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表面活性剂和DNA之间的作用研究
作 者: 张剑
导 师: 谢克昌;张高勇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关键词: DNA 中子衍射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双十二烷基双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糖苷
分类号: Q7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51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DNA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因其潜在的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功能而得到广泛的注视。文献研究显示,虽然当前对表面活性剂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多数研究集中在DNA与表面活性剂在体相中的作用。表面活性剂与DNA的复合物在空气/水界面的吸附状态与复合物在亲水/疏水的细胞膜界面有类似之处。如果能了解其界面结构及组成进而可通过表面化学操纵改变复合物的吸附性或活性性质。然而由于设备所限,许多关于DNA构象凝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还有待发展。同时在表面活性剂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研究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品种单一,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的最多。 本论文在前人对DN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尝试将最新发展起来的中子衍射技术应用于表面活性剂与DNA在空气/水界面的吸附体系的研究中,以期通过此项研究获得DNA与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在界面上的大小,形状及结构的定量信息。与此同时设计、合成并选取了不同种类的新型双子(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毒易生物降解的非离子糖基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首次研究了以上几种新型表面活性剂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利用中子衍射技术对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分子水平的信息,并得出其中规律
|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4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课题选择 14-37 1. 表面活性剂和DNA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14-23 1.1 DNA热变性实验 15 1.2 表面活性剂与 DNA分子的两阶段键合模式及构象转变 15-18 1.3 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动静态光散射研究 18-19 1.4 荧光光谱法对 DNA构象变化及DNA复合物疏水区的研究 19 1.5 pH控制的两性表面活性剂诱导 DNA构象缩拢 19-20 1.6 关于 DNA构相变化的理论讨论 20-21 1.7 表面活性剂与 DNA形成复合物用于基因输送 21-22 1.8 表面活性剂与DNA在界面上的吸附研究 22-23 1.9 其他研究进展 23 2. 中子衍射技术的研究进展 23-28 3. 本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28-31 参考文献 31-37 第二章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负电性DNAs分子的复合物在空气/水界面的吸附 37-57 1. 前言 37 2. 实验部分 37-40 2.1 试剂 37-38 2.2 仪器和实验方法 38-40 3. 结果和讨论 40-54 3.1 表面压力 40-42 3.2 中子衍射 42-54 3.2.1 小牛胸腺 DNA 45-46 3.2.2 蛙鱼精 DNA 46-51 3.2.3 鲜鱼精 DNA与小牛胸腺 DNA的区别 51-54 4. 小结 54-55 参考文献 55-57 第三章 不同头尾基结构的季胺盐表面活性剂对于表面活性剂/DNA复合物的影响 57-72 1. 前言 57 2. 实验部分 57-60 2.1 试剂 57-59 2.2 仪器和实验方法 59-60 3. 结果和讨论 60-68 3.1 表面压力 60-61 3.2 中子衍射 61-64 3.3 小角中子衍射 64-68 4. 小结 68-71 参考文献 71-72 第四章 不同盐型的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DNA在空气/水界面吸附作用的研究 72-94 1. 前言 72 2. 实验部分 72-74 2.1 试剂 73 2.2 仪器和实验方法 73-74 3. 结果与讨论 74-90 3.1 双十二烷基双季铵盐的表面张力 74-75 3.2 双十二烷基双季铵盐/DNA复合物的表面张力 75-78 3.3 三种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中子衍射研究结果 78-90 3.3.1 双十二烷基双季铵溴盐 79-82 3.3.2 双十二烷基双季铵氟盐 82-87 3.3.3 双十二烷基双季铵硫酸盐 87-90 4. 小结 90-92 参考文献 92-94 第五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制备工艺研究 94-108 1. 前言 94-95 2. 实验部分 95-97 2.1 试剂 95 2.2 合成工艺 95 2.3 分析方法 95-96 2.4 仪器和测定方法 96-97 2.4.1 反应设备 96 2.4.2 表面张力测定 96 2.4.3 泡沫测定 96 2.4.4 乳化力测定 96 2.4.5 润湿力测定 96 2.4.6 初级生物降解性 96-97 3. 结果与讨论 97-104 3.1 烷基糖苷合成工艺的研究 97-101 3.1.1 催化剂、糖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97-99 3.1.2 回用醇组成变化 99-101 3.2 羰基合成醇烷基糖苷和天然醇烷基糖苷物化性能的比较研究 101-104 3.2.1 泡沫 101-102 3.2.2 润湿力 102-103 3.2.3 乳化力 103 3.2.4 表面张力 103 3.2.5 生物降解性 103-104 4. 结论 104-106 参考文献 106-108 第六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108-131 1. 前言 108-109 2. 实验部分 109-111 2.1 试剂 109-110 2.2 仪器和实验方法 110-111 2.2.1 Zeta电位和粒径测定 110 2.2.2 表面张力测定 110 2.2.3 键合等温线测定 110-111 2.2.4 紫外及荧光光谱测定 111 3. 结果与讨论 111-125 3.1 鲜鱼精DNA在辛基葡糖苷胶束介质中的构象变化 111-115 3.1.1 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对DNA负电性的影响 111-113 3.1.2 紫外可见光谱图和圆二色光谱分析 113-115 3.2 DNA存在下APG的表面张力 115-119 3.2.1 DNA/APG复合物的表面张力 115-117 3.2.2 DNA存在下APG的动态表面张力 117-119 3.3 烷基单苷对DNA的键合等温线研究 119-122 3.4 不同链长APG对DNA紫外吸收的影响 122-123 3.5 DNA/APG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123-125 3.6 DNA与APG复合物结合方式示意图 125 4. 结论 125-127 参考文献 127-131 第七章 结束语与展望 131-137 1. 论文主要结论 131-134 2. 论文创新之处 134-135 3. 有关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135-137 致谢 137-138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138
|
相似论文
- 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伴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R735.7
-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 百萨偃麦草染色体1J和5J变异体的诱致与鉴定,S512.1
-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 普通小麦—百萨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的选育与效应分析,S512.1
- 豆梨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形成机制及其恢复技术研究,S661.2
- 桃豫农矮砧1号离体快繁体系的研究和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S662.1
- 5-Aza-dC对肺癌SPC-A-1细胞p16、MGMT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R734.2
- 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去甲基化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p16基因转录的研究,R734.2
- 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的新型prime-boost免疫策略研究,R392
- 中国野生秋子梨群体特征及遗传多样性评价,S661.2
- 我国部分家鸭品种的DNA条形码初步分析,S834
- 五倍子蚜DNA序列分子系统发育关系,S899.4
- SO2胁迫对拟南芥DNA甲基化多态性的影响,Q943
- 5-氯水杨酸铬(Ⅲ)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降脂活性研究,O627.63
- 靶向人端粒G-四链体的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键合作用研究,TQ460.1
- 新型邻菲罗啉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TQ460.1
- 水稻变异株系中玉米DNA侧翼序列的研究,S51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分子生物学 >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