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鱼腥草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作 者: 刘正琼
导 师: 吴卫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药用植物学
关键词: 鱼腥草 内生真菌 病原真菌 培养基 抑菌 发酵液 萃取
分类号: Q9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植物内生真菌是指存在于健康植株组织内,对宿主不造成明显病症的一类真菌。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是互惠互利内共生的关系,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提高宿主的抗逆性。大量研究还表明,很多植物内生真菌也具有抗病原真菌的能力,在生物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以鱼腥草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内生真菌在鱼腥草不同器官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筛选,并对抑菌活性较高的目标菌株进行了形态与分子鉴定和培养条件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三份不同鱼腥草材料W01-100、W01-94和W01-86分秋(2009年10月)、春(2010年3月)两次分别进行采样,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各材料叶片、地上茎和地下茎3个不同部位进行了内生真菌的分离,共获得了127株内生真菌。2、内生真菌在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数量分布趋势为:叶片>地上茎>地下茎。三份材料中,W01-100中共分离出43株内生真菌,占总数的33.86%;W01-86共分离出50株内生真菌,占总数的39.37%;W01-94共分离出34株内生真菌,占总数的26.77%。春季所采样品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占总数的34.65%;秋季所采样品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占65.35%。3、通过平板拮抗试验,鱼腥草内生真菌对5种植物病原菌(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早疫病菌、辣椒疫霉病、西瓜枯萎病菌和核盘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够同时对3个以上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40%以上的有26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这26个内生真菌的抑制活性,最后筛选出12,28,A5菌株为抑制活性较强内生真菌。4、结合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两种方法,认为12号菌株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的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d);28号菌株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的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菌株A5为镰刀菌属(Fusarium)的(Fusarium nematophilum)。5、以西瓜枯萎病为指示病原菌,对28号菌株的抑菌物质热稳定性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8号菌株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在80℃以下能够保持很好的热稳定性。在培养基A中培养后,28号菌株的菌丝生长量最大;在马丁氏培养基中培养后,抑菌活性最大。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6.9时为其菌丝生长较佳pH值;初始pH为7.5时,抑菌物质积累最多。250m1三角瓶装150m1的培养基中发酵4天时,其菌丝量和抑菌活性最大,但在发酵8天以后,抑菌活性则逐渐下降。28号菌株发酵液对另外10种植物病原菌也均有很好抑制作用,尤其对玉米大斑病、莴苣灰霉病、草莓灰霉病的抑制率甚至高达100%,说明28号菌的发酵液有良好的广谱抑菌作用,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文献综述  11-23
  1.1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11-15
    1.1.1 植物内生真菌的概念  11
    1.1.2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历史及进程  11-12
    1.1.3 内生真菌的起源和演化  12-13
    1.1.4 内生真菌的分类  13
    1.1.5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  13-14
    1.1.6 内生真菌的专一性  14-15
  1.2 植物内生真菌与宿主的关系  15-16
  1.3 内生真菌与宿主产生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机制  16
  1.4 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16-19
    1.4.1 抗肿瘤活性物质  16-18
    1.4.2 抑菌类物质  18-19
    1.4.3 杀虫类物质  19
    1.4.4 植物生长调节类物质  19
    1.4.5 其他活性物质  19
  1.5 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潜在应用价值  19-21
    1.5.1 药用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19-20
    1.5.2 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20-21
    1.5.3 其他潜在价值  21
  1.6 植物内生真菌与生物防治  21-22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23
2 材料和方法  23-31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23-24
    2.1.1 植物样品来源  23
    2.1.2 培养基  23-24
    2.1.3 供试病菌  24
    2.1.4 药品及试剂  24
    2.1.5 仪器  24
  2.2 试验方法  24-31
    2.2.1 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纯化  24-25
    2.2.2 鱼腥草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的筛选  25-27
    2.2.3 目标内生真菌的鉴定  27-29
    2.2.4 28号菌株发酵液处理  29-30
    2.2.5 28号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30-31
3 结果与分析  31-43
  3.1 鱼腥草内生真菌的分离  31-32
    3.1.1 表面消毒效果的检查结果  31
    3.1.2 鱼腥草内生真菌分离结果  31-32
  3.2 鱼腥草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的筛选  32-36
    3.2.1 鱼腥草内生真菌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率  32-34
    3.2.2 发酵液前处理方法的筛选  34-35
    3.2.3 内生真菌发酵萃取液抑菌活性的测定  35-36
  3.3 对3株目标内生真菌的鉴定  36-38
    3.3.1 形态鉴定结果  36-37
    3.3.2 ITS序列分析  37-38
  3.4 28号菌株发酵液处理及发酵条件研究  38-43
    3.4.1 发酵液抑菌物质的热稳定性  38-39
    3.4.2 28号菌株发酵液萃取物质的选择  39
    3.4.3 28号菌株液体培养基的选择  39-40
    3.4.4 液体培养基初始pH值的选择  40-41
    3.4.5 发酵时间的优化  41-42
    3.4.6 28号菌株发酵液的广谱抑菌  42-43
4 结论与讨论  43-52
  4.1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  43-44
  4.2 鱼腥草内生真菌的分布  44-46
    4.2.1 鱼腥草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布  44
    4.2.2 不同材料中内生真菌的分布  44-45
    4.2.3 不同采样时间与内生真菌的关系  45-46
  4.3 鱼腥草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  46-47
  4.4 内生真菌的鉴定  47-49
  4.5 发酵条件对28号菌株抑菌活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49-52
参考文献  52-60
致谢  60-6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1-62
附录:三株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  62

相似论文

  1. 海盐苦卤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及应用的初步研究,S482.2
  2. 几种天然产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评价和应用,R284.1
  3.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4. 苯并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O626.23
  5.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6.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7.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优势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X172
  8. 杨梅落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TQ914.1
  9.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10. 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X832
  11. 碳纳米材料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12. 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60.4
  13.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14. 接种AM菌剂对意大利黑麦草根际影响及对后作水稻生长效应研究,S543.6
  15. 云南十种辣椒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S641.3
  16.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17. 光合产氢菌群的分离鉴定及其产氢特性分析,TQ116.2
  18. 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S816.17
  19.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20. 响应面法优化天麻中天麻素提取工艺研究,R284.1
  21. 太湖北部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X83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物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