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喜树资源生态学的研究

作 者: 张德辉
导 师: 祖元刚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喜树 资源生态 保护
分类号: S757.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597次
引 用: 1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运用资源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地植物学、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喜树资源进行了综合调查。 本文从地植物学的角度,运用植物生长相关因子法,对我国喜树资源的生态适宜区进行了划分,理论上确定了我国的喜树的引种栽培的最适生活区域、生态适宜区域和不适宜生活区域;从群落生态学的角度,对野生喜树所在的典型群落的群落环境、群落组成、群落生活型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群落样地间相似性进行了研究;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运用种间联结性、离散分布模型、聚集强度指数、分析几何等分析手段,对野生喜树所在典型群落间的种间关系、喜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等进行了分析;从个体生态学的角度,对不同年龄组的喜树的种子的散落的垂直分布、水平分布、时间分布及种子发芽率和千里重等特点、不同种源的人工喜树苗期特点、喜树的高生长和茎生长特点、喜树的器官生物量特点进行了研究;从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对野生喜树的濒危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并运用CTM模型对不同群落中野生喜树的种群趋势进行了预测;从资源生态学的角度,对我国地理环境下喜树中喜树碱含量的地理分布规律、不同种源的喜村幼苗中喜树碱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喜树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 在对喜树的形态分类和物候特点、分布特点、所在典型群落特点、种群特性、个体特性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基础上,发现了喜树的濒危机理,运用国际和国内的濒危物种评价等级标准分别对喜树的濒危状况进行评价,对我国野生喜树的资源总量、人工喜树的经济量和年允收量进行了总体估计,并对野生资源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模型预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喜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10
1. 前言  10-30
  1.1 资源生态学的历史沿革、理论框架及应用前景  10-14
    1.1.1 资源生态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过程  10-12
    1.1.2 资源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12-14
  1.2 以植物资源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与保护  14-23
    1.2.1 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  14-15
    1.2.2 植物多样性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15-16
    1.2.3 植物资源受到的威胁及致危因素分析  16-17
    1.2.4 植物资源的保护  17-19
    1.2.5 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研究的方法  19-22
    1.2.6 我国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和成就  22-23
  1.3 喜树资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3-30
    1.3.1 喜树资源的主要利用价值  24
    1.3.2 喜树资源研究的发展概况  24-26
    1.3.3 喜树碱研究发展概况  26-28
    1.3.4 喜树资源生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8-30
2. 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30-32
  2.1 地形和地质  30
  2.2 气候  30-31
  2.3 土壤  31
  2.4 植被  31-32
3. 研究方法  32-35
  3.1 群落调查  32
  3.2 种群统计  32
  3.3 生境因子调查  32-33
  3.4 生物量和生长量的测定  33
    3.4.1 地上部分  33
    3.4.2 地下部分  33
    3.4.3 幼树和下木层  33
    3.4.4 草本地被植物层  33
  3.5 喜树碱的提取与分析测试  33-35
    3.5.1 喜树碱的提取方法  33-34
    3.5.2 喜树碱的分析测试方法  34-35
4. 喜树的形态、分类和物候学特性  35-42
  4.1 喜树的形态学特性  35-36
  4.2 喜树的分类学特性  36-38
  4.3 喜树的物候学特性  38-42
    4.3.1 野生喜树在不同分布地点的物候差异  38-39
    4.3.2 野生喜树的物候差异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9-42
5. 喜树的分布  42-54
  5.1 野生喜树的历史分布区  42-43
  5.2 野生喜树的现实自然分布区  43-45
  5.3 喜树的现实栽培分布区  45-46
  5.4 喜树生长生态适宜区的划分  46-54
    5.4.1 气候因子的选择  47
    5.4.2 统计分析方法  47-48
    5.4.3 结果分析  48-54
6. 喜树的群落生态学特点  54-79
  6.1 我国喜树的起源类型  54
  6.2 我国野生喜树所在地的环境及植被特点  54-58
    6.2.1 湖南岳阳县  54-55
    6.2.2 湖南城步和通道县  55-56
    6.2.3 广东怀集县  56-57
    6.2.4 四川都江堰市  57
    6.2.5 云南思茅南部地区和西双版纳  57-58
  6.3 我国半野生喜树所在生态环境及植被特点  58-60
    6.3.1 广东怀集县  58
    6.3.2 广西环江县  58-59
    6.3.3 贵州安龙县  59
    6.3.4 贵州荔波县  59-60
  6.4 我国野生喜树和半野生喜树所在典型群落的特点  60-66
    6.4.1 长柄水青冈、曼青冈、喜树,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60-62
    6.4.2 短柄枹栎、多脉鹅耳枥,次生性落叶阔叶林  62-63
    6.4.3 喜树、五节芒暖性灌草丛  63-64
    6.4.4 蒙自桦、思茅松,暖热性针阔混交林  64-65
    6.4.5 喜树,喀斯特,落叶阔叶混交林  65-66
  6.5 喜树所在典型群落的生活型谱  66-70
    6.5.1 长柄水青冈、曼青冈、喜树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活型谱  66-67
    6.5.2 短柄枹栎、多脉鹅耳枥,次生性落叶阔叶林的生活型谱  67
    6.5.3 喜树、五节芒暖性灌草丛的生活型谱  67-68
    6.5.4 蒙自桦、思茅松,暖热性针阔混交林的生活型谱  68-69
    6.5.5 喜树,喀斯特,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活型谱  69-70
  6.6 野生喜树所在典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70-74
  6.7 喜树所在典型群落样地间物种相似性分析  74-75
  6.8 文中植物学名索引  75-79
7. 喜树的种群生态学特性  79-119
  7.1 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  79-81
    7.1.1 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历史  79
    7.1.2 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79-80
    7.1.3 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80-81
  7.2 喜树所在典型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种间联结性  81-100
    7.2.1 研究方法  81-84
    7.2.2 喜树所在典型群落种间联结性测定结果  84-88
    7.2.3 讨论  88-100
  7.3 喜树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100-114
    7.3.1 喜树种群空间格局的常规分析  100-110
    7.3.2 喜树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分析  110-114
  7.4 喜树所在群落中喜树种群的年龄结构  114-119
    7.4.1 长柄水青冈、曼青冈、喜树林群落中喜树的年龄结构分析  115-116
    7.4.2 短柄枹栎、多脉鹅耳枥林群落中喜树的年龄结构分析  116
    7.4.3 喜树、五节芒暖性灌草丛群落中喜树的年龄结构分析  116-117
    7.4.4 蒙自桦、思茅松林群落中喜树的年龄结构分析  117-118
    7.4.5 喀斯特地貌喜树林群落中喜树的年龄结构分析  118-119
8. 喜树的个体特性  119-158
  8.1 喜树的种子的特点  119-123
    8.1.1 喜树种子的传播  119-121
    8.1.2 喜树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  121-123
  8.2 喜树的幼苗特点  123-147
    8.2.1 试验设计  123-124
    8.2.2 研究方法  124-126
    8.2.3 试验结果分析  126-147
  8.3 喜树的单株生长发育规律  147-158
    8.3.1 喜树人工林的胸茎结构  147
    8.3.2 立地因子对喜树个体生长的影响  147-149
    8.3.3 喜树的个体生长规律  149-151
    8.3.4 喜树的个体生物量特点  151-158
9. 喜树中喜树碱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158-176
  9.1 喜树碱含量分析方法  158-165
    9.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中喜树碱含量  158-159
    9.1.2 喜树碱标准品标准曲线的制作  159-161
    9.1.3 样品的预试验与加样回收率的测定  161-165
  9.2 喜树碱含量的地理差异  165-166
    9.2.1 试验材料来源  165
    9.2.2 试验结果  165-166
  9.3 喜树叶中喜树碱含量的动态变化  166-172
    9.3.1 试验材料及处理  167-170
    9.3.2 试验结果  170-172
  9.4 喜树果中喜树碱含量的动态变化  172-176
    9.4.1 研究第的自然概况  172
    9.4.2 试验材料  172-173
    9.4.3 试验结果  173-176
10. 喜树碱提取工艺研究  176-185
  10.1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176
  10.2 试验材料的选取  176-177
  10.3 喜树碱含量计算公式  177
  10.4 渗滤提取工艺研究  177-185
    10.4.1 预试验  177-179
    10.4.2 预浸泡正交试验  179-183
    10.4.3 提取正交试验  183-185
11. 喜树资源的濒危机制、濒危等级、总量估计和发展预测  185-211
  11.1 喜树资源的濒危机制  185-188
    11.1.1 喜树资源致危的内在因素  185-186
    11.1.2 喜树资源致危的外在因素  186-188
  11.2 喜树的濒危等级  188-196
    11.2.1 国际濒危等级标准  188-195
    11.2.2 我国濒危等级标准  195-196
  11.3 喜树资源的总量估计  196-200
    11.3.1 野生喜树资源的总量估计  196-197
    11.3.2 我国人工喜树资源的经济储量和年允收量  197-200
  11.4 野生喜树资源受危的CTM模型预测  200-211
    11.4.1 CTM生态模型的原理  200-202
    11.4.2 野生喜树种群CTM模型的建模  202-208
    11.4.3 模型预测结果  208-211
12. 主要结论与建议  211-217
  12.1 主要结论  211-215
    12.1.1 关于喜树的形态、分类和物种特点  211
    12.1.2 关于喜树的分布  211
    12.1.3 关于野生喜树所在群落特点  211-212
    12.1.4 关于喜树的种群特性  212-213
    12.1.5 关于喜树的个体特性  213-214
    12.1.6 关于喜树碱含量的地理变化规律  214
    12.1.7 关于喜树碱的提取工艺  214-215
    12.1.8 关于野生喜树的濒危机制、濒危等级、总量估计和发展预测  215
  12.2 建议  215-217
    12.2.1 加强野生喜树资源的保护  215-216
    12.2.2 加强喜树资源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以科研促保护,以利用促发展  216-217
参考文献  217-224
附录  224-232
致谢  232-233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3.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4.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5.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6.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7.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8.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9.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新保护性抗原的鉴定,S855.11
  10. 普洱绿茶精粉对反式脂肪酸副作用的保护作用,R285.5
  11. 基于windows日志的计算机取证模型设计,D918.2
  12. 颈段脊髓损伤的麻醉处理,R614
  13. Hybrid Coat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R781.2
  14. 无锡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X176
  15. 长期定位施肥对保护地土壤钙素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S158
  16. 氨基酸保护及肽键合成的研究,O629.71
  17. 芦荟天然提取物对紫外线B胁迫下小麦的保护作用研究,S512.1
  18. 人参皂甙对ARF大鼠的肾保护作用与室旁核大细胞部ChAT-IR的表达,R285.5
  19. 大豆皂苷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285.5
  20. 乙醛脱氢酶2在法舒地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探讨,R54
  21.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 > 森林经理学 > 森林资源调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