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化身于操心和欲望的爱—艾丽斯·莫多克小说的后精神分析解读

作 者: 田明刚
导 师: 史志康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此在 想象界 象征界 现实界 自我认证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5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艾丽斯·莫多克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她一生勤勤恳恳致力于写作事业,著作甚丰,四十年来共创作了二十四部小说、四部哲学著作、几个剧本和诗集,并发表了一些文章,因此越来越引起读者及小说评论界的好评。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大量阅读和研究她的作品的研究学会,对她的研究也几乎成了一门显学。莫多克不仅是位多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创作速度非常快的作家。她平均十八个月创作一部作品,表现出了超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她的小说以歌特式的背景著称,情节离奇,集喜剧、悲剧、诡秘、怪诞和浪漫成分于一体;她在道德哲学方面关于、恶及爱的思想使小说既有可读性又富有启发意义,促使读者透过现代社会的浮华表面看到人性的复杂性。这种小说家和哲学家的双重身份使莫多克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受到评论家的注意,弗莱德里克·R·卡尔出版于1962年的《当代英国小说导读》中对莫多克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她的语言新颖圆熟、人物塑造深刻细致,能够将幽默、悲剧、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和复杂的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所以她在文学上地位高于同代的作家。作为小说家,她借鉴了以往各个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想和技巧,在《拒斥枯涩的定式,1961》一文中,她提出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对人物的真正容忍和关怀,小说也理应成为人物寓居的所在,具有传统的人文主义倾向;与此相反,现代小说是“新闻小说式”的,缺乏将人与社会这一广阔的背景融合在一起的图景,失去了以社会价值或者超验现实为依托的个人。同时她也大量借鉴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小说创作中情节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形与控制、叙事的视角、对意象和象征的运用等。作为哲学家,莫多克吸收了早期哲学家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萨特、休谟和伯克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哲学思想。偶然性、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存在结构和堕落的人是她的人性观的四大因素,构成了她的“非系统化、非整体化的”道德哲学架构,她试图用这个新的形而上学的体系将人从任何单一的解释中解放出来。她认为,人作为道德的行为者,受控于先在的社会体系和历史,这是他自我的来源和形成的外部力量;社会体系由很多互不相联的偶发事件和非体系化的细节构成,使我们难以将其进行因果推理。人于是就生存在超越其自身和自我的这个宏观体系中,而自我又使他不断陷入幻想或神话之中,因此他无法看到现实、无法了解他本身与其他道德行为个体之间关系的价值与意义,这样,他就处于难以预测的现实生活的偶发性与充满幻想的自我膨胀的张力之下,唯一使他成为道德上“善”的人的出路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能认清现实。在这里,莫多克显然将“善”与对自我认识联系了起来。那么什么是善呢?莫多克认为,我们人类有个向善的自然倾向,这个倾向源自于我们对知识或者现实的爱与追求。“向善”就等同与爱;换言之,善存在于爱当中。但是“善”并非行为世界中边缘的东西、自为存在之物。同时,莫多克把“善”提高到与上帝等同地位的高度,把上帝当作“善”的具体体现,有其时代意义的。莫多克的“善”其实也是一种寓言。这种解读颇具神话批评的特征,在缺乏神学为依归的时代,只依靠自我的“善”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无疑就是一种神话。“善”可以将日常生活神秘化,使人从想象中和令人激动的戏剧化生活行动中提取“精神含义”,把故事与思想游戏结合起来。在她的小说中艺术中“善”作为“寓言”是非常贴切的,因为它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延伸而不是偏离。莫多克的哲学思想更多的似乎来源于柏拉图的两大公理,综合在一起审视,体现她在哲学上的激进主义。其一就是人的欲望是自然向“善”的趋势;“善”是一种超验的、非形而上学的真实性或真理,可以在我们“看清非自我”的努力下得以实现。第二,人的思想充满了贪婪的自我意识,习惯地把虚假的“善”的现象或症候当成“善”本身,所以即便是精神层次相当高尚的人也难以逃出由自己的欲望织就的虚幻之网。如果“善”本身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非本真的情形,那么我们对于“善”的付出的“爱”也会随之表现出非本真的形式。莫多克的哲学体系给她的小说评论家们提供了理论框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她为自己的作品做出了最好的脚注。比得J·康拉迪、苏古娜·那曼那森、希尔达·D·斯皮尔、大卫·J·戈登、玛丽雅·安托那齐亚和威廉·施维克尔及伊丽莎白·迪普尔都是在她的哲学理论体系下,或者研究她的小说、或者研究她的哲学思想。他们一致认为莫多克在作品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哲学观,使小说的人物成为自己哲学思想的代言人;然而这些人物都表现出缺少“共同的公共历史世界”感,暗示过去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以面对,显然也意味着他们活在“神话”当中。所以上帝死亡之后的时代,人们的心理力量废弛,仿佛自己成了魔鬼或精灵。在这种状态下,自我主义极度膨胀,成为人们的道德包袱,正如祛除自我成为我们的道德责任一样。在此,莫多克借用柏拉图“洞穴说”来说明人们道德的模糊性,“善”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便无法弥合。为了认清自我的道德缺陷,尽量接近自设的道德标准,她的人物必须经历磨难、痛苦或者死亡,这也是她所刻意追求的“不完美”的艺术形式。国内的评论家们也同样是运用莫多克的哲学体系来评论其小说作品的,先后有侯维瑞、何伟文、尹铁超、范岭梅和岳国法等人发表文章探讨她的小说主题意义,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发现了她的作品中所演绎出的相对和偶然世界中对真和善等绝对概念的追求的悖论、语言权力游戏的诱惑及对于存在自我与现实的思考等。然而必须看到,不管是国外或国内学者,对莫多克的研究基本上是根据她本人的思想阐发的,当然这或许是因为她的思想深邃,对20世纪的哲学思想涉猎广泛,而且她的作品也进入到人类生活和思维深处。但是,以作者本人的思想来分析其作品也难免会有“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仿佛无法跳出作者预先设计的框架,只能越来越认同作者,提不出新的见解。这也是论文作者深感有必要另辟蹊径的原因。为此,本人认为换个视角稍远点来观察作者的世界反而更能认清她的思想和艺术观点,发现她在哲学上的模糊性、妥协性和艺术上的局限性。拉康欲望理论和海德格尔操心哲学架构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相对远离莫多克中心的视角。论文作者提出“善”是寄身欲望与操心之中的残缺式样,本质上是人类生存困境的产物,在她的作品中充分体现的也是这个主题。所谓操心就是人类此在存在的结构,而其中发挥作用的是欲望,欲望本身又是语言的产物。人被抛在这个世界中,不仅要受到企图在自我镜象中达到自我认同的折磨,也要受到社会、文化传统话语所携带的欲望与权威的塑造和折磨,因此人所谓“善”的愿望只不过是希望不断与他者或者更大、更权威的“菲勒斯”的认同而已,是对生存困境的幻想与无奈的妥协。这并非悲观哲学,而是以自我觉醒的眼光来对人类所创造出的绝对真理概念的反思。而且本人认为对这些概念的反思也是对自我欲望的追索,这才是人类叙事的真正冲动和叙事结构。在论文的研究中,本人拟采用海德格尔操心哲学的某些概念,如操心、此在、存在、被抛性等,重点在系统的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如镜象阶段、无意识的语言结构、欲望与认证等,来细微地观察莫多克的人物的行为和思想状态,考察他们的思想演变的现象学过程,挖掘出他们的精神危机,折射出后神学时代人类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和认证危机所导致的道德沦丧的结果,并且进一步指出与他人认证的过程是一个人类不断塑造偶像又不断打碎的过程,而对此进行的认识与思考构成了人类的欲望。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回顾总结莫多克的文学和哲学方面的成就和渊源。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不了解她的文学上的特征和哲学上的主要思路,就不可能完全读懂并领会她的小说主题和艺术特色。第二章讨论海德格尔“此在”这一概念的深刻含义和拉康的欲望主体论。“此在”可以说是贯穿他的《存在与时间》的一个主脉,是我们对于存在进行考察时的整体把握。此在表现出各种各样非本真存在方式,,如闲言、好奇、两可或者沉沦等,也表现出畏、怕,或者死亡,但这些非本真的存在都受操心这一整体存在结构的统领。因此,此在的在世方式就是操心。既然存在于世的方式是操心,那么操心的主要动力或者原因就在于欲望。欲望不仅是生理性的,而且是无意识的,受到儿童早期发展的镜像阶段的影响,也进一步在语言介入之后、在主体间的交流中重新塑造了欲望的对象—他者。他者要么是他人或者社会这一大的话语权利体系,要么就是所谓的真理。论文作者准备将海德格尔的理论概念与拉康的后精神分析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新的批评体系是一种新的尝试。第三章运用拉康的想象界理论详细分析莫多克的《在网下》和《语言之子》。杰克·唐纳修和希拉里·博德都是深陷语言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三十多岁的青年。杰克从一个自认为可以拥有绝对精神自由的存在主义者变成了一个靠想象他人对自己看法的人,这一转变是由他自我的幻想心理在外界因素作用下造成的。他希望能在他者—雨果·贝尔方德身上找到自我认证的价值取向,后者是一个对哲学了解甚少的实业家,但身上不无人文主义气息。在最终认识到雨果作为普通人的真实面目后,杰克开始从自己的幻想中走出并得到暂时的解脱,也就是说得到了部分真理。希拉里虽然懂很多国文字,但并不知道怎么用语言与人交流。他一直活在对自己曾一手造成并引起的悲剧的焦虑之中,也活在幻想的与他人的关系之中,于是,在条件成熟时候,一场新的悲剧又在产生了。第四章运用拉康的象征界级论评论《逃离巫师》和《被砍掉的头》两部作品。米斯恰是《逃离巫师》中的权力人物,一位他者,但他的权威一部分是靠他的雄厚的财产建立起来的,另外一大部分是靠他人的话语所形成的。罗莎想逃离他的权利重心,于是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权力结构,但后来差点成了别人魔力的牺牲品,后来只能依靠米斯恰这位更大的权力人物才能驱走魔鬼般人物,因此反而更加向米斯恰靠近。只有到了小说最后罗莎才发现,米斯恰也是一个失去家园的难民般的人物、一个普通人。《被砍掉的头》中马丁是一位颇有文化品味的酒商,四十多岁,享受着一个妻子和情人的自认为君主般的生活,但随着妻子告白她爱上别人之后,他的世界就开始坍塌。马丁在乎别人对他的评论,更在乎对别人的语言和行为动机进行分析,因而似乎成了语言的依附。但是,马丁在无意识当中,对妻子、情人和后来出现的一位神秘女人有严格的区分,符合他的欲望流动的趋向。情人只是他的需要,妻子是他的必须,而那位神秘女人是他真正想追寻的他者的替代品。他的欲望是要寻找真理,但他的寻找过程只存在于语言之中,因此他只能找到真理的替代品。第五章运用拉康现实界来讨论《黑王子》。在这部莫多克的代表作中,布莱德利·皮尔森是一位五十八岁的退休税务官,他自认为有文学才能,能在文学中有一番作为,于是提前退休想离开伦敦去海边完成他的巨著,以期达到在文学作品中对他人的控制而带来的快感。但与此同时,他与妹妹、作家朋友阿诺德一家及前妻和前妻的弟弟一行人的纠葛让他迟迟不能成行,也就是说满足不了他在文学创作中寻找自我的欲望。他与阿诺德的女儿茱丽安的不伦浪漫之恋帮助他摆脱了俗世的纠缠,成功地到达了阿波罗的神圣之地帕塔拉。在他享受与茱丽安爱情的同时,他把后者当成了向阿波罗奉献的祭品来满足自己在文学想象中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茱丽安本身虽然是他所爱的对象,但他更爱文学想象中与茱丽安一起得到的快乐,这可以从后者打扮成哈姆雷特后他才成功和她做爱得到证明。因此这又是一部想象产物在象征世界、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得不到印证的故事,一个将个人欲望寄托于文学创作而最终难以实现的故事。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在这个部分,论文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莫多克想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给人留下尊严,使人避免堕入语言结构之中成为话语的产物,但是她的作品处处揭露了语言对人的意识的控制,人因而被语言所蒙蔽、成为语言的囚徒。在她看来,多亏了“善”与“爱”人才能走出语言的陷阱和魔法,看到部分的真理,得到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驱使这些人物想寻找“善”或“真理”的是欲望,一种避免沉沦的欲望、一种想最终找到自我本真的存在的欲望,那就是与真理共生。莫多克的人物生活在她构建的世界之中,经历着道德觉醒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们生活在话语信息泛滥与道德颓废的当代人尤其需要的。

全文目录


Acknowledgments  4-6
Abstract  6-12
摘要  12-18
Chapter I.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18-29
  1.1 Murdoch as Novelist  18-24
  1.2 Iris Murdoch as Philosopher  24-27
  1.3 The Necessity of a New Perspective  27-29
Chapter II. Post-Psychoanalysis and Phenomenological Dasein  29-43
  2.1 Introduction of Heidegger’s Dasein  29-31
  2.2 Introduction to Lacan’s Desire  31-32
  2.3 Affinity between Heidegger and Lacan  32-38
  2.4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ost-Psychoanalysis with Dasein  38-43
Chapter III. The Imaginary World of Love in Under the Net and A Word Child  43-71
  3.1 Jake’s Self Built on Difference  45-52
  3.2 Jake’s Self Built on Agressivity  52-57
  3.3 Temporality in Hilary’s Narrative in A Word Child  57-64
  3.4 The Oedipal Dynamics in Hilary  64-67
  3.5 The Impossibility of an Imaginary Compromise  67-71
Chapter IV. The Symbolic World of Love in The Flight from the Enchanter and A Severed Head  71-97
  4.1 Flight and Self-Effacement  73-75
  4.2 Love as a Power-Play of Language  75-79
  4.3 Love as Collusion of Self with the Other  79-85
  4.4 Dark Eros and Desire in A Severed Head  85-87
  4.5 Love as Floating Desires  87-97
Chapter V. The World of Real in The Black Prince  97-114
  5.1 Desire and Symptom  100-103
  5.2 Desire Symbolized in Imaginary Control  103-106
  5.3 Desire as Substitute of Lack Symbolized by Julian  106-109
  5.4 Desire of Self –Negation  109-114
Chapter VI. Conclusion: Love Incarnate in Care and Desire  114-120
Notes  120-134
Bibliography  134-139

相似论文

  1. 朱熹善恶思想研究,B244.7
  2. “四预流支”之研究,B948
  3. 河网水环境预警技术体系研究,X853
  4. 作为战争反省的上海体验,I313.06
  5. 关于小林善纪《战争论》的批判研究,I313
  6. 寻求自我之旅,I561
  7. 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的拉康式解读,I561.074
  8. 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I565
  9. 善治理论下工程腐败治理机制创新研究,D630.9
  10. 善治视域下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25
  11. 奥古斯丁的婚姻观,B979
  12. 孟子人格美思想探析,B222.5
  13. 我国慈善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632.9
  14. 社会治理中NGO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D632.9
  15. 中国公民社会发育过程中的政府主导性问题研究,D621
  16. 《智血》中黑滋尔心理历程的拉康式解读,I561.074
  17. 网络时代慈善和营销的碰撞与融合,D632.9
  18. 用拉康的理论解读《妈妈走了》,I712
  19. 先秦人性论再探,B222
  20. 理性的光辉:柏拉图的诗学思想,B502.232
  21. 基于文化视角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