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濒危物种野生玫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作 者: 杨继红
导 师: 王仁卿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野生玫瑰 种群生态学 行茎繁殖 遗传多样性 RAPD 就地保护
分类号: S685.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6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野生玫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栽培玫瑰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野生玫瑰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沙质和砾质海岸、河口沙丘,是当地灌丛群落的优势物种之一。在过去二十年中,由于生境退化和丧失,野生玫瑰种群的分布范围、种群数目和大小都在急剧缩减,玫瑰灌丛常以小斑块状存在。本文对牟平野生玫瑰进行了种群生态学调查,在每个斑块中详细记录了斑块的面积,乔木层郁闭度,玫瑰的平均高度、盖度,草本层植物的种类等指标,对玫瑰的繁殖特性也进行了调查。玫瑰种群生态学调查表明:野生玫瑰多分布于海滨林缘地带,既喜光又需要乔木层对强光的遮蔽;在野生玫瑰群落中,玫瑰一般为单优种,灌木层伴生植物极少,而草本层种类相对较多,共有40余种。对玫瑰的繁殖特性进行的调查表明,尽管玫瑰每年都产生大量的果实和种子,但种子苗却很少见,土壤种子库也很贫乏,在自然环境中,野生玫瑰以行茎繁殖为主。在牟平种群中共观测到52种昆虫,其中访花昆虫9种,出现频率较高的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Smith)、中华细腹食虫虻(Leptogaster sinensis Hsia)都起到了为玫瑰传播花粉的作用。把群落数据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玫瑰的高度与盖度与其它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玫瑰的平均高度与盖度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4744,p=0.0108),相关分析表明当玫瑰的高度增加时,玫瑰的盖度也相应增加;乔木层的郁闭度与玫瑰的盖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5474,p=0.0026),但与高度相关不显著。当乔木层郁闭度增加时,玫瑰通过向外扩散来获得更多的阳光,但其高度不会显著增加。乔木层郁闭度与斑块面积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乔木层的覆盖不会使玫瑰无限制地向外扩张,玫瑰灌丛都形成了明显的边界。相关分析表明,玫瑰的高度与盖度与草本层植物的种类都没有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乔木层郁闭度是影响玫瑰生长的主要的非生物因素,而玫瑰的存在不会显著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为了研究影响玫瑰遗传多样性的因素,我们对牟平玫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相关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玫瑰的遗传多样性与高度和盖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与乔木层的郁闭度也没有显著关系,与克隆多样性的关系也不显著。但是当取样数较小(小于14)时,取样大小对遗传多样性有着显著影响,两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7279,p=0.00002)。当斑块面积较小时,斑块面积与遗传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r=0.6434,p=0.0012),这与在斑块面积大的样地,取样数目多是分不开的。当斑块面积大于500 m2时,斑块面积与遗传多样性不再显著相关,表明斑块面积大的样地,遗传多样性不一定高。草本层植物的种类与玫瑰遗传多样性显著正相关(r=0.3927,p=0.0387),草本层的覆盖改善了斑块内的小环境,利于有性繁殖的成功。对玫瑰空间距离与遗传距离的相关分析表明,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遗传距离显著升高,各斑块间的遗传分化明显,相邻斑块间的关系较近。为了分析玫瑰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RAPD方法检测了该物种在中国仅存的四个较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野生玫瑰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四个种群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P%)为57.99%,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H0)为0.2826;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P%=75.30%,H0=0.3513。中国野生玫瑰种群间具有较低的遗传分化(GST=0.1878),表明大部分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种群内部。四个野生玫瑰种群中,图们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P%=66.27%,H0=0.3117),而且在种群中检测到了两条种群特异性谱带(OPS20-1,OPX04-3);长山岛种群遗传多样性次之(P%=59.04%,H0=0.3065)。图们江种群中包含了95.33%在总种群中频率大于0.05的带,长山岛种群包含了99.33%。这些结果说明在野生玫瑰的就地保护中,图们江种群和长山岛种群应给予优先保护;在迁地保护中,这两个种群也可以作为野生玫瑰种子或根茎繁殖体的来源地。在中国,四个种群均包含了95%以上在总居群中频率大于0.05的基因,野生玫瑰的濒危主要是人为影响而不是种群内因,因此要保护和恢复野生玫瑰种群首先要停止人类对其生境的破坏。本研究也可为其它与野生玫瑰伴生的海岸沙生濒危植物如单叶蔓荆、珊瑚菜、沙滩黄芩等的保护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2
缩略语表  12-13
第一章 前言  13-27
  1.1 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  13-23
    1.1.1 遗传多样性  13-19
    1.1.2 系统发育和地理系统发育  19-22
    1.1.3 生境片断化中的物种保护遗传学  22-23
  1.2 RAPD标记在濒危植物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23-24
  1.3 玫瑰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24-25
    1.3.1 玫瑰的分类地位与生物学性质  24-25
    1.3.2 玫瑰的分布与生态学特性  25
    1.3.3 玫瑰的育种、经济及生态价值  25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5-27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7-38
  2.1 研究内容  27
  2.2 研究方法  27-35
    2.2.1 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27-29
    2.2.2 野生玫瑰种群的地理位置与烟台牟平种群中各斑块的相对分布  29-30
    2.2.3 牟平玫瑰种群的生态学研究  30-31
    2.2.4 中国玫瑰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35
  2.3 技术路线  35-38
第三章 影响野生玫瑰种群生长及遗传多样性的因子分析─以烟台牟平种群为例  38-68
  3.1 研究结果  38-65
    3.1.1 各斑块的群落特征  38-40
    3.1.2 繁殖与扩散  40-45
    3.1.3 斑块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45-51
    3.1.4 各指标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51-59
    3.1.5 各指标与克隆多样性的关系  59-65
  3.2 讨论  65-68
第四章 中国野生玫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68-89
  4.1 用 RAPD测度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主要指标  68-70
  4.2 结果  70-84
    4.2.1 中国野生玫瑰种群中检测到的RAPD位点的显性频率  70-75
    4.2.2 中国野生玫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75-76
    4.2.3 所有RAPD位点间的遗传分化  76-81
    4.2.4 种群间遗传一致度(I)与遗传距离(D)  81
    4.2.5 聚类分析  81-82
    4.2.6 野生玫瑰种群就地保护的有效性  82-84
  4.3 讨论  84-89
    4.3.1 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84-86
    4.3.2 与栽培玫瑰的比较  86
    4.3.3 野生玫瑰种群的就地保护  86-87
    4.3.4 野生玫瑰迁地保护的可行性  87-88
    4.3.5 玫瑰的入侵及在入侵地的遗传多样性  88-89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89-93
  5.1 结论  89-91
    5.1.1 烟台牟平种群的种群生态学调查  89
    5.1.2 外部因素对玫瑰生长的影响  89
    5.1.3 影响玫瑰遗传多样性的因子  89-90
    5.1.4 中国玫瑰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保护  90-91
  5.2 建议  91-93
    5.2.1 对种群保护管理的建议  91
    5.2.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91-93
附录  93-100
  图版Ⅰ  93-95
  图版Ⅱ  95-100
参考文献  100-113
致谢  113-115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115-116
外文论文  116-164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64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3.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4.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5.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6.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7.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8.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9.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0.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11.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2. 我国栽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与青籽粒性状QTL的关联定位,S565.1
  13. 菊属及其近缘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初步研究,S682.11
  14. 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梨、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661.2
  15. 新疆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人群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R394
  16. 中国野生秋子梨群体特征及遗传多样性评价,S661.2
  17. 12个STR基因座在四个品种犬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S829.2
  18. 荞麦种质CHS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S517
  19. 杂草稻ORFs区域遗传多样性及籼粳血缘分化,S511
  20. 罗非鱼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S917.4
  21. 大豆种子老化的生理生化特征和RAPD分析,S565.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 观花树木类 > 蔷薇、玫瑰、月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