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统一诉权的法理学探析

作 者: 赵青叶
导 师: 胡平仁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法学理论
关键词: 诉权 人权 程序权利 价值
分类号: D9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诉权概念最初产生于古罗马法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不同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观点不同的私法诉权说、公法诉权说、二元诉权说等诉权理论,每一种学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这些学说基本上拘囿于民事诉讼法学内部,不可避免地具有其知识和时代的局限性。随着法治和权利观念的发展,诉权已经不仅仅是属于民事诉讼单个部门法的概念,在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以及宪法诉讼领域,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诉讼主体的诉权问题。为了在各个诉讼法之上形成一个统一的诉权概念,理论法学义不容辞地应承担起研究统一的诉权理论的责任,以为各个诉讼法的诉权理论和制度提供基石性理论支撑。法理学范畴内的统一诉权概念的形成是具有其可能性的:首先,各个诉讼法中诉权概念,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即都是主体按照法律的规定请求司法机关对于纠纷作出最终解决的司法救济权,是从私力救济向公力救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社会主体对于主权国家所享有的一种基本权利。其次,各种诉权形式的逻辑起点和相关范畴也是一致的,诉权作为一种社会成员对于国家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其逻辑起点是人权,人权才是诉权最初的依凭,是其权利意义的根源。对诉权逻辑起点的探究也只有延伸到人权时,才能发现诉权存在的权源依据。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统一诉权理论具体表现为一种二元程序诉权论,它以人权为诉权的逻辑起点,主体可依靠其享有的诉权与国家公权力相抗衡,防止国家公权对个人权利的侵害,并有助于促进诉权制度和理论发展符合法治社会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二元程序诉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表现为两个层面的二元:诉讼法层面的具体诉权属于功能性权利的范畴,是诉讼实践中的诉权;宪法层面的抽象诉权属于价值性权利范畴,是具有人权属性的程序基本权。抽象诉权是作为一种衡量标准来批判和完善具体诉权的设置标准和种类。相应地,抽象诉权作为一种抽象的,普遍的权利也离不开具体诉权的制度设置和具体化,否则抽象诉权也只能是一种空洞而没有实质内容和可操作性的权利口号。厘清诉权逻辑起点和脉络层次,诉权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价值也就清晰地显现出来:首先是保障当事人权益,解决纠纷的基本价值;其次是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的体现;此外还具有制约国家公权力和促进权利法律化的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0
第1章 诉权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10-17
  1.1 诉权学说历史沿革  10-14
    1.1.1 私法诉权说  10-11
    1.1.2 公法诉权说  11-13
    1.1.3 二元诉权说  13
    1.1.4 诉权否认说  13-14
  1.2 我国诉权研究现状  14-17
    1.2.1 研究传统和新的突破  14
    1.2.2 诉权研究在行政和刑事诉讼领域的引入  14-15
    1.2.3 理论法学界诉权研究现状  15-17
第2章 统一诉权概念的可能性  17-21
  2.1 诉权形式分类  17-19
    2.1.1 民事诉权  17
    2.1.2 刑事诉权  17-18
    2.1.3 行政诉权  18
    2.1.4 宪法诉权  18-19
  2.2 诉权的本质属性  19-21
第3章 诉权的逻辑起点及相关范畴  21-30
  3.1 诉权的逻辑起点  21-26
    3.1.1 对各种诉权学说逻辑起点的考察  21-23
    3.1.2 由诉权产生的历史起点引发的思考  23-24
    3.1.3 人权——诉权最根本的逻辑起点  24-26
  3.2 诉权的相关范畴  26-30
    3.2.1 诉  26-27
    3.2.2 审判权  27-29
    3.2.3 诉讼权利  29-30
第4章 二元程序诉权  30-34
  4.1 具体诉权——功能性程序权利  30-31
  4.2 抽象诉权——居于宪法位阶的价值性权利  31-33
  4.3 小结  33-34
第5章 诉权价值论  34-39
  5.1 诉权是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的体现  34-35
  5.2 诉权的基本价值是救济权利和解决纠纷  35-36
  5.3 诉权具有制约和监督国家公权力的价值  36-37
  5.4 诉权是现代法治社会中个人意志的表达途径  37
  5.5 诉权是权利法律化的催生剂  37-39
结语  39-40
参考文献  40-42
致谢  42-43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43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基于均值匹配的Turbo码联合译码的Matlab实现,TN911.22
  3.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4.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5.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6.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7.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8.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9.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10. 女性内衣品牌服务接触对顾客忠诚的影响,F274
  11.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12.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13.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14.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5.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16.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物权制度研究,D923.2
  17. 南京市浦口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F326.2
  18.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19. 从国家农民到社会农民的农民人权嬗变,A811
  2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21.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