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

作 者: 郝曙光
导 师: 刘先觉
学 校: 东南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建筑思潮 传统文化 地域特色 时代精神
分类号: TU-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540次
引 用: 1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分析了影响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国内主要建筑学术刊物的热点话题进行阶段性划分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存在于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五种主要思潮。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是在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现代解释的基础上,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寻找推进中国建筑特色创造的思想资源和人文智慧。地域特色的不懈追求,包含了各种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建筑思想或倾向,其共同特点是主张在建筑中应该存在并且可以存在地域特色,并主动地以各种手法去表达建筑的地域特色,或者试图创造新的地域建筑风格。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概括了借时代精神开拓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道路,实现当代中国建筑创新创优的思潮。所谓时尚建筑思潮,指的是建筑师在社会时尚的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追随社会中政治的或经济的或文化的时尚现象,表达时尚建筑风格。人们认识建筑、理解建筑、评价建筑、设计建筑所秉持的态度多年来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思潮是指人们对于建筑本性不断地变化着的审思。论文分别研究了这五种思潮的产生背景、发展演变、主要的设计倾向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对当代中国建筑思潮进行总体概括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出路。全文约16万字,图近100幅。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前言  10-16
  一、研究的缘起和内容限定  10-13
    (一) 研究的缘起  10
    (二) 研究内容的限定  10-13
  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13-14
  三、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14-16
第一章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背景  16-38
  一、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影响因素  16-26
    (一) 社会因素  16-18
    (二) 文化交流  18-20
    (三) 历史传统  20-22
    (四) 主体特征  22-24
    (五) 科技因素  24-25
    (六) 文化思潮  25-26
  二、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  26-38
    (一) 1979-1986 初期震荡  26-27
    (二) 1986-1990 文化反思  27-31
    (三) 1990-1994 多元探索  31-33
    (四) 1994-1999 走向整合  33-34
    (五) 1999-至今理性创新  34-38
第二章 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  38-78
  一、从“中国式”建筑到“民族形式”  38-42
    (一) “中国式”建筑——“传教士的文艺复兴”  38-39
    (二) 近代“中国固有式”建筑  39
    (三) “民族形式”  39-42
  二、从震荡走向整合——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思潮之思想历程  42-55
    (一) 初期的震荡  42-50
    (二) 走向整合  50-55
  三、形式的超越——传统建筑文化现代继承的实践探索手法  55-72
    (一) 模仿  55-61
    (二) 片断  61
    (三) 简化  61-63
    (四) 夸张  63-64
    (五) 影像  64-66
    (六) 意象  66-68
    (七) 隐喻  68-71
    (八) 移植  71-72
  四、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思潮的反思  72-78
第三章 地域特色的不懈追求  78-102
  一、追求建筑地域特色思潮的发展历程  78-90
    (一) 夹缝中的探索——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地域特色建筑的启示  78-80
    (二) 外在的地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追求  80-85
    (三) 走向内在的地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地域特色建筑追求  85-90
  二 追求建筑地域特色思潮的设计实践倾向  90-100
    (一) 形式再现  90-92
    (二) 片断移植  92-94
    (三) 环境谐调  94-95
    (四) 地方智慧  95-97
    (五) 低技策略  97-99
    (六) 场所复兴  99
    (七) 体验环境  99-100
  三、地域建筑特色的局限与方向  100-102
第四章 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  102-130
  一、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思想历程  102-113
    (一) 意识形态的羁绊——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局限  102-104
    (二) 1980—1986 新时代的呼唤  104-109
    (三) 1987-1994 多元创新  109-110
    (四) 1995 年以后辩证的复归——时代精神的新表达  110-113
  二、表达时代精神的创作实践倾向  113-129
    (一) 现代建筑倾向  113-117
    (二) 玻璃幕墙倾向  117
    (三) 后现代建筑倾向  117-119
    (四) 高技派倾向  119-123
    (五) 生态建筑倾向  123-125
    (六) 解构倾向  125-129
  三、对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反思  129-130
第五章 时尚建筑的绵延不绝  130-146
  一、时尚建筑思潮的种种表现  130-137
    (一) 政治时尚建筑  130-132
    (二) 传统时尚建筑  132-133
    (三) 欧风时尚建筑  133-134
    (四) 地域时尚建筑  134-135
    (五) 创新时尚建筑  135-137
  二、时尚建筑盛行的原因分析  137-144
    (一) 中国建筑师的尴尬角色  138-140
    (二) 西方建筑文化影响  140-142
    (三) 中国社会原因  142-144
  三、小结  144-146
第六章 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  146-174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思想回顾  146-149
    (一) 阶级意识普化下的建筑本质思考  146-148
    (二) 建筑方针的影响  148-149
  二、八十年代以后建筑本体取向的理论思考  149-161
    (一) 关于建筑本质的探讨  150-157
    (二) 关于建筑评价标准的转变  157-161
  三、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当代中国主流建筑思潮的新趋向  161-174
    (一) 传统主题的深层挖掘  162-165
    (二)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165-169
    (三) 生态思想的实践探索  169-170
    (四) 技术手段的得体运用  170-171
    (五) 本体取向的理性创新  171-174
结语: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困境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出路  174-180
  一、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困境  174-176
    (一) 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174
    (二) 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174-175
    (三) 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175
    (四) 主体水平参差不齐  175
    (五) 创作环境有待改善  175-176
  二、当代中国建筑的出路  176-180
参考文献  180-184
插图图片来源  184-190
后记  190-19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91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3. 课改区高考语文试题地域特色研究,G633.3
  4.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5.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论,D64
  6. 碰撞与融合,R-092
  7. 陕西民间吉祥图案在现代小礼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S941.2
  8. 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创作趋势研究,J722.4
  9. 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G633.51
  10. 钦努阿阿契贝和非洲传统文化的延续,I437.074
  11. 杨家埠木板年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4
  12. 新疆“双语”幼儿园地域特色艺术教育活动的个案研究,G612
  13. 民间美术与现代广告设计交融之研究,J524.3
  14. 传统文化的政治取向对我国大学制度的影响,G647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空特性研究,D64
  16. 传统文化中的建筑造型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218.7
  17. 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954
  18.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B21
  19.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G120
  20. 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热研究,G122
  2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运用,J30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