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产气肠杆菌(E.aerogenes)和阴沟肠杆菌(E.cloacae)产生物胺作用的研究

作 者: 李彬
导 师: 徐幸莲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产气肠杆菌 阴沟肠杆菌 尸胺 腐胺 绿色荧光蛋白 红色荧光蛋白 发酵香肠
分类号: TS20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统中式香肠是一种自然发酵香肠,因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生物胺普遍存在于发酵香肠中,作为世界公认的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生物胺的存在已成为影响发酵香肠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受到广泛的关注。发酵香肠中生物胺的产生,主要是由微生物脱羧酶催化氨基酸产生,因此,研究微生物的产生物胺机理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成果显示,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是传统中式发酵香肠中产尸胺腐胺的优势菌,常同时被检测出来,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目前关于单独的产气肠杆菌或阴沟肠杆菌产生物胺能力已有报道,但是关于这两种菌共同存在时的生长和产生物胺能力却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标准菌株为材料,分别在纯菌培养条件下和模拟传统中式发酵香肠生产工艺条件下,研究两菌纯菌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的生长状况和产生物胺状况,揭示它们产生物胺的相互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荧光标记方法的建立本研究将含有红色荧光蛋白RFP的质粒pJZ402以及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pJZ383分别导入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中,构建得到能够稳定遗传及表达RFP的产气肠杆菌EABR和能够稳定遗传及表达GFP的阴沟肠杆菌ECBG,建立用体系荧光强度定量细菌量的方法。2、纯菌培养体系中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产生物胺作用研究将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菌悬液按照不同比例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每4h取一次样,对体系pH值、细菌数量、尸胺和腐胺生成量进行监测,连续监测48h。结果显示: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在细菌生长和产生物胺方面都存在交互作用。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比例混合时,可以促进产气肠杆菌的生长繁殖,但不影响阴沟肠杆菌的生长繁殖。在产生物胺方面,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均能产生尸胺和腐胺,其中产气肠杆菌产尸胺的能力较强,而阴沟肠杆菌产腐胺能力则相对较强;混合培养可以明显增强它们的产尸胺能力,但不能明显改变它们产腐胺的能力,只有在等比例混合时,增强效果才较为明显;3、传统中式发酵香肠体系中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产生物胺作用研究以不同比例混合的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接种,在模拟条件下进行传统中式香肠的发酵和成熟,并在发酵过程中取样,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在传统中式发酵香肠体系中也存在交互作用,但是这种交互作用与它们在纯菌培养条件下不尽相同: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同时产生尸胺和腐胺,产气肠杆菌的产尸胺能力较强,而它的产腐胺能力则与阴沟肠杆菌相当,有些时刻表现更强;它们等量接种时,不仅可以促进彼此的生长繁殖,也可以促进尸胺与腐胺的产生,即它们在细菌的生长和产尸胺和腐胺方面都存在协同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缩略语  10-11
引言  11-13
文献综述  13-29
  1 生物胺与食品安全  13-18
    1.1 生物胺及其生理作用  13-14
    1.2 生物胺的毒性  14
    1.3 生物胺的产生机理及代谢途径  14-16
    1.4 富含生物胺的食品  16-17
    1.5 食品中产生物胺微生物  17-18
  2. 产生物胺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18-19
    2.1 微生物培养显色法  18
    2.2 化学检测法  18
    2.3 分子检测法  18-19
  3. 产尸胺腐胺微生物研究现状  19-21
  参考文献  21-29
第一章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荧光标记方法的建立  29-47
  1 材料与方法  29-35
    1.1 试验材料  29-30
    1.2 试验设备  30-31
    1.3 试验方法  31-35
  2 结果与分析  35-42
    2.1 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抗性筛选  35
    2.2 标记菌株的选择  35-36
    2.3 标记菌株在纯培养条件下的遗传稳定性  36-37
    2.4 标记菌株的荧光定量追踪  37-40
    2.5 荧光标记菌株的产尸胺和腐胺能力  40-42
  3 讨论  42-43
  4 本章小结  43-47
第二章 纯菌培养体系中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产生物胺作用的研究  47-67
  1 材料与方法  47-51
    1.1 试验材料  47-48
    1.2 试验设备  48-49
    1.3 试验方法  49-51
  2 结果与分析  51-63
    2.1 pH值变化  51-53
    2.2 细菌数量变化  53-59
    2.3 生物胺生成量变化  59-63
  3 讨论  63-64
  4 本章小结  64-65
  参考文献  65-67
第三章 传统中式发酵香肠体系中产气肠杆菌与阴沟肠杆菌产生物胺作用研究  67-89
  1 材料与方法  67-71
    1.1 试验材料  67-68
    1.2 试验设备  68
    1.3 试验方法  68-71
  2 结果与分析  71-84
    2.1 pH值变化  71-72
    2.2 水分含量变化  72-73
    2.3 细菌数量变化  73-75
    2.4 生物胺生成量变化  75-80
    2.5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80-84
  3 讨论  84-85
  4 本章小结  85-86
  参考文献  86-89
全文讨论  89-90
参考文献  90-91
全文结论  91-93
致谢  93-95
在读期间发表与录用的文章  95

相似论文

  1.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2. ‘突尼斯软籽’石榴再生体系和GFP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初报,S665.4
  3. 酸肉中产一氧化氮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发酵香肠发色的影响,TS251.65
  4. 禾谷镰刀菌致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毒素DON特异亲和肽段的淘选,S432.4
  5. 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响应的研究,Q78
  6. 复混肥中缩二脲对作物毒害的临界值与缩二脲降解菌的研究,S143
  7.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降解粗酶降解特性初探,X592
  8. 发酵香肠工艺研究,TS251.65
  9. 间充质干细胞及成骨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733.3
  10. 家蚕发育相关基因Bmvlg和Bmvis的研究,Q78
  11. 分枝杆菌同源膜锚定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细胞定位分析,R378
  12. 茄科尖孢镰刀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其定殖特性的研究,S436.41
  13. 溶菌酶-绿色荧光蛋白(Lyz-GFP)双元基因对苜蓿转化的研究,S541.9
  14.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表型及相关基因ampC和ampD的初步研究,R440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R329
  16.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检测与控制,TS207.3
  17. 稀有鮈鲫角蛋白18基因全序列和启动子的克隆及转基因技术在荧光稀有鮈鲫培育上的应用,Q78
  18. E.Cloacae W产絮凝剂的制备与絮凝特性研究,X703.5
  19. 发酵香肠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TS251.1
  20.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X172
  21.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丽轮枝菌的获得及其在棉花中侵染过程研究,S435.6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科学 > 食品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