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调度部门集中协调的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研究

作 者: 姜巍
导 师: 沈祖志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电力行业 运作管理 绩效评价
分类号: F426.6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0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以“厂网分开”为重要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力行业的原料采购、发电、输配电、售电等环节将逐步分离,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也就是将原来一家垄断公司内部的部门关系外部化,以形成有效竞争的上下游企业链条。从而,为在电力行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也为供应链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电力体制改革为背景,对电力行业供应链的构建和运作管理进行了重点的研究。第一章分别从行业背景、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三个方面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缺少电力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研究。第二章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主要技术性基础理论进行回顾。第三章在对供应链运作管理理论回顾和电力供应链的现状、特征、运作管理目标和控制机制深入分析基础上,指出目前电力供应链中由于缺少核心的协调和决策机构导致运作效率低下。为解决该问题,根据调度部门具有绝对技术信息优势和不参与供应链利益分配的特征,指出以调度部门为电力供应链的协调控制中心是电力供应链安全效率运作的最优选择,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调度部门集中协调的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总体架构,提出了电力供应链的基于信息流核心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第四章对供电侧运作管理进行了研究。按照在电力供应链中电力调度中心之“总控”作用和电网公司之“纽带”作用的要求,以电力调度中心的电力需求预测为“前导”,发/购电决策为“总纲“,电网公司的发配电计划优化为“执行手段”,构建了电力供应链供电侧运作管理优化的总体结构。基于该总体结构,进一步设计了电力调度中心和电网公司的基于信息流运作业务流程,分别从电力调度中心的运作管理和电网公司的运作管理这两个方面来研究电力供应链供电侧运作管理的优化。第五章对发电侧运作管理进行了研究。在构建基于信息流发电侧运作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基础上,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第一,根据发电企业竞价决策对准确电价预测的迫切需要,通过对“Agent构件”体系结构的层次分析,借鉴“IDEF1方法”,构建了基于多Agent的短期电价智能预测系统和预测流程。第二,为提高发电厂运行优化水平,从总体优化和各单机优化两个层面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基于综合热效分析的汽轮机组运行优化模型,有效降低了发电煤耗。第三,根据电力原煤采购高可靠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可靠供应原则的供应商选择模型和基于成本极小化的原煤采购优化方案,兼顾了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第六章针对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的效果,深入探讨了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问题。针对电力供应链特点,构建了系统的电力供应链绩效多级评价指标体系。为合理给出评价结果,分别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电力供应链效益增长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进一步改进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框架下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3
1 绪论  13-27
  1.1 研究背景  14-22
    1.1.1 行业背景  14-17
    1.1.2 实践背景  17-21
    1.1.3 理论背景  21-22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  22-25
    1.2.1 论文研究内容  22-23
    1.2.2 论文体系结构  23-25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25-26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  25-26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26
  1.4 小结  26-27
2 相关技术性基础理论回顾  27-59
  2.1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27-34
    2.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  27-28
    2.1.2 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  28-33
    2.1.3 人工神经网络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33-34
  2.2 小波分析理论  34-39
    2.2.1 小波分析的发展  35
    2.2.2 小波分析原理  35-38
    2.2.3 小波网络  38-39
    2.2.4 小波网络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39
  2.3 Agent及多Agent理论  39-46
    2.3.1 Agent的概念和特征  39-41
    2.3.2 多Agent系统  41-43
    2.3.3 多Agent的设计步骤  43-44
    2.3.4 多Agent理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44-46
  2.4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46-50
    2.4.1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概述  46-48
    2.4.2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48-50
  2.5 预测理论与方法  50-53
    2.5.1 经典预测方法  50
    2.5.2 现代预测方法  50-51
    2.5.3 组合预测方法  51-52
    2.5.4 预测理论与方法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52-53
  2.6 工程热力学理论  53-57
    2.6.1 基本理论  53-54
    2.6.2 工程热力学理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54-57
  2.7 本章小结  57-59
3 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总体架构的研究  59-85
  3.1 供应链运作管理文献评述  59-69
    3.1.1 一般意义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运作管理文献评述  59-66
    3.1.2 电力供应链总体运作管理文献评述  66-67
    3.1.3 电力供应链各环节运作管理文献评述  67-69
    3.1.4 电力供应链研究现状小结  69
  3.2 电力供应链特征分析  69-74
    3.2.1 电力行业特征  69-72
    3.2.2 行业供应链的含义  72-73
    3.2.3 电力供应链特征  73-74
  3.3 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控制机制  74-78
    3.3.1 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74-76
    3.3.2 电力供应链运作的控制机制  76-78
  3.4 基于调度部门集中协调的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总体架构  78-84
    3.4.1 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总体架构  78-80
    3.4.2 电力供应链的核心业务与基于信息流的业务流程  80-81
    3.4.3 电力供应链运作管理分布式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  81-84
  3.5 本章小结  84-85
4 电力供应链供电侧运作管理优化的研究  85-121
  4.1 供电侧运作管理内涵的界定  85
  4.2 电力调度中心的运作管理  85-104
    4.2.1 基于信息流电力调度中心运作业务流程的设计  85-87
    4.2.2 电力需求预测  87-100
    4.2.3 发/购电决策  100-103
    4.2.4 支持电力调度中心运作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103-104
  4.3 电网公司的运作管理  104-118
    4.3.1 基于信息流电网公司总体业务流程的设计  104-106
    4.3.2 电网公司客户关系的研究  106-112
    4.3.3 电网公司发电指标的生成  112-115
    4.3.4 电网公司配电计划管理  115-118
    4.3.5 支持电网公司运作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118
  4.4 本章小结  118-121
5 电力供应链发电侧运作管理优化的研究  121-161
  5.1 基于信息流发电厂运作业务流程的设计  121-124
  5.2 短期电价预测和原煤煤价预测  124-138
    5.2.1 短期电价预测  124-134
    5.2.2 短期原煤价格预测  134-138
  5.3 发电厂运行优化的研究  138-149
    5.3.1 发电厂总体运行优化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138-142
    5.3.2 基于综合热效分析的汽轮机组运行优化  142-146
    5.3.3 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优化模型的建立  146-147
    5.3.4 机组运行优化模型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47-149
  5.4 原煤采购优化的研究  149-157
    5.4.1 原煤采购优化的基本环节  149-150
    5.4.2 基于可靠供应的原煤供应商评价  150-152
    5.4.3 基于成本最小化的原煤采购优化模型  152-157
  5.5 支持发电厂运作管理优化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157-158
  5.6 本章小结  158-161
6 电力供应链绩效评价  161-189
  6.1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文献评述  161-167
    6.1.1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161-164
    6.1.2 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  164-166
    6.1.3 电力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本环节  166-167
  6.2 电力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67-174
    6.2.1 指标定义和量化方法  167-172
    6.2.2 电力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图  172-174
  6.3 电力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174-186
    6.3.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电力供应链绩效评价  174-180
    6.3.2 电力供应链运营效益增长因素的分析和评价  180-186
  6.4 小结  186-189
7 总结与展望  189-192
  7.1 论文的创新性  189-190
  7.2 研究展望  190-192
参考文献  192-208
附录  208-20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09-210
致谢  210

相似论文

  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F274
  2.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品课程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G434
  5. 我国图书发行供应链管理研究,F274
  6. 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研究,G644
  7. 合肥地区高校教师对现行绩效评价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G647.2
  8. CP渤海地区供应链优化与实施研究,F426.22
  9. 国防研究所科研岗位绩效评价模型研究,G311
  1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11. X公司铁路自备车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F426.22
  12.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资金管理研究,G647.5
  13. 我国地方政府工商行政部门绩效评价研究,F203.9
  14. A阀门制造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的优化研究,F426.4
  15. 地质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究,F426.1
  16. 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S公司采购管理研究,F274
  17. 苏州ST公司库存控制优化研究,F224
  18. A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F426.82
  19.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问题研究,G645.1
  2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F224
  21. 企业战略性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