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曹南诗社考论

作 者: 赵晨
导 师: 杜泽逊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曹南诗社 地方文献 历史 文化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菏泽古称曹州,为古曹国之境。曹国南部有山名曹南山,鲁僖公十九年,宋、曹、邾三国曾会盟于此,前人常把曹州称作曹南,泛指整个菏泽地区。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过一个文学社团——曹南诗社。它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末,在时局的动荡中坚持活动,至民国七年后渐渐衰落。本文以曹南诗社所出诗集《曹南诗社唱和集》为据,考察、挖掘整个诗社的历史、影响与价值。曹南诗社成立于宣统三年,创办人为菏泽人李经野。它是清末民初山东地区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主要进行古、近体诗的创作。李经野首先提出创办曹南诗社,得到了徐继孺的大力支持。徐继孺不辞辛苦,寄书给同乡友人,为诗社招徕成员。可以说,李经野是诗社的创建者,但对发展诗社成员做出较大贡献的却是徐继孺。曹南诗社最早的成员,也是最骨干的成员,有李经野、徐继孺、陈继渔、姚舒密等。他们是莫逆之交,关系极为密切。他们往来寄诗频繁,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因此,是整个曹南诗社的灵魂人物。曹南诗社共有成员六十四人,山东籍成员五十三人,其中四十八位为曹州府人士,分布于菏泽县、曹县、郓城县、巨野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范县、观城县、朝城县等十个县(现在,范县、观城、朝城已不属菏泽范围,这里以当时的行政区划为准)。其余五人来自武定府海丰县、济宁府金乡县、登州府文登县、泰安府东阿县和兖州府宁阳县。非山东籍成员有十一人,分布于河南商丘、滑县、考城、氾水、宁陵、兰阳、淇县及江苏丰县。曹南诗社的活跃期是民国元年到民国六年徐继孺去世之前。在此期间,诗社虽无严格的社规和规律的社团活动,但是聚会、宴饮频繁,成员之间相互赠诗、寄诗也很频繁,间有集会命题作诗的情况。从宣统三年诗社创立到民国七年《曹南诗社唱和集》成书,诗社共有大小集会63次,留下共1696首诗歌作品,可谓壮观。诗社从民国六年徐继孺去世后便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当时时局动荡,山东、河南一带土匪活动十分猖獗,徐继孺就是被土匪所害。因为这样的境况,诗社的活动逐渐减少,所作诗歌数量也大大降低,民国六年以后,除李经野还在坚持作诗以外,其他成员已很少再有新作产生。曹南诗社创立于清末,社会正产生着极大变革。诗社成员在辛亥之后皆成遗老,他们的诗作遗民色彩浓厚。曹南诗社的诗作民国七年结集为《曹南诗社唱和集》,是考察曹南诗社历史过程的重要文献。通过它可考社中成员的事迹、交游,可知诗社成员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等重要信息。本论文主要依托《曹南诗社唱和集》,理清了曹南诗社的整个发展脉络,同时对诗社成员的身世背景作了详细地考查,对诗社的全部活动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并揭示了《曹南诗社唱和集》对于研究曹南诗社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Summary  8-10
绪论  10-12
一 曹南诗社始末考  12-19
  (一) 曹南诗社之成立  12-13
  (二) 曹南诗社的发展阶段  13-19
二 曹南诗社人物考  19-56
三 《曹南诗社唱和集》与《曹南诗社传观稿》  56-71
  (一) 《曹南诗社唱和集》  56-57
  (二) 《曹南诗社唱和集》的主要内容  57-62
  (三) 《曹南诗社唱和集》的价值与意义  62-66
  (四) 《曹南诗社传观稿》  66-71
四 曹南诗社年表  71-81
五 曹南诗社的历史影响  81-84
结论  84-85
参考文献  85-87
谢辞  87-8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9

相似论文

  1.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研究,D771.2
  2.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3.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4.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5.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6.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7.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8.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9.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10.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11.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12.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3.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4.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5.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6.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7.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8.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9.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0.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21.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