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作 者: 任连祥
导 师: 陈秉公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建设 出版社 共产党执政规律 执政能力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 依法执政 执政方式
分类号: D2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2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执政理念是政党执政的理论前提。所谓执政理念是一个执政党全部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是一个执政党对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任务,以及为了实现这一任务而制定和实施的执政方针、执政手段等方面的总体认识和把握。执政理念是政党取得和保持执政合法性的依据;是政党执政的根本指针,是政党规范执政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政党凝聚力量、维持执政生机活力的基础。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有自己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历程,形成了在发展轨迹、构成要素、理论特色、发展动因等方面独具特色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的合乎时代潮流的科学执政理念,对于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有效执政和中华民族振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价值。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8
一、绪论  8-29
  (一) 论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8-10
    1. 论题的提出  8
    2. 论题的研究意义  8-10
  (二) 文献综述及研究状况  10-22
    1. 文献综述  10-11
    2. 国外研究的状况  11-17
    3. 国内研究的状况  17-22
  (三)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22-24
    1. 论文的研究框架  22-23
    2. 论文的研究方法  23-24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24-29
    1. 论文的研究内容  24-26
    2. 论文的研究创新  26-29
二、执政党与执政理念  29-49
  (一) 政党、革命党与执政党  29-32
    1. 政党的含义  29-30
    2. 革命党的含义  30-31
    3. 执政党的含义  31-32
  (二) 执政党的特征  32-40
    1. 执政党的一般特征  32-36
    2. 中国共产党的特征  36-40
  (三) 执政理念的诠释  40-44
    1. 执政理念的概念  40-42
    2. 执政理念的层面  42-44
  (四) 执政理念的特性与功能  44-49
    1. 执政理念的特性  44-46
    2. 执政理念的功能  46-49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探索历程与发展轨迹  49-68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探索历程  49-57
    1. 毛泽东对党的执政理念的探索  49-51
    2. 邓小平对党的执政理念的发展  51-54
    3. 江泽民对党的执政理念的思考  54-55
    4. 胡锦涛对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  55-57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轨迹  57-68
    1. 从革命理念向执政理念的转变  57-58
    2. 从斗争理念向建设理念的转变  58-61
    3. 从建设理念向发展理念的转变  61-64
    4. 从人治理念向法治理念的转变  64-66
    5. 从“三位一体”理念向“四位一体”理念的转变  66-68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容体系与构成要素  68-95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容体系  68-79
    1.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  68-70
    2.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途径  70-74
    3. 改革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要务  74-76
    4.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取向  76-79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构成要素  79-95
    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精髓  79-82
    2.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题  82-88
    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线  88-90
    4.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宗旨  90-95
五、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论特色与发展动因  95-109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论特色  95-101
    1. 体现实践性的求真务实精神  95-97
    2. 体现时代性的与时俱进精神  97-98
    3. 体现创新性的开拓创新精神  98-101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动因  101-109
    1. 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的理论基础  101-102
    2. 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是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的国际经验基础  102-105
    3.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的的国内实践经验  105-106
    4. 回应时代挑战的新课题是党的执政理念发展的环境动因  106-109
六、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实现途径与保障  109-131
  (一) 将执政理念转化为执政方式  109-114
    1. 科学执政  109-110
    2. 民主执政  110-112
    3. 依法执政  112-114
  (二) 将执政理念转化为执政机制  114-121
    1. 权力运行机制  114-115
    2. 权力监督机制  115-118
    3. 政治参与机制  118-121
  (三) 将执政理念转化为执政能力建设  121-123
    1. 完善执政方略  121-122
    2. 巩固执政基础  122
    3. 强化执政意识  122-123
  (四) 将执政理念转化为执政党建设  123-131
    1. 发展党内民主  123-125
    2. 调整组织结构  125-128
    3. 强化队伍建设  128-131
七、国外政党执政理念案例分析  131-158
  (一) 西方政党执政理念案例分析  131-137
    1. 战后德国路·艾哈德的执政理念  131-133
    2. 西方左中翼政党的执政新理念  133-135
    3. 克林顿的新民主党人的“中间路线”  135-137
  (二) 共产党政党执政理念案例分析  137-147
    1. 戈尔巴乔夫执政“新思维”的教训  137-140
    2. 古巴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原因探微  140-144
    3. 越南共产党执政改革的成效扫描  144-147
  (三) 国外其他政党执政理念案例分析  147-158
    1. 新加坡的“新权威主义”执政观  147-149
    2. 西方绿党的执政理念  149-152
    3. 卡达尔的执政理念  152-158
结束语  158-160
参考文献  160-175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175-177
论文摘要  177-180
ABSTRACT  180-186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6.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7.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8. GY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方案研究,G239.22
  9. 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10.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1. 论实践标准的与时俱进性,D61
  12.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1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14. 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D26
  15.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16.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合作研究,K827
  17.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基本框架建设研究,D262.11
  18.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创新研究,D267.6
  19. 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K265
  20.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价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61
  21.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D2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的领导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