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乌云后的亮光
作 者: 祝平
导 师: 郑克鲁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生存困境 精神探索 自我 社会 人类 肯定 伦理指向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1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以索尔·贝娄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出版的《挂起来的人》、《只争朝夕》、《雨王汉德森》、《赫索格》、《洪堡的礼物》和《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六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在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探讨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和道德意义,揭示贝娄小说的“肯定”伦理观,即对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不灭信心。本文还指出,贝娄对世界和人类的肯定并不同于浅薄的乐观主义,他并不简单地声称世界是纯然美好的。他的肯定伦理是腾升于阴郁的悲观氛围之上的,是一种在悲观事实中的理想乐观主义,是一种饱含着责任感的肯定伦理。贝娄并不回避描写人的异化、人的精神困境和危机,但他并不让他的主人公在逆境中沉沦,他拒绝接受虚无主义,拒绝相信现代社会会彻底分崩离析,他不接受永久的荒诞性。他一方面批评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个体的挤压,同时又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反对将自己孤立起来,不作为。他让主人公不断进行精神探索,认识自我,学会和世界相处,找到一条既不逃避现实,又不附和时代的疯狂,既生活于现实之中,又独立于时弊之外的理想而艰难的道路。这样,他就赋予在异化、孤独、危机境况中的主人公以希望,即在否定性的陈述中贯穿着肯定的主旨,并最终使美好的人性、高尚的价值观念和对人类的信仰获得胜利,使人们在乌云背后看到一丝希望之光。这也许正是贝娄小说积极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5 导言 5-22 第一节 索尔·贝娄创作概观 5-8 第二节 索尔·贝娄研究综述 8-20 第三节 本文的目的 20-22 第一章 文学文化传统与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 22-44 第一节 美国犹太文学文化传承中的贝娄 22-32 第二节 美国文学文化传统中的贝娄 32-36 第三节 索尔·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 36-44 第二章 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出路 44-73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44-51 第二节 精神救赎 51-73 第三章 “挂起来的人”和“精神群体” 73-87 第一节 “挂起来”的生存状态 73-80 第二节 “精神群体”的召唤 80-87 第四章 丰裕社会中人的心灵探索 87-103 第一节 丰裕社会的心灵困惑 87-91 第二节 寻找生活的智慧 91-103 第五章 “假灵魂”的误导与“真灵魂”的呼唤 103-121 第一节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破产 103-107 第二节 走向“真灵魂” 107-121 第六章 物质世界中的艺术心灵 121-141 第一节 艺术家的悲剧 121-125 第二节 走向再生 125-141 第七章 文明的困境与不灭的希冀 141-157 第一节 文明崩溃的可能 141-149 第二节 对人类不灭的希冀 149-157 结语 157-163 参考文献 163-173 附录: 索尔·贝娄年谱 173-178 后记 178-181
|
相似论文
-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 对促进中学生写作中自我纠错能力提高的研究,G633.41
-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 BMP通路关键因子在人类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检测,R78
- 经典Wnt信号关键基因在人早期牙齿发育中的表达检测,R78
-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 中国真实城镇失业率的估算及奥肯定律的再检验,F224
-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政策的实证研究,G818.2
- 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与情绪调节的关系,B842.6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 反思式生活,自我人种志式书写,G633.41
-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D917
- 道统与济世,C912.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