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早白垩世陆相特殊沉积及古气候研究

作 者: 罗来
导 师: 向芳;郑荣才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学
关键词: 早白垩世 陆相特殊沉积 分布特征 气候类型 影响因素
分类号: P5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对地质资料的系统总结,认为白垩纪存在有如下具有气候意义的陆相特殊沉积类型:钙质沉积、可燃性有机岩、蒸发岩、沙漠沉积体系、红土型风化壳、铁质沉积、含铜沉积、火山相关沉积、灰岩、白云岩、膨润土,所反映的气候特征可归纳为:可燃性有机岩,与煤系相伴生出现的黄铁矿、黄铁矿结核及菱铁矿结核,反映了温暖潮湿气候。红土型风化壳,三价铁质沉积反映了湿热-热气候。石膏,灰岩反映了暖干气候。岩盐,钙芒硝,沙漠沉积体系,白云岩反映了干热环境。火山相关沉积可反映高温环境;钙质沉积,含铜沉积、膨润土反映干旱~半干旱气候。利用所获得的早白垩世6个时期特殊沉积的分布图,我们发现,钙质沉积分布较广,在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及东部地区都有分布,尤其体现在Hauterivian期——Albian期分布范围较前期明显扩大;火山相关沉积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及东部地区,Valanginian期时火山沉积在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减少,之后分布面积逐渐增大,在东北地区体现在Aptian期分布最密集;煤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甘肃及东部地区,Berriasian期-——Barremian期分布面积逐渐扩大,此后逐渐有所缩小;油页岩主要分布在在内蒙古,东北地区,Aptian期开始分布面积急剧萎缩,仅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可见零星分布;石膏和岩盐主要出现在西北,具体集中体现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Aptian期开始在内蒙古的分布面积急剧萎缩;灰岩主要出现在东部和西北地区,Barremian期开始在沿海地区出现,且分布面积不断扩大;白云岩分布面积很小,一般在东部近海地区出现;膨润土在内蒙西部和福建有分布,Berriasian期——Hauterivian期分布面积逐步扩大,后逐渐萎缩,至Albian期未发现;黄铁矿、菱铁矿分布较少,在甘肃东南部和陕西中西部局部可见;沙漠沉积在新疆西部一直有分布,直到Aptian期四川才开始出现;三价铁质沉积在中南部和海南省出现,分布面积有限。根据特殊沉积的分布组合特征,可以得出6种气候类型。①暖湿气候:②暖湿~暖干气候:③暖干气候:④暖干~干热气候:⑤热干~干旱气候;⑥干热气候。依据6个期的气候分带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从空间上看,早白垩世的气候分带,表现在中国地理图上,以喀什—格尔木—成都一线的干热~干旱气候带为中心,向北东、南西两侧则逐步变得相对温暖、湿润,呈现倒“V”字型,气候分带具有纬向和经向两种分布方式的叠加,这一点在Berriasian期—Barremian期体现的比较明显;在时间上,Aptian期—Albian期与前期相比,中东部地区的气候带类型减少;在Hauterivian期,暖湿气候带的分布区域较小,而暖湿~暖干气候区、暖干气候区和干热~干旱气候区的分布面积最大,同时在宁夏、甘肃东部、陕西、辽宁东南、河北东部、山东北部出现2块干热气候区,反映出该期为白垩纪早期最干、热的时期。Albian期暖湿气候区、暖湿~暖干气候区分布的区域最大,反映该期湿润气候增强,该特点的出现可能与该时期为全球海平面上升,且为整个白垩纪规模最大的海侵时期之一有关。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中国早白垩世的气候,与燕山运动塑造的盆山格局及白垩纪海侵事件密切相关。燕山运动引发的一系列山脉的隆升,阻挡了古太平洋温暖湿润的海洋季风深入,使得内陆地区保持干热的状态;而早白垩世海侵事件,体现在中国东北由于直接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湿润气候带进一步扩大。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引言  10-18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科学问题  11-14
    1.2.1 古气候研究历史及现状  11-13
    1.2.2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3-14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5
  1.5 论文工作量  15-18
第2章 地层对比与讨论  18-32
  2.1 典型剖面特征  18-21
    2.1.1 塔里木盆地  18-19
    2.1.2 东北地区含煤盆地  19-20
    2.1.3 河套盆地  20-21
    2.1.4 松辽盆地  21
  2.2 地层对比  21-32
    2.2.1 松辽盆地  27
    2.2.2 酒泉盆地  27-28
    2.2.3 塔里木盆地  28-29
    2.2.4 西山盆地  29
    2.2.5 乌兰盖盆地  29
    2.2.6 徽成盆地  29-32
第3章 陆相特殊沉积的指标  32-60
  3.1 古气候指标  32-38
    3.1.1 矿物—岩石标志  32-33
    3.1.2 生物学标志  33-35
    3.1.3 沉积学标志  35-37
    3.1.4 地球化学标志  37-38
  3.2 早白垩世特殊陆相沉积指标  38-50
    3.2.1 钙质沉积  39-40
    3.2.2 可燃性有机岩  40-42
    3.2.3 蒸发岩  42-43
    3.2.4 沙漠沉积体系  43-44
    3.2.5 红土型风化壳  44-45
    3.2.6 铁质沉积  45-46
    3.2.7 含铜沉积  46
    3.2.8 火山相关沉积  46-47
    3.2.9 碳酸盐岩  47-49
    3.2.10 膨润土  49-50
  3.3 早白垩世不同时期特殊陆相沉积分布特征  50-60
    3.3.1 Berriasian期  52-53
    3.3.2 Valanginian期  53-54
    3.3.3 Hauterivian期  54-55
    3.3.4 Barremian期  55-56
    3.3.5 Aptian期  56-57
    3.3.6 Albian期  57-58
    3.3.7 小结  58-60
第4章 早白垩世不同时期的气候特征  60-74
  4.1 早白垩世特殊沉积组合的气候意义  60
  4.2 早白垩世特殊沉积反映的气候带分布及变化规律  60-67
    4.2.1 Berriasian期  61-62
    4.2.2 Valanginian期  62-63
    4.2.3 Hauterivian期  63-64
    4.2.4 Barremian期  64-65
    4.2.5 Aptian期  65-66
    4.2.6 Albian期  66
    4.2.7 小结  66-67
  4.3 古生物化石及其他气候证据  67-74
    4.3.1 河套盆地  69
    4.3.2 松辽盆地  69-70
    4.3.3 鸡西盆地  70
    4.3.4 酒泉盆地  70-71
    4.3.5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71-72
    4.3.6 海拉尔盆地  72
    4.3.7 六盘山盆地  72-73
    4.3.8 小结  73-74
第5章 相关问题讨论  74-80
  5.1 全球白垩纪气候背景  74-75
  5.2 早白垩世构造格局  75-77
  5.3 海侵事件的影响  77-78
  5.4 早白垩世火山活动  78-80
结论  80-82
致谢  82-84
参考文献  84-9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0-91
附录A 地层柱状图图例  91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5.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6.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7.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8.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9.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0.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1.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2.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3.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4.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5.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6.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17.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18.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19.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S718.5
  20.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F323.3
  21. 刺激表述方式和分布特征对类别表征的影响,B842.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 古气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