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比较研究

作 者: 李群荣
导 师: 朱梅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区域发展观 比较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加强各区域间合作,促进区域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历代领导人以缩小区域差距,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和世界各国区域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发展道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观:毛泽东区域均衡发展观、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江泽民协调发展观、胡锦涛统筹区域发展观。论文首先分析选题的背景。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我国区域差异、区域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论述、总结和比较分析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随后系统阐述了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的内容。从生产力布局、区域发展政策、西部开发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几个方面,分别阐述毛泽东均衡发展观、邓小平区域非均衡发展观、江泽民区域协调发展观和胡锦涛统筹区域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论文重点对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从他们区域发展观的形成条件、战略思想、策略和实施效应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分析,探索和总结出一般性规律,为促进我国区域更好的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全文的提升和凝练,论文在最后部分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和启示,以期对我国当今区域发展的实践有所裨益。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9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0-11
  2 文献综述  11-14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5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3.2 研究方法  14-15
  4 区域发展观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9
    4.1 区域  15
    4.2 区域发展  15-16
    4.3 区域发展观  16-19
第二章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的内容  19-28
  1 毛泽东区域均衡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9-20
    1.1 优先发展内地,平衡生产力布局  19
    1.2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19-20
    1.3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20
  2 邓小平区域非均衡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0-22
    2.1 "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想  21
    2.2 因地制宜的促进区域发展  21-22
  3 江泽民区域协调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2-24
    3.1 推动先富帮后富,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22
    3.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2-23
    3.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3-24
    3.4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24
  4 胡锦涛统筹区域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4-28
    4.1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24-25
    4.2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25-26
    4.3 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战略  26
    4.4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26-28
第三章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的比较分析  28-48
  1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的形成条件比较  28-35
    1.1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形成的国际背景之比较  28-30
    1.2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形成的国内环境之比较  30-33
    1.3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对国外区域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的借鉴之比较  33-35
  2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战略的比较  35-38
    2.1 战略目标之比较  35-36
    2.2 战略重点之比较  36-37
    2.3 战略步骤之比较  37-38
  3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策略的比较  38-42
    3.1 "优先"产业和"优先"领域之比较  38-39
    3.2 优惠政策之比较  39-41
    3.3 区域间资源配置方式之比较  41-42
  4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的实践效果之比较  42-48
    4.1 对生产力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影响之比较  42-44
    4.2 对西部开发的影响之比较  44-45
    4.3 对效率与公平目标实现的影响之比较  45-46
    4.4 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之比较  46-48
第四章 基本结论和启示  48-53
  1 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方针  48-49
  2 正确处理好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与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关系  49-51
  3 遵循市场导向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51
  4 实施有利于生态平衡,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51-53
结束语  53-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58
作者简介  58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6.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7.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8.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贡献,A841
  9.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10.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11.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12.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13.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14.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5.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16.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17.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18.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19.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20.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21.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