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苏南地区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

作 者: 沈燕飞
导 师: 安立超;吴海锁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评价
分类号: X8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底栖动物(Zoobenthos)是指生活在水体底部肉眼可见的水生动物类群,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各种水体中,是水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活周期长,活动场所相对比较固定并易于采集,且不同种类对环境的敏感程度不同,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环境评价指标反应水体的质量状况,在水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1.底栖动物野外采样方法的比较根据5个有代表性样点底栖动物D形网和Peterson采样法的监测数据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形网法在采集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总数、总分类单元数、香农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BI指数方面会好于彼得逊采样法,但不排除由于某些原因彼得逊样好于D网样的情况存在。在进行野外底栖生物采样时,建议应以D形网采集为主,适当结合彼得逊采泥器的方法进行采样。2.苏南地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状况及水质生物评价(1).2008年苏南地区26个样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5门10纲127种,包括节肢动物门甲壳纲8种、昆虫纲双翅目38种、蜻蜒目12种、鞘翅目5种、蜉蝣目5种、鳞翅目2种、半翅目2种、毛翅目1种、软体动物门瓣鳃纲16种、腹足纲14种、环节动物门寡毛纲7种、多毛纲2种、蛭纲3种、线形动物门11种、扁形动物门1种。通过物种聚类分析将苏南地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区系可以划分为长江河口大河系统、溪流系统、平原水库、及湖荡河网系统等几个不同的类型,特别是前两者具有一些该区系类型的特征物种。(2).2008年苏南地区每个点位总分类单元数3~44种,生物密度22.5~30816个/m2,shannon多样性指数0.58~4.54,BI指数3.92~9.00,丰富度指数0.19~9.04,均匀度指数0.38~1.21,其中属于中污染效应及其以上等级的点位超过60%,主要集中于茅山东部平原湖荡河网,整体上污染重,茅山西部4个断面全部处于轻污染效应及其以下等级,整体上污染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污染生物效应秦淮河水系好于太湖流域,前者监测点位全部属于轻污染效应及其以下等级,就太湖流域而言,太湖东部湖区污染生物效应较轻,仅为无-轻污染效应水平,溪流、水库等次之,为轻-中污染效应水平,长江再次之,为中污染效应水平,其余平原湖荡河网则较差,多为重污染效应水平以上。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1 绪论  10-15
  1.1 水环境问题  10
  1.2 水质生物监测  10-11
  1.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11-13
    1.3.1 底栖动物基本概念  11-12
    1.3.2 底栖动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
    1.3.3 底栖动物在环境生物监测上的应用  12-13
  1.4 大型底栖动物水质生物评价  13-14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14-15
2 研究方法  15-20
  2.1 调查点位概况  15-18
    2.1.1 调查点位概况  15
    2.1.2 调查点位分布图  15-16
    2.1.3 调查点位生境图片  16-18
  2.2 材料和方法  18
    2.2.1 样品采集与保存  18
    2.2.2 实验方法  18
  2.3 数据分析  18-20
3 底栖动物野外采样方法的比较研究  20-25
  3.1 前言  20
  3.2 研究方法  20-21
    3.2.1 采样方法  20-21
    3.2.2 实验室鉴定  21
    3.2.3 数据分析  21
  3.3 结果与讨论  21-24
    3.3.1 个体数和分类单元数之间的比较  21-22
    3.3.2 生物密度之间的比较  22-23
    3.3.3 主要底栖动物类群生境关系  23
    3.3.4 采样方法与生物指数关系  23-24
  3.4 小结  24-25
4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状况及水质生物评价  25-36
  4.1 前言  25
  4.2 研究方法  25
  4.3 结果与讨论  25-34
    4.3.1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  25-28
    4.3.2 底栖动物密度和种类特征  28-30
    4.3.3 底栖动物生物指数  30-32
    4.3.4 底栖动物环境胁迫研究  32
    4.3.5 底栖动物历史数据比较环境胁迫研究  32-34
  4.4 小结  34-36
5 结论与展望  36-38
  5.1 结论  36-37
    5.1.1 底栖动物野外采样方法研究  36
    5.1.2 底栖动物分类单元  36
    5.1.3 底栖动物多样性评价研究  36-37
  5.2 展望  37-38
参考文献  38-41
附录Ⅰ 苏南地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名录  41-44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4-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2.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3. 温州天河不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研究,Q958.8
  4.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X824
  5. 漓江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X826
  6. 广西桂林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预测模型研究,X826
  7.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S718.5
  8.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9.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S154.3
  10. 农村普通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G633.91
  11. 赣江流域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Q958.8
  12. 多环芳烃(PAHs)胁迫下水稻根际微域地杆菌科铁还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X53
  13.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S154.3
  14. 重金属胁迫下海州香薷根际微域细菌群落结构和特异基因表达研究,X173
  15. 云南省19县(市)恙螨群落结构及其宿主选择,R384.4
  16.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重建冰期/间冰期日本海生态环境变化,X145
  17. 山东省沿岸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Q179.4
  18. 用分子鉴定方法对岩礁海藻附植动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的探索研究,Q958.8
  19. 旅游干扰对梭布垭木本植物群落的影响及生态响应机制,Q948
  20. 高效苯酚降解菌剂复配及其对含酚废水处理系统的强化,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