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变迁研究(1949-2005)

作 者: 王世联
导 师: 吴申元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经济思想史
关键词: 城镇住房保障 公积金 经济适用房 廉租房 思想变迁
分类号: F29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219次
引 用: 2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制度经济学研究表明,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必然包括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事实上,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同时,社会制度和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促使社会观念和思想的变革,而变革的思想进一步指导社会的发展。住房作为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是人们的立足之地,栖身之所。从混沌的远古时代到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只要人类生存、发展一天,就一刻也离不开住房问题。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机制已经在房地产市场中逐渐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仍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社会保障的发展虽然快但时间并不长,因而我国的房地产业的现状与居民的居住需求还不相适应的问题十分突出,住宅质量和住宅环境都难以令人满意,急需多角度地探讨和研究,以有利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艰难地走上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即基本上是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指导下的城镇住房改革,又具有相当独立性,其改革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有自成体系。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属于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强调国家—单位—个人利益高度一致的原则下,由国家扮演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者、保障者的角色,再由国家(通过政府)和单位扮演者社会保障供给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国家和单位相互依存,共担责任;而城市居民则被分割在各个单位并与单位构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几乎是无偿地享受着这份住房福利。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这种制度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99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在1992年-1993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在1992年市场经济全面开展的背景下,实施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己从探索和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和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阶段。199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房改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同时要求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思想的变化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是学术思想层面——社会思想的变迁,其二是社会规范层面——道德观念变化,其三是国家政策层面——社会制度变化。尽管有些社会理论,或者超前或者落后于它产生时的社会形态,但是,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社会烙印。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社会形态的转型,以及国家政策、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调节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在城镇实行的是完全福利化住房政策,住房建设资金完全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具有“低工资、低租金、实物配给制”的特征。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这种制度很难适应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住房市场的内在动力如何激励?因而,这种制度的演变具有内在逻辑。1978年之后,公共住房福利政策逐步向住房商品化政策转变,采取的政策模式为:一是开始公共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尝试;二是公共住宅福利化和商品化政策并重。住房制度改革的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改革不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的住房制度,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制度,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通过制定一个兼顾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完善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以实现城镇住房商品的公正合理的分配的社会经济目标。随着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成为这一阶段“关注中低收入者”的点睛之作。1998年以后,住房分配货币化,政府明确提出依据收入状况解决住房问题,公共住房则是解决中低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的主要手段。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思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是时代主题,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应是题中应有之意。因此对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变迁进行专门研究,不仅弥补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缺陷,而且有助于为加快中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政策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研究基本按着历史的叙述方法,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六章对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的变迁进行考察。第一章介绍了住房保障思想的研究对象的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回顾了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现状,分析了本项研究的学术价值。第二章讨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分房的背景、历史轨迹、制度总体状况,分析了这一阶段城镇住房保障的弊端。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特点,探讨了住房制度改革中城镇住房保障的实现形式。第四章对城镇住房保障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住房保障思想的经验,同时对住房改革中“安居工程”思想及实践进行了评论。第五章描述房改攻坚中住房供需特征,对多层次住房供给思想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涵盖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之中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分析,对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探讨、评说。第六章着眼于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现状、以及历史与现行制度的关联,进一步提出构筑新时期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的设想。

全文目录


摘要  7-10
ABSTRACT  10-14
第一章 导论  14-30
  第一节 研究缘由、研究方法及路径  14-19
    一、研究缘由  14
    二、研究方法  14-16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6-17
    四、概念的界定  17-19
  第二节 国内外城镇住房保障相关研究评述  19-28
    一、国外城市住房保障相关研究述评  19-25
    二、国内城市住房保障相关研究评述  25-28
  第三节 研究特色、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28-30
    一、研究特色  28
    二、创新点  28-29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9-30
第二章 中国城镇住房福利制思想(1949—1977)  30-41
  第一节 中国城镇住房福利制思想探源  30-34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30-32
    二、国际环境及“前苏联范式”的示范效应  32-34
  第二节 中国城镇住房福利制的政策思路  34-36
    一、建国初期的政策探索  34-35
    二、“二五”计划期间的思路确立  35-36
    三、“文革”对原有政策的干扰  36
  第三节 中国城镇住房福利制的分析与思考  36-40
    一、住房低租金制度的历史轨迹  36-37
    二、住房低租金制思想的佐证—案例分析  37-38
    三、住房福利分配制度的特征及弊端分析  38-40
  本章小结  40-41
第三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的探索(1978—1990)  41-64
  第一节 关于住房保障思想的讨论  41-46
    一、邓小平的住房保障思想  41-45
    二、住房商品、福利属性的理论探讨  45-46
  第二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践与住房保障思想探索  46-57
    一、城镇住房建设规模分析  46-49
    二、补贴出售公有住房政策  49-50
    三、提租补贴方案  50-54
    四、提租与补贴争论  54-57
  第三节 实现住房商品化与兼顾公平的思路  57-60
    一、《关于全国城镇分期分批进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简介  57-58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考虑  58
    三、目标模式与思路  58-60
  第四节 城镇住房保障模式探索——住房合作社  60-62
    一、理论政策依据  60
    二、住房合作社的历史回顾  60-61
    三、住宅合作社在国外的发展概览  61-62
    四、国内住宅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本章小结  62-64
第四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的形成(1991—1997)  64-92
  第一节 部分产权理论的界定及探讨  65-68
    一、部分产权的提出  65-66
    二、部分产权的性质及相关学说  66-68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在城镇住房体系中的应用研析  68-84
    一、思想溯源——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68-73
    二、“五位一体”的公积金思想——上海个案  73-76
    三、国内公积金制度实施路径及探索  76-77
    四、理论界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性质的评述  77-78
    五、对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绩效评述  78-84
  第三节 “安居工程”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84-87
    一、安居工程推出及意义  84-85
    二、安居工程的思想辐射——配套改革  85-86
    三、安居工程绩效评价  86-87
  第四节 国内房改评价的国际视角  87-91
    一、世行报告提供的新思路  87-88
    二、世行报告对现有改革方案的评价  88-89
    三、世行报告对我国房改的改进建议  89-91
  本章小结  91-92
第五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的完善(1998—2005)  92-116
  第一节 住房的供需特征解析  93-95
    一、住房商品的“非市场”供需的阶段特色  93
    二、住房商品的市场供需的理性考察  93-94
    三、住房商品的“准市场”供需论证  94-95
  第二节 住房货币化的效应思索  95-97
    一、住房货币化与消费市场的互动效应分析  95-96
    二、对住房供应体系的分析  96-97
  第三节 经济适用房——中低收入阶层的解决思路  97-103
    一、经济适用房概念演变  97-99
    二、经济适用房政策定位与实证考量  99-100
    三、关于经济适用住房的规范性讨论  100-103
    四、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再思考  103
  第四节 廉租房——关注低收入阶层的政策视角  103-108
    一、廉租房概念的提出及实践意义  103-104
    二、廉租房的运行特点思考  104-105
    三、“社会排斥”理论与廉租房  105-107
    四、国内廉租房制度发展现状分析  107-108
  第五节 公共住房政策框架下公平性的思考  108-114
    一、对公共住房政策中住房标准的反思  108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成功经验分析  108-114
  本章小结  114-116
第六章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思想变迁的总体考察  116-135
  第一节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脉络  116-121
    一、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脉络  116-118
    二、各阶段住房保障思想的比较  118-121
  第二节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考察与问题所在  121-124
    一、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现状考察  121-122
    二、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现存问题  122-124
  第三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模式及启示  124-128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模式  124-125
    二、西方国家住房保障体制的启示  125-128
  第四节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构建与设想——分层供给体系  128-135
    一、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构想  128-130
    二、针对“夹心层”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构想  130-133
    三、针对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构想  133-13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成果  135-136
参考文献  136-145
  中文参考文献  136-143
  外文参考文献  143-145
致谢  145-147

相似论文

  1. 武汉市廉租房现状调研及设计策略研究,TU241
  2. 我国廉租房供给模式及其运行研究,F293.31
  3. 我国经济适用房法律制度研究,F293.3
  4.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对外来务工人员迁移行为影响分析,F299.2
  5. 江门市廉政公积金制度研究,D630.9
  6. 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我国廉租房融资模式创新,F832.49
  7.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经济适用房政策执研究,F293.3
  8.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低收入群体廉租房制度研究,F293.3
  9. 廉租房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研究,F293.3
  10. 廉租房室内空间环境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TU241
  11. 我国廉租房制度法律问题探析,D922.181
  12. 我国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F293.3
  13.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机制的完善,F293.3
  14. 我国公共住房管理体制研究,F293.3
  15. 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F293.3
  16. 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学思考,F293.3
  17.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政府监管研究,F832.4
  18. 沈阳住房公积金管理模式研究,F293.3
  19. 我国廉租房建设引入REITs融资模式的研究,F832.49
  20. 中国经济适用房体制完善研究,F293.3
  21. 政府与房产商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博弈分析,F224.3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城市经济管理 > 房地产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