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清时期的苏州会馆研究

作 者: 左巧媛
导 师: 罗冬阳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
关键词: 苏州会馆 经济组织 社会组织 商人 政府
分类号: K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关于会馆的定义,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会馆是工商业的行会,一种认为会馆是一种同乡组织,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源于对会馆性质的不同认识。本文试图抛开这种绝对的对会馆性质的探讨,深入明清时期的苏州,以当时的工商业碑刻为资料,以历史的、商业的观点来剖析明清时期的苏州会馆资料。试图从明清时期苏州会馆的演进、苏州会馆的性质、苏州会馆的组织运作、苏州会馆的社会功能和苏州会馆与地域文化等内容来分析,证明了苏州会馆在商人政府中间起到联系和纽带的作用,成为明清政府的有益补充,在当时的苏州社会中不可替代。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历时性角度考察苏州会馆的演进状态,从共时性角度考察苏州会馆的分布特点,得出明清时期苏州会馆的基本状况。第二部分,分别分析苏州会馆与行会,以及苏州会馆与公所的区别与联系,进而解答苏州会馆的性质。第三部分,从会馆建筑、会馆组成成分、会馆经费来源、会馆的日常管理等方面来探讨苏州会馆的组织运作。第四部分,从联络乡情、教化熏陶乡人、乡人互助等方面来考察苏州会馆的功能。第五部分,通过分析神灵崇拜这种文化现象,解释会馆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第六部分,通过对苏州会馆碑刻资料的分析,得出苏州会馆成为明清政府的有益补充,成为商人和政府之间的纽带。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4
  (一) “明清时期苏州会馆”概念的界定  8
  (二) 明清时期苏州会馆研究现状  8-12
  (三)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2-14
一、明清时期苏州会馆的基本状况  14-21
  (一) 会馆的界定  14
  (二) 从历时性角度考察苏州会馆的演进状态  14-17
    1. 会馆建立的时间  14-16
    2. 会馆产生的原因  16-17
  (三) 从共时性角度考察苏州会馆的分布特点  17-21
    1. 苏州的区位优势  17
    2. 苏州会馆的分布  17-21
二、苏州会馆的性质  21-24
  (一) 会馆与行会的区别与联系  21-23
  (二) 会馆与公所的区别与联系  23-24
三、苏州会馆的组织运作  24-29
  (一) 会馆建筑  24-26
  (二) 会馆组成成分  26
    1. 会馆的创建者身份  26
    2. 会馆组成人员身份  26
  (三) 会馆经费来源  26-28
  (四) 会馆的日常管理  28-29
四、苏州会馆的功能  29-32
  (一) 会馆功能之一:连络乡情  29-30
  (二) 会馆功能之二:教化熏陶  30-31
  (三) 会馆功能之三:乡人互助  31-32
五、会馆与地域文化  32-33
六、会馆与政府的关系  33-41
结语  41-42
参考文献  42-44
  一、期刊论文  42-43
  二、著作  43
  三、资料汇编  43-44
后记  44

相似论文

  1.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2.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625
  3.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与新闻媒体的互动研究,D630
  4. 我国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研究,D630
  5.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6.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7. “社会代理人”:于有为和无为之间,D625
  8.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构建途径研究,D630
  9. 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630.1
  10.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11.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12.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模式比较研究,D035.5
  13.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14. 论我国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D035
  15.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16. 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政府失灵问题研究,D630
  17. 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政府形象建设,D630
  18. 论政府公共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D630
  19.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630
  20. 邯郸市构建服务型政府问题研究,D630
  21.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服务企业职能完善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明(1368~1663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