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

作 者: 曾毅
导 师: 杜成宪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史
关键词: 教育批评 中国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 教育出版社 语文课程 语文教材 现代语文教育 作文教学 教育问题 教学方法
分类号: G62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508次
引 用: 1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是一个充满反思与批判色彩的世纪。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自1904年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驳诘问难就未曾间歇过,这种批评现象一直延续于整个20世纪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在社会政治、文化与教育等方面不断变革的背景下,20世纪的语文教育批评在其发展进程中,大体经历了萌芽奠基期、探索发展期、曲折迷失期和兴盛繁荣期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对相关批评史料的分析来看,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批评无论是批评的指导思想,还是批评的内容对象,乃至批评的作用效果,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萌芽奠基期的语文教育批评主要以“实用理性”为指导思想,重点是对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语文教科书和作文教学进行批评。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依然受传统“体与用”思维的影响,但更多时候强调以是否“实用”为衡量标准,去分析语文的教育问题,并进行主观价值判断。在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吸纳了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初步奠定了现代语文教育批评的基础。 新文化运动后,“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成为探索发展期的语文教育批评指导思想。批评的重心也由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转移到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这一时期语文教育批评无论是批评对象范围,还是批评的深度力度,都比前期的“更上一层楼”。就批评的内容而言,主要涉及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作文教学、读经问题、语文教师问题等方面;就批评的深度力度而言,对于中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批评,实际上就真正切入到我国语文基础教育问题的要害之处,而不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同时,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往往是与实际的教育改革实验相联系,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而展开的,比较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现代语文教育家群体在这一时期形成,他们对语文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也使语文教育批评增添了深度与力度,并促进了现代语文教育批评的发展。 待至曲折迷失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在文学批评与政治批评“一体化”批评模式以及“政治标准第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在对语文教学方法、文学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作文教学等问题的批评中,虽然有的批评不乏一定的正确性,但是就语文教育批评的总体而言,批评的政治色彩浓厚,盲目性与非理性特点鲜明。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已经变成政治斗争的一种赤裸裸的工具,丧失了批评原本的价值与功能,因此,它是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次大倒退。 随着语文教育批评兴盛繁荣期的到来,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语文教育批评摒弃了曲折迷失期的批评模式以及指导思想。它从“以人为本”的立足点出发,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左倾”思想以及“伪科学主义”现象进行深刻批评。与以往的语文教育批评相比,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批评达到丁其20世纪历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0
绪论 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概述  10-29
  第一节 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0-17
    一、研究的背景  10-12
    二、研究的意  12-17
  第二节 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17-21
    一、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7-18
    二、研究的内容及其分期考察  18-20
    三、研究的思路与文章结构  20-21
  第三节 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21-26
    一、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21-25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25-26
  第四节 相关研究及其与本研究的关系  26-29
第一章 萌芽奠基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研究  29-54
  第一节 萌芽奠基期语文教育批评的文化与教育背景  29-38
    一、西学传播与文化观念的更新  29-31
    二、语文现代化运动与白话文地位的确立  31-34
    三、科举制的废除与新学的发展  34-38
  第二节 萌芽奠基期语文教育批评的主要内容  38-50
    一、“粗糙庞杂”——语文教科书批评  39-42
    二、“繁难低效”——识字教学批评  42-46
    三、“空泛无实”——作文教学批评  46-50
  第三节 萌芽奠基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评价  50-54
第二章 探索发展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研究  54-91
  第一节 探索发展期语文教育批评的文化与教育背景  54-62
    一、“科玄之争”与语文科学化运动  54-56
    二、“读经之争”与大众语文运动  56-60
    三、两种政党文化影响下的语文教育实践  60-62
  第二节 探索发展期语文教育批评的主要内容  62-84
    一、“杂糅繁难”——语文课程与教材批评  63-69
    二、“陈旧教条”——语文教学方法批评  69-73
    三、“敷衍形式”——作文教学批评  73-75
    四、“古奥荒唐”——语文读经批评  75-77
    五、“复古卫道”——中学生语文程度问题批评的批评  77-81
    六、“参差散漫”——语文教师问题批评  81-84
  第三节 探索发展期语文教育批评的评价  84-91
第三章 曲折迷失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研究  91-110
  第一节 曲折迷失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文化与教育背景  91-96
    一、文化转型与“一体化”批评模式的生成  91-93
    二、从以俄为师到教育大革命  93-96
  第二节 曲折迷失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主要内容  96-107
    一、“烦琐封闭”——语文教学方法批评  96-99
    二、“反动消极”——文学教育批评  99-102
    三、“少慢偏废”——语文“双基”教学批评  102-105
    四、“低俗浮泛”——作文教学批评  105-107
  第三节 曲折迷失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评价  107-110
第四章 兴盛繁荣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研究  110-142
  第一节 兴盛繁荣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文化与教育背景  110-118
    一、科学主义观念的弘扬与语文教育改革  111-113
    二、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  113-116
    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116-118
  第二节 兴盛繁荣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主要内容  118-136
    一、“老套无序”——语文教材批评  118-121
    二、“呆板僵化”——语文教学程式化批评  121-123
    三、“苍白无情”——文学教育批评  123-125
    四、“伪圣乏味”——作文教学批评  125-128
    五、“功利专制”——语文标准化考试批评  128-131
    六、“纷乱模糊”——语文教育理论问题批评  131-134
    七、“浅陋保守”——语文教师批评  134-136
  第三节 兴盛繁荣期的语文教育批评的评价  136-142
结语  142-152
  一、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历史演变的线索问题  142-143
  二、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历史演变的总体特征  143-148
  三、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历史演变的启示  148-152
参考文献  152-156
  一、专著类  152-155
  二、报刊杂志类  155-156
后记  156-157

相似论文

  1.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2.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3.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4. 中学古代写景游记散文教学研究,G633.3
  5.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6.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7.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8.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研究,G633.96
  9.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0.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23.2
  11. 中职幼师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G633.3
  12.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探讨,G633.3
  13. 对话理论视域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G633.34
  14.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G633.34
  15. 试论数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G633.3
  16. 广州市高中理科班的语文教学研究,G633.3
  17.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G623.2
  18. 基于茂名本土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G633.3
  19. 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G633.3
  20. 上海高中语文教材阅读单元编排研究与单元教学刍议,G633.3
  21. 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有效性的实验和探索,G633.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初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