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铂基铜(镧)催化剂薄膜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作 者: 莘明哲
导 师: 杨滨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材料物理化学
关键词: Pt基催化剂 过渡金属 PtCu核壳结构 稀土助剂 电化学性能
分类号: TB3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贵金属Pt基催化剂在石油、化工、能源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环保与能源的角度,对Pt基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的应用,以及在氢能源的制取和应用环节的作用作出阐述。针对Pt基催化剂在研发及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如使用寿命、稳定性及性价比等,开展了对载体型Pt基催化剂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降低载铂量、提高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目前的Pt基二元合金催化剂的研究中,掺杂的过渡金属包括Ru、Fe、Co、Ni、Os等,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是由于过渡金属掺杂后与Pt主相形成合金,在合金化过程中,过渡金属的d带空穴的存在,使催化相具有从外界接受电子或吸附物种并与之成键的能力,提高了催化反应活性;稀土助剂的研究同样备受关注。稀土氧化物与贵金属和过渡金属在混合作用时,展现出很好的协同效应。已知其的协同效应包括增加催化剂的贮氧和放氧能力,增加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及增加晶格氧的流动性,还表现出稳定其它金属离子的氧化价的功能,但对稀土助剂的助催化机理的研究仍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中针对掺入过渡金属Cu及稀土助剂LaOx的助催化作用分别进行了探讨。本文试验中通过高真空多功能离子束溅射和电子束蒸发镀膜设备,应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中的离子束溅射法进行薄膜的制备,分别制备了以炭纤维布及单晶硅为载体,掺入Cu及稀土助剂LaOx的系列Pt基催化薄膜。通过XRD进行了物相结构分析,应用SEM和HRTEM进行了薄膜表面形貌的观察及能谱成分表征,采用XPS对薄膜表面成分和化学价态进行分析,通过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析氢性能的测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在针对Cu元素对Pt基催化膜的研究试验中,通过控制Cu元素的掺杂量以及不同的热处理温度,成功制备了合金化程度不同的样品,对过渡金属Cu元素在合金化进程中提升催化反应活性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制备的合金化程度较高的Pt-Cu二元合金样品表现出较为优良的电化学析氢性能。(2)试验中使用稀酸煮制的方法对PVD技术制备的PtCu合金膜层进行表面去合金化的处置。通过对酸处理工艺的摸索,初步完成了PtCu核壳结构膜层的制备,制备出的局部去合金化样品在HRTEM的形貌表征下可见到外部紧缩的壳层包覆着PtCu合金的内核。在CV及LSV分析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反应活性。对降低Pt载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3)针对稀土助剂LaOx的研究中,通过掺杂共沉积的方式制备了近距离接触的Pt-LaOx的载体型膜层样品。在XPS的研究中发现,在La与Pt的相互作用中,Pt向LaOx转移电子,在样品膜层表面产生大量的0-离子。这与O空位模型较为类似,对稀土助剂的助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29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9-20
    1.1.1 环保与Pt基催化剂  9-13
    1.1.2 新能源与Pt基催化剂  13-20
  1.2 Pt、La、Cu元素概述  20-23
    1.2.1 贵金属Pt概述  20-21
    1.2.2 稀土元素La概述  21-22
    1.2.3 掺杂元素Cu概述  22-23
  1.3 Pt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23
    1.3.1 电子效应  23
    1.3.2 几何效应  23
    1.3.3 载体效应  23
  1.4 Pt基催化剂的制备技术  23-26
    1.4.1 化学方法  24-25
    1.4.2 物理方法  25-26
  1.5 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26-29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9-40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设备  29-30
    2.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29
    2.1.2 实验仪器  29-30
  2.2 催化剂样品薄膜的制备  30-36
    2.2.1 制备原理  30-32
    2.2.2 制备流程  32-36
  2.3 催化剂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6
  2.4 催化剂样品薄膜的表征  36-40
    2.4.1 X射线衍射(XRD)  36-37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EDS)  37-38
    2.4.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38
    2.4.4 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38-39
    2.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39-40
第三章 铜元素对Pt基催化剂的影响  40-63
  3.1 Cu元素含量对PtCu双金属催化剂的影响  40-47
    3.1.1 物相成分分析  41-45
    3.1.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5-47
  3.2 热处理对PtCu合金催化膜的影响  47-53
    3.2.1 物相成分分析  48-51
    3.2.2 微观形貌分析  51-53
  3.3 酸处理对PtCu合金催化膜的影响—核壳结构  53-62
    3.3.1 去合金化前后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56-57
    3.3.2 去合金化前后样品的宏观成分分析  57-59
    3.3.3 去合金化前后样品的微区成分及结构分析  59-62
  3.4 本章小结  62-63
第四章 稀土助剂LaO_x对Pt基催化剂的影响  63-77
  4.1 稀土助剂LaO_x对催化剂颗粒度的影响  63-67
    4.1.1 物相分析  63-64
    4.1.2 成分含量分析  64-65
    4.1.3 形貌分析  65-67
  4.2 稀土助剂LaO_x对催化剂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67-68
  4.3 稀土助剂LaO_x的助催化机理  68-75
    4.3.1 Pt4f峰精细拟合  70-72
    4.3.2 La3d峰精细拟合  72-73
    4.3.3 O1s峰精细拟合  73-75
  4.3 本章小结  75-77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77-79
  5.1 课题研究结论  77-78
  5.2 展望  78-79
致谢  79-80
参考文献  80-87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7

相似论文

  1. 聚吡咯—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H2O2电还原性能研究,O643.32
  2. LSGM电解质薄膜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TM911.4
  3. 表面修饰碳纳米管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O643.36
  4. 2,6-二氨基吡啶为母体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O627
  5. 含过渡金属的砷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O611.4
  6. 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内部连接层的界面电子结构研究,TN383.1
  7. 含吡啶基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O627.2
  8. 超级电容器不同孔结构分布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研究,TM53
  9.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和Li[NixLi1/3-2x/3Mn2/3-x/3]O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TM912
  10. 硫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TQ171.1
  11. 化学活化石墨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TM911.4
  12. 水性粘结剂对石墨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TM912
  13. 含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O641.4
  14. 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与改性研究,TM912
  15.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制备、电化学性能及表面修饰研究,TB383.2
  16. 合金元素及热加工工艺对镁阳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TG339
  17. Al-Mg-X(Hg,Sn,Ga)阳极材料组织和性能的研究,TG146.21
  18. 过渡金属催化非对称二芳基醚的合成研究,O621.3
  19. 铂基掺铈载体薄膜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TM911.4
  20. 一些缺位的多金属氧酸盐与过渡金属硅钨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O611.4
  21. 钛基二氧化钛、二氧化锡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O646.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特种结构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