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问题学生污名研究

作 者: 陈福侠
导 师: 张福娟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特殊教育学
关键词: 问题学生污名 污名知觉 污名归因与应对 自尊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分类号: G4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90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问题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污名便是其中之一。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问题学生污名的概念并提出了问题学生污名的假设模型。其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别从公众视角和问题学生视角出发,了解了问题学生污名的现状和特点,并借助扎根理论提取了问题学生污名的核心类别。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问题学生污名知觉问卷和设计了问题学生污名归因与应对情境测试,揭示了问题学生污名知觉特点及内在关系,分析了问题学生污名归因与应对的特点及与污名知觉之间的关系。然后探讨了问题学生污名知觉对其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结果。最后,采用路径模型和回归分析,分析并阐释了问题学生污名知觉、污名应对以及污名结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整个研究分为5个部分11个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问题学生公众污名普遍存在,其主要特征为:公众对问题学生的评价更多是负面的;公众对问题学生的情感反应以消极情感为主;公众对问题学生的行为倾向以拒绝或躲避为特征。2、问题学生污名知觉由三个维度构成,即:公众污名觉知、公众污名赞同和自我污名认同;其中公众污名赞同在公众污名觉知与自我污名认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问题学生污名知觉存在性别和学生来源上的差异。3、在污名归因方面,对于不同污名情境事件,问题学生的污名归因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污名知觉类型上有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在与教师有关的污名事件中,问题男生比问题女生更倾向于认为它是由教师的偏见造成的;抗争型污名知觉的问题学生比免疫型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它是由教师的偏见造成的,而侵入型污名知觉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个人。在与同伴有关的污名事件中,托管生比中职生更倾向于认为它是由同伴的偏见造成的;侵入型污名知觉的学生比免疫型学生更不愿意将其归为个人的原因。4、在污名应对方面,郊区学校学生比城区学校学生更多的使用行为避免来应对污名情境;在问题解决上,入校7-18个月的学生比入校19个月以上的学生更善于采用此策略、入校6个月以下的学生比入校19个月以上的学生更多使用接受顺从策略和认知抽离策略。污名知觉类型主效应显著,主要体现在抗争型学生比免疫型、侵入型学生更多使用问题解决和行为面对两个策略,抗争型学生比侵入型学生更多使用认知分析策略。相对于偏见归因和二者归因的问题学生,个人归因的学生更倾向于采用认知分析策略。5、污名知觉对不同污名结果的影响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在污名知觉与自尊方面,侵入型污名知觉的学生无论是肯定性自尊还是否定性自尊都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类型的学生;自我污名认同和公众污名觉知对自尊起到预测作用。(2)在污名知觉与问题行为方面,相对于免疫型学生,抗争型和侵入型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为严重,抗争型学生表现的更为冲动;自我污名认同和工读生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在污名知觉与社会适应性方面,免疫型污名知觉学生在社会人际适应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抗争型和侵入型污名知觉的学生,免疫型学生的得分在心理能量上明显高于侵入型污名知觉的学生,免疫型学生在心理抑制上的得分要显著低于抗争型学生;自我污名认同对社会适应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4)在污名知觉与主观幸福感方面,侵入型污名知觉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显著低于免疫型学生,自我污名认同可以预测幸福感的程度。6、在污名知觉、污名应对与污名结果关系方面,污名应对在污名知觉与污名结果之间具有中介效应,但是两种应对方式的中介路径和效果有较大的差异;自尊与污名应对共同在污名知觉与污名结果(问题行为、社会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污名接近应对对污名知觉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总之,通过综合讨论,研究结果基本支持了研究理论假设,也初步验证了问题学生污名的假设模型,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6-8
ABSTRACT  8-14
前言  14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4-40
  1 问题学生污名概念界定  14-19
  2 污名研究回顾  19-30
  3 问题学生及其污名的相关研究  30-34
  4 假设的污名理论模型  34-39
  5 小结  39-40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40-45
  1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拟探讨的问题  40-41
  2 研究意义  41-42
  3 研究方法  42
  4 研究对象  42-43
  5 总体研究思路  43
  6 总体研究假设  43-44
  7 研究设计和流程  44-45
第三章 研究一 对问题学生污名的理论建构  45-59
  分研究1-1 公众对问题学生的态度调查  45-51
    1 引言  45-46
    2 研究方法  46-47
    3 研究结果  47-48
    4 讨论  48-50
    5 小结  50-51
  分研究1-2 问题学生污名经历的访谈研究  51-59
    1 引言  51
    2 研究方法  51-54
    3 研究结果  54-56
    4 讨论  56-58
    5 小结  58-59
第四章 研究二 问题学生污名知觉研究  59-75
  分研究2-1 问题学生污名知觉的结构及问卷编制  59-69
    1 引言  59-60
    2 研究方法  60-64
    3 研究结果  64-68
    4 小结  68-69
  分研究2-2 问题学生污名知觉的特点  69-75
    1 引言  69
    2 研究方法  69
    3 研究结果  69-73
    4 讨论  73-74
    5 小结  74-75
第五章 研究三 问题学生污名归因与应对研究  75-88
  分研究3-1 问题学生污名归因研究  75-82
    1 引言  75-76
    2 研究方法  76
    3 研究结果  76-80
    4 讨论  80-81
    5 小结  81-82
  分研究3-2 问题学生污名应对研究  82-88
    1 引言  82
    2 研究方法  82-83
    3 研究结果  83-86
    4 讨论  86-87
    5 小结  87-88
第六章 研究四 问题学生污名结果研究  88-113
  分研究4-1 问题学生污名与自尊的关系  88-95
    1 引言  88
    2 研究方法  88-89
    3 研究结果  89-93
    4 讨论  93-94
    5 小结  94-95
  分研究4-2 问题学生污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95-102
    1 引言  95
    2 研究方法  95-96
    3 研究结果  96-100
    4 讨论  100-101
    5 小结  101-102
  分研究4-3 问题学生污名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102-109
    1 引言  102
    2 研究方法  102-103
    3 研究结果  103-107
    4 讨论  107-108
    5 小结  108-109
  分研究4-4 问题学生污名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09-113
    1 引言  109
    2 研究方法  109-110
    3 研究结果  110-111
    4 讨论  111-112
    5 小结  112-113
第七章 研究五 问题学生污名知觉、污名应对与污名结果间的关系  113-129
  1 引言  113-115
  2 研究方法  115-116
  3 研究结果  116-125
  4 讨论  125-128
  5 小结  128-129
第八章 综合讨论  129-139
  1 关于研究方法  129-131
  2 关于问题学生污名知觉  131-132
  3 关于问题学生污名归因与应对  132-133
  4 关于问题学生污名对其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133-135
  5 问题学生污名的假设模型总结  135
  6 问题学生污名研究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135-137
  7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137-139
第九章 研究结论  139-141
附录  141-149
参考文献  149-162
后记  162-163

相似论文

  1.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2. 中小学教师课堂印象管理策略问卷的编制及应用,G632.4
  3.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4. 自尊类型、自我框架对风险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B849
  5. 惩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及心理干预策略探索,B844.2
  6. 中专生复原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实验,B844.2
  7. 对完美主义两成分关系的探索,B841
  8. 自尊在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攻击的中介效应研究,B844.1
  9. 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B844.4
  10. 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G633.96
  11. 自尊、攻击、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实验研究,G78
  12. 时间管理倾向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间的中介分析,B842.3
  13.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虚拟社区使用偏好的调节作用,B841
  14. 关于《山月记》的“欠缺”问题,I313.074
  15. 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心理中的认知失调研究,G206
  16. 面子威胁对消费者品牌标识偏好影响研究,F224
  17. 学生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幽默风格的中介效应与幽默感的调节效应,B849
  18. 自我结构和自尊对大学生社会比较结果的影响,B841
  19. 高校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概念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B844.2
  20.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B844.2
  21. 心理氛围对企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作用,B84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