    4.1 形态标记  12-13
    4.2 细胞标记  13-14
    4.3 生化标记  14
    4.4 分子标记  14-20
  5 分子标记在尖孢镰刀菌中的研究进展  20-21
  6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21-23
第二章 胡麻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及ITS序列分析  23-32
  1 材料与方法  24-27
    1.1 菌株来源  24
    1.2 试剂及仪器  24-26
    1.3 方法  26-27
  2 结果与分析  27-31
    2.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7-28
    2.2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28-29
    2.3 IT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9-31
  3 讨论  31-32
第三章 尖孢镰刀菌ISSR-PC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32-44
  1 材料与方法  32-34
    1.1 供试菌株  32
    1.2 试剂及仪器  32-33
    1.3 方法  33-34
  2 结果与分析  34-42
    2.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4-38
    2.2 ISSR-PCR扩增引物的筛选  38-39
    2.3 ISSR-PCR扩增退火温度的确定  39-41
    2.4 ISSR-PCR体系稳定性的检测结果  41-42
  3 讨论  42-44
第四章 尖孢镰刀菌ISSR分子标记分析  44-56
  1 材料与方法  44-46
    1.1 供试菌株  44
    1.2 试剂与仪器  44
    1.4 方法  44-46
  2 结果与分析  46-54
    2.1 尖孢镰刀菌ISSR-PCR扩增结果分析  46-48
    2.2 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48-49
    2.3 种群间遗传变异分析  49-51
    2.4 个体聚类分析  51-53
    2.5 主成分分析  53-54
  3 讨论  54-56
第五章 结论  56-57
参考文献  57-62
致谢  62-63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63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3.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4. 竹黄及其分离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567.39
  5.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6.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7.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8.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9.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10.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11.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12.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3.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4.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5. 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68
  16.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17.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18. 象草自交后代无性系的饲用价值及生物质能特性初步评价,S543.9
  19. 菊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S682.11
  20. 融合粒子群和蛙跳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研究,TP18
  21. 西瓜、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西瓜连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经济作物病虫害 > 油料作物病虫害 > 其他油料作物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