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型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

作 者: 张恒龙
导 师: 陈宪
学 校: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竞争 财政均等化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分类号: F8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53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政府间财政关系是具体的、动态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来表现,这些表现形式本身也在改变着这些关系,同时,人们也要通过这些形式来观察政府间财政关系。政府行为是这些表现形式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各级政府是构成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行为主体,政府行为反映了政府的目标和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政府行为不仅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产物和结果,而且还调节、改变着政府间财政关系。因此,从分析政府行为入手,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更能够把握其中的本质。政府间财政竞争与均等化就是其中重要的政府行为。自实行分权化改革以来,政府间财政竞争与均等化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财政现象。财政竞争的现状如何?财政竞争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产生哪些影响?财政竞争是否有利于改善公共服务?中央政府的均等化措施效果如何?这些措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对财政竞争和均等化的分析,能否对目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些问题引导笔者将本文的目标定位于:构建转型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框架内,对中国的财政竞争与均等化进行经验检验,并从财政竞争与均等化的视角,对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进行再解释。通过文献综述,笔者发现同财政联邦主义的经典模型相比,中国国情的显著特征表现在三方面:①单一制、中央集权、但财政分权客观存在;②人口流动受限制,居民无法用脚投票;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税收自主程度有限;③官员委任制,存在政治精英间关于政治权力的潜在竞争。显然,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国内学术界在财政竞争与均等化方面,虽然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关于财政竞争对地方政府行为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各类转移支付的均等化绩效、各类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影响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秉承历史与逻辑的方法并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一方面,将借鉴现有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另一方面,将通过历史考察和经验检验来验证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在构建分析框架时,将按照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传统,假设政府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府官员组成,政府官员的行为决定政府行为。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一般而言,政府官员必须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满足当地居民公共需求、保一方平安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同时,鉴于中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国情,本文将遵循动态演进和财政联邦主义方法论。本文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包括第二章公共产品与政府间财政分工和第三章财政竞争与均等化的机制研究;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包

全文目录


导言  12-14
第一章 绪论  14-25
  第一节 问题与分析边界  14-19
    一、探讨的问题  14-15
    二、分析边界  15
    三、概念界定  15-17
    四、研究现状  17-19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9-25
    一、基本假设与方法论  19-22
    二、结构安排  22-23
    三、可能的创新点  23-25
第二章 公共产品与政府间财政分工  25-46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特性与政府职能  25-31
    一、基本特征与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25-28
    二、生产性特征与政府建设性职能  28-29
    三、地域性特征与政府间财政分工  29-31
  第二节 公共产品供给与财政分权  31-39
    一、非财政联邦主义的观点  32-36
    二、财政联邦主义观点  36-39
  第三节 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主义  39-46
    一、财政分权与权力制衡  39-41
    二、财政分权与政府间职能分配  41-46
第三章 财政竞争与均等化的机制研究  46-69
  第一节 财政竞争的形式与机理  46-58
    一、财政竞争与社会福利  46-48
    二、公共支出竞争的机理  48-51
    三、公共融资竞争的机理  51-54
    四、招商引资竞争的机理  54-58
  第二节 财政均等化与转移支付  58-64
    一、社会公平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58-60
    二、财政均等化的含义与度量  60-61
    三、财政均等化的国际经验  61-64
  第三节 转移支付的形式与机理  64-69
    一、转移支付的目标与形式  64-65
    二、转移支付的效应与机理  65-66
    三、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财政努力  66-69
第四章 转型期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69-86
  第一节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69-71
  第二节 政府行为假设  71-74
    一、受到约束的“经济人”  71-73
    二、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  73-74
  第三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约束条件  74-81
    一、在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内的财政分权  74-75
    二、由中央政府主导的财政分权  75-76
    三、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内的财政分权  76-77
    四、伴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财政分权  77-79
    五、在人口流动受限制条件下的财政分权  79-81
  第四节 政府行为目标及方式  81-86
    一、行为目标  81-84
    二、行为方式  84-86
第五章 财政竞争的经验检验  86-107
  第一节 不规范的公共融资竞争  87-95
    一、以预算外收入弥补预算内财力不足  87-89
    二、制度外收入大量存在  89-92
    三、政府举债融资  92-95
    四、国有资产收益融资  95
  第二节 税收优惠竞争基础上的公共支出竞争  95-99
    一、变量选择  95-96
    二、计量分析  96-99
    三、检验结论  99
  第三节 招商引资竞争对政府支出行为的影响  99-107
    一、理论模型  99-101
    二、计量分析  101-104
    三、检验结论  104-107
第六章 财政均等化的经验检验  107-130
  第一节 财政均等化现状分析  107-114
    一、经济均等化现状分析  107-109
    二、财政均等化现状分析  109-112
    三、转移支付的结构  112-114
  第二节 各项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的检验  114-123
    一、计量模型  114-116
    二、计量分析  116-121
    三、检验结论与有待研究之处  121-123
  第三节 各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影响  123-130
    一、理论模型  123-124
    二、计量分析  124-129
    三、检验结论  129-130
第七章 财政体制变迁的再解释  130-149
  第一节 政府间利益关系  130-134
    一、财政体制具有制度的一般性  130-131
    二、政府间利益格局的调整  131-134
  第二节 财政体制的演化  134-145
    一、创造新政权优越性与统收统支体制  134-137
    二、讨价还价与财政包干体制  137-142
    三、改变竞争规则与分税制  142-145
  第三节 政府行为变异及对策思路  145-149
    一、横向财政竞争与支出结构扭曲  145-146
    二、纵向财政不均等与地方债务风险  146-149
参考文献  149-158
后记  158-159
原创性声明  159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159

相似论文

  1.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2. 财政竞争与地区间资本收益率差异,F124;F224
  3. 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优化研究,F812.45
  4. 政府间税权划分问题研究,F812.42
  5.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F812.45
  6. 我国政府间财政竞争效率问题研究,F812.4
  7. 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思考,F812.45
  8. 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及其制度建设研究,F810.4
  9. 财政分权、偏好显示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F810
  10.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规范化、透明化研究,F812.45
  11. 日本财政分权公平与效率研究,F813.13
  12. 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F810
  13. 多政府财政经济行为的资金流动仿真建模与实现,F224
  14. 陕西省政府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研究,F812.45
  15. 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研究,F812.45
  16. 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财政均等化效果研究,F224
  17. 地方政府债券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着眼于政府间财政关系,F811.5
  18. 完善我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研究,F812.8
  19.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F812.45
  20. 从区级财政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问题,F812.2
  21. 我国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均等化问题研究,F812.4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中国财政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