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作 者: 周晓
导 师: 王天厚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九段沙湿地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时空格局 互花米草 土壤因子
分类号: Q95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9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河口湿地是海洋、淡水、陆地间的一种过渡区域,是自然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对象。长江河口潮滩湿地资源丰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其生活底质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底栖亚系统,其分布与河口理化环境密切相关,通常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动物,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最直接和最值得研究的一个层次。此外,上世纪90年代,长江口湿地人为引入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而有关外来物种对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还未有一致的结论。因此,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以长江口新生湿地—九段沙为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内容包括:(1)新生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空间结构和季节变化;(2)互花米草入侵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3)湿地基底环境条件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本次研究区域覆盖九段沙上、中、下三个主体沙洲的6个主要生境类型:低潮位光滩、高潮位光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带、海三棱藨草(Scirpus×mariqueter)带、藨草(Scirpus triqueter)带和互花米草带。设置了7个采样区,216个样点,共采集样方864个。统计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同时对其所在土壤的湿度、盐度、pH、营养元素(速效氮和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等因子进行了测定。 主要结论如下所述: 1.本次周年调查共记录到31种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由甲壳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及昆虫幼体类群组成,优势种为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 glabra)、堇拟沼螺(Assiminea violacea)、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 ustulata)、中国绿螂(Glaucomya chinensi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u hoffmeisteri),且生物密度四季变化明显。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四季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空间梯度为下沙>上沙>中沙,夏季上沙和中沙底栖动物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 2.季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处于最高水平,多样性指数最高。夏季密度和生物量最低,物种多样性也较低,分布较不均匀。秋、冬季生物种类数与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方差分析),生物密度冬季较秋季高。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春季最高,夏、秋季下降,秋季末和冬季回升的趋势,总体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群落密度集中于少数优势种,分布也较不均匀。这有可能与九段沙是成陆不久的新生湿地、生物群落正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系统结构类型较单一等因素特性有关。 3.由物种组成分析可知,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与优势种的消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21
  第一节 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进展  11-15
    一、大型底栖动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11
    二、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重要性  11-12
    三、生境异质性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12
    四、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研究进展  12-13
    五、环境因素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13
    六、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13-15
  第二节 本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5-17
    一、研究背景  15-16
    二、研究意义  16-17
  第三节 研究区域和研究内容  17-21
    一、研究区域  17-19
    二、研究内容  19-20
    三、研究目标  20-21
第二章 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规律  21-38
  第一节 研究方法  21-23
    一、采样区域设置  21-22
    二、研究时间  22
    三、样品采集及标本分离方法  22-23
    四、数据分析方法  23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3-36
    一、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  23-27
    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27-28
    三、群落优势种的季节变化特征  28-31
    四、九段沙湿地沙洲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  31-32
    五、沙洲间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物密度差异  32-36
  第三节 讨论  36-38
    一、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36
    二、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规律  36-37
    三、各沙洲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37-38
第三章 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格局  38-48
  第一节 研究方法  39
    一、采样区生境分类  39
    二、数据分析方法  39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39-46
    一、九段沙湿地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39-44
    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格局  44-46
  第三节 讨论  46-48
第四章 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48-58
  第一节 研究方法  48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48-57
    一、互花米草与原生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差异  48-49
    二、互花米草与原生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差异分析  49-53
    三、互花米草与原生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密度差异分析  53-57
  第三节 讨论  57-58
第五章 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8-67
  第一节 研究方法  58-59
    一、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方法  58
    二、土壤采样与测定方法  58-59
    三、数据分析方法  59
  第二节 研究结果  59-66
  第三节 讨论  66-67
第六章 总结  67-69
  一、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规律  67
  二、九段沙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变化格局  67-68
  三、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68
  四、土壤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的相关性  68-69
参考文献  69-76
图表清单  76-78
作者发表文章  78-79
致谢  79

相似论文

  1.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2.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3.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4. 温州天河不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研究,Q958.8
  5. 漓江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X826
  6. 闽江口鳝鱼滩入侵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芦苇湿地土壤碳库特征比较,S451
  7.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S718.5
  8.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9.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S154.3
  10. 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碳、氮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S154.4
  11. 赣江流域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Q958.8
  12. 多环芳烃(PAHs)胁迫下水稻根际微域地杆菌科铁还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X53
  13.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S154.3
  14. 重金属胁迫下海州香薷根际微域细菌群落结构和特异基因表达研究,X173
  15. 苏南地区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X826
  16. 江西耐寒桉树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792.39
  17. 骏枣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665.1
  18. 云南省19县(市)恙螨群落结构及其宿主选择,R384.4
  19.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重建冰期/间冰期日本海生态环境变化,X145
  20. 山东省沿岸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Q179.4
  21. 用分子鉴定方法对岩礁海藻附植动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的探索研究,Q958.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