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

作 者: 庄乾竹
导 师: 梁峻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医医史文献
关键词: 古代 消渴病 糖尿病 学术史
分类号: R-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7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消渴病是中医常见的疾病名,临床以烦渴、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为典型症状。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努力探索和积极寻找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理想方法和药物,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界亟待解决和攻克的重点课题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学就有消渴病的记载,在随后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对本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较为全面的认识。 笔者认为,古医籍中的消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消渴泛指以“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甲亢等多种疾病;狭义消渴指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了糖尿病中的一部分患者。临床上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并无多饮多食等典型的消渴症状,但其血糖和尿糖均高于正常,有部分患者甚至不仅无消渴的典型症状,连尿糖检测也是阴性,只有血糖超过正常值,也已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部分患者,按照中医辨证难以确诊为消渴,然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糖尿病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广义消渴不能等同于糖尿病,狭义消渴也只能概括糖尿病中的一部分病例。可见消渴与糖尿病两者存在着交叉关系,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狭义消渴。 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等方面对消渴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也有部分学者从疾病史和文献学角度对消渴病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成果对本文有多方面启发和参考作用,但从总体来看,以往从疾病史角度进行的研究篇幅都不长,所依据的中医文献数量有限。而从文献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虽然在文献收集方面相对齐全一些,但对古代消渴病学术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未能进行深入探讨。为了更好地总结古代消渴病学术发展规律,为目前中医药防治消渴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供借鉴,非常有必要从学术史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学术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理性认识逐步深化、日趋真确与形成体系的发展历程,彰明各个历史时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评析学术事业的社会影响与发展的方向”。因此,本研究本着历史研究的求真原则,将各阶段对消渴病的认识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尽可能地反映其原始面貌,清晰地勾画出两千多年来中医药防治消渴病学术的动态发展过程,探求其学术发展规律,以期从中发现一些目前临床上需要解决,古代中医学中业已存在,只是未被后人发掘或未被后人重视的理论与方法。此外,本研究还将在认真总结古代消渴病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为目前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的思路与方向提供借鉴,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3
ABSTRACT  13-15
前言  15-16
1 导论  16-27
  1.1 引序  16
  1.2 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相关问题诠释  16-25
    1.2.1 关于一般问题  16-17
    1.2.2 关于消渴病  17-25
    1.2.3 关于学术史  25
    1.2.4 关于消渴病学术史  25
  1.3 研究方法  25-26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6-27
2 先秦两汉:消渴病学术原创期  27-38
  2.1 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初步认识  28-32
    2.1.1 《黄帝内经》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8-31
    2.1.2 《金匮要略》对因湿、因瘀致消的认识  31-32
    2.1.3 《金匮要略》对肾虚致消的认识  32
  2.2 对消渴病临床表现的描述  32-34
    2.2.1 《黄帝内经》对消渴病主症的描述  32
    2.2.2 《金匮要略》对消渴病主症的认识  32-33
    2.2.3 《金匮要略》对消渴病并发症的认识  33-34
  2.3 消渴病的治疗  34-36
    2.3.1 《黄帝内经》提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34-35
    2.3.2 《金匮要略》提出消渴病治疗方药  35-36
  2.4 对消渴病预后及禁忌的认识  36
  2.5 小结  36-38
3 魏晋隋唐:消渴病学术进展期  38-50
  3.1 消渴病的病因病机  39-41
    3.1.1 服石致消  39-40
    3.1.2 饮食不节  40
    3.1.3 阳虚致消  40-41
  3.2 对消渴病症状的描述  41-43
    3.2.1 对主症的认识  41-42
    3.2.2 对并发症的认识  42-43
  3.3 消渴病诊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43-45
    3.3.1 孝行至上思想对消渴病诊断的影响  43-44
    3.3.2 诊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44-45
  3.4 消渴病的药物治疗  45-47
    3.4.1 治则治法  45-46
    3.4.2 用药特点分析  46-47
  3.5 消渴病的非药物疗法  47-49
    3.5.1 针灸疗法  47-48
    3.5.2 饮食疗法  48
    3.5.3 运动疗法  48-49
  3.6 小结  49-50
4 五代辽宋:消渴病学术积淀期  50-60
  4.1 发病病因  50-51
    4.1.1 对前世发病原因的继承与发展  50-51
    4.1.2 新发现的致病原因:外毒  51
  4.2 发病机理  51-53
    4.2.1 肾虚  51-52
    4.2.2 脾虚  52-53
    4.2.3 热毒  53
  4.3 临床表现  53-55
    4.3.1 对主症的认识  53-54
    4.3.2 对并发症的认识  54-55
    4.3.3 鉴别诊断  55
  4.4 消渴病的治疗  55-57
    4.4.1 辨证论治出现了三消分型  55-56
    4.4.2 方药分类更加细致  56
    4.4.3 并发症方药更加丰富  56-57
    4.4.4 治则治法更加多样  57
  4.5 消渴病的非药物疗法  57-58
    4.5.1 饮食疗法  57-58
    4.5.2 针灸疗法  58
  4.6 消渴病的预后与禁忌  58
  4.7 小结  58-60
5 金元:消渴病学术争鸣期  60-78
  5.1 刘完素对消渴病学术的贡献  60-65
    5.1.1 确立三焦分证之理  60-61
    5.1.2 倡导燥热怫郁之论  61-62
    5.1.3 提出寒凉养肾之法  62-64
    5.1.4 总结消渴全面之治  64-65
    5.1.5 重视“辛”味药之用  65
  5.2 张从正对消渴病学术的贡献  65-70
    5.2.1 承传刘完素《三消论》  65-66
    5.2.2 提出“三消当从火断”的学术观点  66-67
    5.2.3 认识到消渴病与生活方式有关  67
    5.2.4 主张调下并用,护治结合  67-68
    5.2.5 记载了效方单方  68-69
    5.2.6 提倡低盐饮食  69
    5.2.7 初步掌握了传变规律  69-70
  5.3 李杲对消渴病学术的贡献  70-73
    5.3.1 注重升发脾阳  70-71
    5.3.2 养血活血润燥  71-72
    5.3.3 擅用杏仁  72-73
  5.4 朱丹溪对消渴病学术的贡献  73-76
    5.4.1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内因  73-74
    5.4.2 “相火妄动”为诱因  74-75
    5.4.3 “去欲生静”为防治之道  75-76
  5.5 小结  76-78
6 明清:消渴病学术提升期  78-103
  6.1 发病原因  79
  6.2 发病机理  79-87
    6.2.1 肾阳亏虚  80-81
    6.2.2 脾虚、胃中郁热  81-84
    6.2.3 肝失疏泄  84-86
    6.2.4 气血运行失常  86-87
    6.2.5 其他  87
  6.3 多角度分类  87-89
  6.4 细化临床表现  89-91
    6.4.1 升华对主症的认识  89-90
    6.4.2 细化对并发症的认识  90-91
  6.5 诊断与鉴别诊断  91-92
  6.6 消渴病的治疗  92-101
    6.6.1 确立消渴病辨证论治体系,不盲从前代的治则与治法  92-94
    6.6.2 反对一味用寒凉之法,提倡温补肾阳  94-97
    6.6.3 重视从气血论治  97-98
    6.6.4 创新治则  98-101
  6.7 消渴病预后与禁忌  101-102
  6.8 小结  102-103
7 讨论:中医药防治消渴病的史鉴研究  103-114
  7.1 系统挖掘,承传精髓  103
  7.1.1 “三因治宜”原则值得推广  103-105
  7.1.2 古代治消药物不能轻易弃用  105
  7.1.3 丰富多彩的煎煮、服药方法值得借鉴  105-106
  7.1.4 治未病及综合调养观应大力提倡  106-108
  7.2 与时俱进,升华认识  108-111
    7.2.1 现代人体质发生了一定变化  108-109
    7.2.2 痰毒、瘀毒、热毒的致病作用应予重视  109-110
    7.2.3 2型糖尿病的治疗思路应做适当调整  110-111
  7.3 细化特色,明确优势  111-113
    7.3.1 特定环境下的降糖作用  111
    7.3.2 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11-112
    7.3.3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12-113
  7.4 评质问效,自构体系  113-114
8 结语  114-115
9 参考文献  115-130
10 致谢  130

相似论文

  1.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2.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3. 中学古代写景游记散文教学研究,G633.3
  4.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5. 刘燕池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R249
  6.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心脏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R259
  7.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8.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9.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10. p38MAPK抑制剂CBS3830对糖尿病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587.1
  11. DPP-IV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R914
  12. 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13.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14.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15.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16.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R587.1
  17. 每日一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R587.1
  18. 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R587.1
  19.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20. β-酷啡肽-5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21. 高中古代散文教学初探,G63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一般理论 > 医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