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风险及其实践研究
作 者: 强培铮
导 师: 赵英军
学 校: 浙江工商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金融中介 资产证券化 货币政策 传导风险
分类号: F8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0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目前仍然余威犹在。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应对危机对经济理论提出的挑战。我们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正是由于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金融深化中出现问题所致。本文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监管问题,力求从一个崭新视角,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货币传导机制献计献策。本文遵循着经济学推导、归纳、证明和总结的思路进行研究。在模型推导部分,详细阐述了影子银行体系一般理论,并基于此引出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机制,即金融中介部门总资产越大,风险的价格越低,信贷越容易获得。其中重点对模型及传导过程作了相应的推导分析。在归纳部分,主要是根据对风险传导机制的描述,分析该过程中影子银行体系参与主体的产品创新风险以及评级过程中的风险承担、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问题,并结合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践经验,归纳出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货币传导的风险问题。在证明部分,依据归纳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创新产品和评级机构两个方面的现状,其次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出发对两者出现的监管问题作了博弈分析,揭示了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在总结部分,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风险货币政策传导(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和国内外货币传导实践三个方面,对其中所呈现的风险监管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主要是改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改善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风险价格渠道的传导作用,以及加强对中介机构创新产品和评级机构监管的建议。本文在总结货币传导机制的基础之上,认为要改善现在的金融状况,我国应该健全类影子银行体系,对其进行改革和加强,并关注风险价格的变化。对影子银行体系产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管,完善证券化产品交易结算中心,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取消评级机构向证券发行者提供咨询服务,将评级机构置于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内。
|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第一章 引论 9-13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9-10 一、选题背景 9-10 二、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0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0-12 第三节 文章创新与不足之处 12-13 第二章 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及其发展变革 13-23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13-18 一、投资渠道 13-14 二、消费渠道:财富效应 14 三、国际贸易渠道:汇率传导机制 14 四、信贷渠道 14-18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展的新趋势 18-23 一、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深化发展 18-19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深化发展的原因 19-23 第三章 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3-42 第一节 影子银行体系的一般理论 23-30 一、传统金融中介的介绍 23 二、影子银行体系的定义 23-24 三、影子银行体系的参与主体 24-27 四、影子银行体系的信贷中介工具 27-30 第二节 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机制 30-40 一、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机制的简化模型 30-37 二、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机制 37-40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风险 40-42 一、产品创新风险 40-41 二、评级过程中的风险 41-42 第四章 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践经验 42-57 第一节 国外货币政策通过影子银行体系传导的实践 42-46 一、影子银行体系整体的发展现状 42-44 二、影子银行体系中信贷中介工具的运行案例 44-46 第二节 “类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现状及其风险 46-57 一、我国“类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 46-47 二、我国“类影子银行体系”中信贷中介业务的运行 47-55 三、我国“类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形成的风险分析 55-57 第五章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风险的监管博弈分析 57-69 第一节 监管博弈的理论基础 57-58 一、博弈论基本理论简介 57 二、博弈论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应用 57-58 第二节 对影子银行体系创新产品的监管 58-64 一、博弈模型的假设 58-64 二、博弈模型及均衡求解 64 第三节 对评级机构的监管 64-69 一、博弈模型的假设 64-65 二、博弈模型及均衡求解 65-69 第六章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69-76 第一节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结论 69-70 一、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 69 二、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 69-70 三、国内外货币政策通过影子银行体系传导的经验与借鉴方面 70 第二节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70-74 一、改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 71-72 二、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风险价格渠道的传导作用 72-73 三、加强对金融中介机构创新产品和评级机构的监管建议 73-74 第三节 结束语 74-76 参考文献 76-79 附录 79-82 致谢 82-83
|
相似论文
- 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F224;F293.3
-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F224
- 日本泡沫经济治理研究,F131.3
- 我国股市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F822.0;F224
-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中介支持研究,F832;F224
- 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F822.0;F224
- 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及其作用,K712.52
- 基于平滑开关回归模型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F224
- 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问题研究,F832.51;F822.0
-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F293.3;F224
-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F822.0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F822.0
- 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F224
- 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研究,F293.3;F224
- 以房地产市场为载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F293.3;F224
-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性研究,F224
- 外汇储备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F822.0;F224
-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美国的实践及效果分析,F827.12
- 货币政策对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F822.0;F832.51
- 对股票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的中美比较研究,F832.51;F831.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中国货币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