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课程标准下对中学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研究

作 者: 周艳丽
导 师: 周延怀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 评价 实验能力 实验评价
分类号: G63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物理实验能力是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中关注的重点之一,对物理实验能力的研究正不断深入和拓展,实验能力的培养也以其特有的地位得到了相应的重视,究竟成效如何,则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现有实验考核多采用笔试代替操作的评价方式,平时实验技能的评价大多以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存在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内容单一化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南京市第一中学的部分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南京市中学物理实验开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生实验能力水平及评价现状,分析原因。针对以上实验技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著名心理学家在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明确实验技能评价的具体目标及各层次的含义,建构基于过程的动态评价法为主,口头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实验技能评价体系。能动态、客观地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实验的表现;操作方便,相对科学合理;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强化了“诊断、改善、激励”的功能;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行为。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期望和建议,并分析了此次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1章 研究的概述  7-15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7-9
    1.1.1 研究背景  7-8
    1.1.2 问题的提出  8-9
    1.1.3 研究的意义  9
  1.2 研究的现状、目标和内容  9-13
    1.2.1 研究的现状  9-13
    1.2.2 研究的目标  13
    1.2.3 研究的内容  13
  1.3 研究的设计和方法  13-15
    1.3.1 研究的设计  13-14
    1.3.2 研究的方法  14
    1.3.3 研究的流程  14-15
第2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0
  2.1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5-17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评价观  15
    2.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评价观  15-16
    2.1.3 多元智能理论及评价观  16-17
  2.2 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念  17-20
    2.2.1 物理实验能力  17-18
    2.2.2 评价  18
    2.2.3 物理实验评价  18-20
第3章 南京地区中学物理实验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35
  3.1 对南京地区部分中学物理实验开设及评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32
    3.1.1 中学物理实验开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1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1-23
    3.1.3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23-31
    3.1.4 中学物理实验评价的现状、原因分析及造成的后果  31-32
  3.2 中学物理实验评价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32-35
    3.2.1 自评模式及所存在的问题  32-33
    3.2.2 他评模式及所存在的问题  33-34
    3.2.3 过程性评价及所存在的问题  34
    3.2.4 终结性评价所存在的问题  34-35
第4章 建构中学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基本程序  35-43
  4.1 明确中学物理实验评价的目标  35-37
    4.1.1 认知领域目标  35-36
    4.1.2 操作技能领域目标  36
    4.1.3 情感领域目标  36-37
  4.2 制定中学物理实验评价指标  37-40
    4.2.1 评价指标制定的依据  37-40
    4.2.2 评价指标制定的原则  40
  4.3 确定中学物理实验评价主体  40-42
    4.3.1 自我评价  41
    4.3.2 同伴评价  41
    4.3.3 教师评价  41-42
  4.4 设计中学物理实验评价模式  42
  4.5 本章小结  42-43
第5章 建构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案、措施  43-51
  5.1 动态评价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43-45
    5.1.1 构成中学生实验能力因素的选取  43
    5.1.2 中学生实验能力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43-45
  5.2 动态评价法的具体指标内容及实施  45-49
    5.2.1 验证型、探究型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内容及实施  45-47
    5.2.2 应用型、基本技能操作型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内容及实施  47-49
    5.2.3 动态评价法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  49
  5.3 评价体系的横向和纵向结构  49-51
    5.3.1 评价体系的横向结构  49-50
    5.3.2 评价体系的纵向结构  50-51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51-52
  6.1 总结  51
  6.2 研究展望  51-52
参考文献  52-55
附录  55-60
  附录1: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调查问卷  55-58
  附录2:物理教师问卷调查表  58
  附录3:中学生实验能力重要程度排序调查表  58-59
  附录4: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所获荣誉  59-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6.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8.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19.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物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