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研究

作 者: 王建
导 师: 赵黎明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风险规避 信息甄别 信誉机制
分类号: F8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15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引起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重要根源是因医疗保险体制性缺陷造成的道德风险。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加剧了医疗费用的激增,影响了稀缺性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因此,医疗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课题。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基础上,从医疗服务需求方、供给方、保险机构三方角度,详细分析了当前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不同的表现形式,针对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地,运用经济学经典理论和博弈模型,文章深入挖掘了道德风险产生的深层机理,并基于信任机制理论深入揭示道德风险在医疗保险中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在总结国内外规避道德风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实际情况,论文探讨了我国规避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基本思路以及具体对策措施。最后,介绍了天津市建立医疗保险信誉等级制度的一些做法并进行实效分析,旨在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基本构想的合理性。本文在总结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所作的创新性研究主要有几个方面:根据制度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信任机制的研究,提出道德风险的社会影响一方面是对医疗保险系统制度信任的破坏,另一方面则是对该系统内专家信任的破坏。这一分析较好地解释了我国目前医疗领域广泛存在的医患矛盾等问题;设计了规避道德风险的全新的信誉制度体系,如建立执业医师信誉档案制度、定点医疗机构信誉等级评价制度、保险机构的社会监督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督察制度等;主张建立参保患者信息档案管理制度,提出参保患者信息档案由参保患者的健康档案和信誉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全新设想;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独立见解,如提出改革医院等级评定制度和医生职称评定办法,由卫生行业协会评定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技术资质等级和技术职称,由医疗机构的服务方评价定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誉等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导论  9-21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主要概念界定  10-14
    1.2.1 社会医疗保险  10-11
    1.2.2 道德风险的一般涵义  11-12
    1.2.3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12-1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7
    1.3.1 国外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  14-15
    1.3.2 国内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  15-17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7-21
    1.4.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7-18
    1.4.2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18-20
    1.4.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20-21
第二章 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及其道德风险的回顾  21-33
  2.1 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及其道德风险  21-26
    2.1.1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  21-22
    2.1.2 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22-24
    2.1.3 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24-25
    2.1.4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25-26
  2.2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其道德风险  26-33
    2.2.1 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26-29
    2.2.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9-30
    2.2.3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30-33
第三章 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表现及原因  33-45
  3.1 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表现  33-37
    3.1.1 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道德风险  33-34
    3.1.2 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道德风险  34-35
    3.1.3 医疗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合谋所产生的道德风险  35-36
    3.1.4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道德风险  36-37
  3.2 社会医疗保险中三方道德风险的原因分析  37-45
    3.2.1 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形成  37-41
    3.2.2 医疗服务需求方道德风险的形成  41-43
    3.2.3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道德风险的形成  43-45
第四章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经济学分析  45-62
  4.1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经济学经典理论分析  45-53
    4.1.1 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道德风险分析  45-47
    4.1.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道德风险分析  47-52
    4.1.3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道德风险分析  52-53
  4.2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理论分析  53-62
    4.2.1 博弈论的发展和基本内容  53-57
    4.2.2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分析  57-62
第五章 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影响  62-71
  5.1 造成制度运行的困难  62-66
    5.1.1 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居民健康权益下降  63-64
    5.1.2 导致医保基金运行风险的加大  64-65
    5.1.3 导致制度的效率低下与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  65-66
  5.2 对社会医疗保险市场信任系统的破坏  66-71
    5.2.1 对制度信任的破坏  67-68
    5.2.2 对专家信任的破坏  68-71
第六章 国内外规避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措施  71-84
  6.1 国外规避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主要做法  71-76
    6.1.1 英国规避道德风险的措施  71-72
    6.1.2 德国规避道德风险的措施  72-74
    6.1.3 美国规避道德风险的措施  74-75
    6.1.4 日本规避道德风险的措施  75-76
  6.2 国外规避道德风险对我国的启示  76-78
  6.3 我国医改进程中对道德风险的规避  78-84
    6.3.1 医改进程中规避道德风险的经验  79-81
    6.3.2 医改进程中规避道德风险的评价与反思  81-84
第七章 规避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思路探索  84-100
  7.1 基于信息经济学规避道德风险的基本思路  84-87
    7.1.1 信息甄别  84-85
    7.1.2 信誉机制  85-86
    7.1.3 制度约束  86-87
  7.2 规避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基本思路  87-94
    7.2.1 健全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88-89
    7.2.2 建设医疗保险信誉机制  89-92
    7.2.3 加强医疗保险市场的制度约束  92-94
  7.3 基于系统论的相关制度统筹发展思路  94-100
    7.3.1 协调医疗保险与医疗卫生系统  96-97
    7.3.2 协调医疗保险与医药流通系统  97-98
    7.3.3 协调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系统  98-100
第八章 规避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制度设计  100-124
  8.1 针对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对策措施  100-104
    8.1.1 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100-101
    8.1.2 建立医疗供方信誉机制  101-102
    8.1.3 实行定点医疗机构信誉等级评定制度  102
    8.1.4 切断医方效益与服务量之间不合理的利益链  102-103
    8.1.5 强化社会各方对医方的监督  103-104
  8.2 针对医疗服务需求方道德风险的对策措施  104-107
    8.2.1 建立参保患者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104-105
    8.2.2 完善共付保险制  105
    8.2.3 实行分级诊疗制  105-106
    8.2.4 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106-107
  8.3 针对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道德风险的对策措施  107-111
    8.3.1 完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信息系统  108-109
    8.3.2 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制度  109-110
    8.3.3 建立医疗保险机构社会监督评价机制  110-111
    8.3.4 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督察制度  111
  8.4 三改联动,统筹相关医疗、医药体制改革  111-115
    8.4.1 加大财政投入,转变医院过度市场化倾向  111-113
    8.4.2 加大医疗卫生部门对医疗服务机构监管  113-114
    8.4.3 改革药品传统销售方式,控制药价虚高  114-115
  8.5 天津市医疗保险信誉体系的建立与实效分析  115-124
    8.5.1 建设医疗保险信誉体系的意义  116
    8.5.2 医疗保险信誉体系的主要内容  116-118
    8.5.3 天津市医疗机构信誉等级评定方法  118-121
    8.5.4 天津市建设医疗保险信誉体系的实效分析  121-124
结语与展望  124-126
参考文献  126-13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136-137
附录  137-148
致谢  148

相似论文

  1. 高校品牌经营策略研究,G647
  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G647
  3.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均等化研究,F842.6
  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IT外包激励机制研究,F426.6
  5. 芜湖市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及其防控研究,F842.6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模式中的道德风险分析,R197.1
  7. “地铁房地产”投资的动力机制研究,F572
  8.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分析及防范,F842.6
  9.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研究,F842.684
  10.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F842.6
  11. 工程机械供应链上抵押担保贷款的机制设计,F832.4
  12.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分析与评价,F842.6
  13.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F842.6
  14.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医疗保险制度的财税政策研究,F812.0
  15.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困境与对策探析,F842.6
  16. 联合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公司间逆向选择问题研究,F224
  17. 传统道德诚信与现代民法诚信原则的比较研究,D923
  18. 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研究,F842.6
  19. 基于灰色理论的信任机制在电子商务中的实现,F713.36
  20.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险政府责任探析,F323.89
  21. 我国城镇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融合对接问题研究,F84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保险 > 中国保险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