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作 者: 赵静波
导 师: 王胜今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关键词: 综合运输体系 吉林省 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业 国民经济发展 运输结构 交通运输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 客运量 货运量
分类号: F1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26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综合运输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经济进步相伴生的。目前,综合运输体系在内部结构、管理方式、运输理念等方面都面临着重大变革。吉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虽然发展历程较长,但受到吉林省经济总量和发展相对缓慢的制约,存在着许多弊病,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完善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战略及具体措施建议。综合运输是为了追求运输效益最大化而合理利用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实现各个运输环节的最有效衔接的运输过程;而综合运输体系则是实现综合运输的经济、技术和组织系统。综合运输体系具有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各运输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竞争协作、兼有运输硬件及软件设施、各运输环节的顺畅衔接、具有开放性等特征。综合运输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经济进步相伴生的,受资源禀赋、技术、需求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并不是双向直线的简单关系,而是一个循环往复、交互作用、螺旋上升的复杂过程。从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具体情况来看,在自然地理及区位特征、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物流需求、环境承载能力等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并无优势,而且受到较大制约。这使得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虽然发展历程较长,但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我们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采取积极措施适度超前发展交通运输。

全文目录


论文提要  5-10
导论  10-25
  一、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8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8-19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9-21
  四、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21-23
  五、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23-25
第一章 综合运输体系理论评析  25-53
  第一节 综合运输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25-31
    一、国外学者对综合运输体系定义的探讨  25-27
    二、国内学者对综合运输体系定义的探讨  27-29
    三、国内外学者对综合运输体系界定的评述  29-30
    四、综合运输体系的定义及特征  30-31
  第二节 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  31-40
    一、古典经济学对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索  31-33
    二、空间经济学对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索  33-35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想  35-36
    四、现代运输经济理论对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索  36-39
    五、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局限  39-40
  第三节 关于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的数量分析  40-53
    一、基本分析方法  40-43
    二、关于运输与经济的相关关系的数量分析  43-46
    三、关于运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量分析  46-49
    四、关于运输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评价  49-50
    五、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  50-53
第二章 综合运输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关系  53-79
  第一节 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历程  53-61
    一、综合运输体系的产生  53-54
    二、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54-57
    三、综合运输体系的繁荣  57-59
    四、综合运输体系的变革  59-61
  第二节 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要素  61-71
    一、资源禀赋  62-64
    二、技术要素  64-67
    三、需求要素  67-69
    四、成本要素  69-71
  第三节 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71-79
    一、经济发展对综合运输体系的作用机制  71-73
    二、综合运输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73-75
    三、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机制  75-79
第三章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现状分析  79-109
  第一节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社会经济环境  79-92
    一、资源及区位特征  79-80
    二、社会经济增长趋势  80-85
    三、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  85-88
    四、内外贸易、邮电、旅游等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情况  88-90
    五、生态环境对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承载能力  90-92
  第二节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92-103
    一、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历程  92-94
    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94-100
    三、吉林省陆路交通布局特征  100-103
  第三节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109
    一、运网规模不足  104-105
    二、整体技术水平低  105-107
    三、有效衔接机制缺失  107-109
第四章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109-133
  第一节 吉林省综合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109-114
    一、建国后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  109-112
    二、综合运输体系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  112-114
  第二节 吉林省综合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  114-117
    一、生产总值对货运量客运量的回归  114-116
    二、生产总值对公路、铁路里程的回归  116
    三、不同阶段生产总值对货运量、客运量的回归  116-117
  第三节 综合运输体系完善指数的测定  117-126
    一、综合运输体系完善指数的衡量指标体系  118-120
    二、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完善指数的计算  120-126
  第四节 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  126-133
    一、经济发展指数的计算  127
    二、综合运输与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27-133
第五章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与对策  133-154
  第一节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前提  133-144
    一、经济背景  133-140
    二、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140-144
  第二节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  144-148
    一、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  144-145
    二、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基本原则  145-147
    三、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重点  147-148
  第三节 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148-154
    一、推进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48
    二、科学制订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48-149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149-150
    四、加强对综合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  150-151
    五、以技术进步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完善  151-152
    六、提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152
    七、大力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152-154
结论  154-157
附录  157-165
参考文献  165-180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80-181
论文摘要  181-186
Abstract  186-192
后记  192-193

相似论文

  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F224;U294.13
  2. 基于时间窗口的高速公路交通分析系统研究,U491
  3.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F253.9
  4. 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研究,U491
  5. 公路客运站需求预测与交通区位分析,U492.413
  6. 新疆乌昌区域公路客运枢纽规划研究,F542
  7. 基于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地铁出行需求研究,U231
  8. 长大客运专线客运量调查与预测研究,F224;U293.13
  9. 陕西省农村客运运力分布研究,F542
  10. 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与GNP关系的实证分析,F124.7
  11. 基于BP网的关联分析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F224
  12. 基于网格神经计算平台的预测模型的研究设计与实现,TP393.09
  13. D\' LONG·假日名都全程营销策划与推广研究,F293.3
  14.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小样本时序分析,F222.33
  15. 我国交通运输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F512
  16. 山西省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F127;F224
  17. A公司大中华区运输方式与运输模式选择,F274
  18. 新疆交通运输业促进旅游业发展研究,F592.7;F224
  19. 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F832.51;F224
  20. 综合运输通道客运交通结构优化研究,U11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