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

作 者: 卢明霞
导 师: 王立仁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孝德 孝德教育 儒家 变革
分类号: D64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4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所说的孝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影响、使其形成孝德的实践活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在学校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包括在家庭和社会中进行的宣传教育活动。孝德教育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尊祖祭祖教育”和“尊老养老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包含着孝德教育的因素,为后世的孝德教育奠定了实践基础。到了西周时期,孝德教育得以产生。这是由当时“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在诸学派的争鸣与交流中,孝德教育的理论创造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奠定了中国古代孝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保障下,汉代充分利用比较完备的先秦孝德教育理论,全面展开孝德教育的实践。“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是汉代孝德教育实践化的内在基础,“移孝作忠”则是汉代孝德教育的深层目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孝德教育均呈现出“非官方化”的特点,但原因有所不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决定:孝德对于统治阶级仍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当时的门阀士族要求加强孝德教育;在汉代几百年的孝德教育过程中,孝德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易动摇。隋唐时期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统治者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孝德。宋元明清时期,孝德教育通俗化和大众化,孝德教育形式极大丰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与此同时,孝德教育也因其虚伪性和封建性而逐步僵化。宋元明清时期孝德教育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是由历史基础、经济发展和文人阶层的壮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在封建社会的教育实践中,孝德教育一直占据着核心和首要地位。这主要是由孝德的内在价值决定的。首先,孝德具有“孝为德之本”的伦理价值;其次,孝德具有“孝治天下”的政治价值;再次,孝德具有“老有所养”的保障价值。以现代的眼光来分析,古代孝德教育具有双重性质。从教育实质来看,古代孝德教育同时具有教育性和专制性;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孝德教育同时具有人民性和封建性;从教育的方式方法来看,古代孝德教育同时具有科学性和禁锢性。时至今日,孝德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结合当代的社会现实,孝德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养老意义。同时,孝德教育还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现代亲子关系,能够促进代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当代的孝德教育不仅面临着众多不利的影响因素,而且已经处于现实困境之中。其中,不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弱化了孝德存在的现实基础;西方文化的冲击动摇了中国人对孝德的信任和支持;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现代孝德教育也形成冲击。现实困境则主要体现为:当代人孝德情感的缺失;崇老文化、社会舆论及相关社会规范等孝德的外在保障弱化;孝德与创新、独立等时代精神之间存在一定矛盾;“421家庭”的增多将使独生子女尽孝困难。要应对不利因素,摆脱现实困境,充分发挥积极价值,当代孝德教育必须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变革。孝德教育的当代变革,既是对传统孝德教育的辨证否定,又需要借鉴西方代际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同时,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幸福,应该成为当代孝德教育最主要的价值追求。从内容上看,当代孝德教育应以新型孝德为教育内容,其中,激发孝德情感和提高孝德判断力是核心。当代新型孝德的核心内涵包括:爱敬父母、赡养父母和感念亲恩,它根源于人们对父母返本报恩的心理意识,体现着子女爱敬父母的道德感情,要求子女履行赡养照顾父母的道德责任。新型孝德的前提是以情感为纽带,以感恩等现代公民意识为依托,亲子双方人格和地位上处于平等地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当代人的尽孝理念亦发生变革,日益趋向于灵活与人性化。为了充分尊重子辈的自由和权利,当代孝德教育应当鼓励简化、自由化与多样化的行孝方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1
引言  11-15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2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12-15
第一章 孝德教育的历史进程  15-48
  一、西周时期——孝德教育的产生  15-20
    (一) 孝德的源起  15-16
    (二) 孝德教育的源起  16-17
    (三) 孝德教育的产生  17-18
    (四) 家国一体——孝德教育产生的社会基础  18-20
  二、春秋战国——孝德教育的理论化  20-25
    (一)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儒家的孝德教育思想  20-23
    (二) “任力不任德”、“贵法不贵义”——法家的孝德教育思想  23-24
    (三)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道家的孝德教育思想  24
    (四) “孝,利亲也”——墨家的功利主义孝德教育思想  24-25
  三、两汉时期——孝德教育的实践化  25-32
    (一) 汉代孝德教育实践化的历史背景  26-27
    (二) 汉代孝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27-29
    (三) “移孝作忠”——汉代孝德教育浓厚的政治性和官方色彩  29-30
    (四) 纲常化与神秘化倾向在汉代孝德教育中初步显现  30-32
    (五) 孝德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汉代得以确定  32
  四、魏晋至隋唐——孝德教育的非官方化  32-37
    (一) 孝德教育非官方化的主要表现  33-34
    (二) 孝德教育非官方化的原因分析  34-36
    (三) 魏晋玄学对孝德自然本性的强调  36-37
  五、宋元明清——孝德教育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37-48
    (一) 孝德教育内容通俗化  37-38
    (二) 孝德教育对象大众化  38-39
    (三) 孝德教育形式极大丰富  39-40
    (四) 愚孝行为大量出现——孝德教育走向僵化  40-41
    (五) 孝德教育通俗化和大众化的缘由探析  41-48
第二章 孝德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困境  48-70
  一、孝德教育的历史反思  48-53
    (一) 孝德教育在古代教育中的核心与首要地位  48-50
    (二) 孝德教育在历史上曾发挥的作用  50-51
    (三) 古代孝德教育的双重性质及其批判继承  51-53
  二、孝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53-59
    (一) 孝德教育的德育意义  54-55
    (二) 孝德教育的养老意义  55-56
    (三) 孝德教育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现代亲子关系  56-58
    (四) 孝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58-59
  三、当代进行孝德教育的影响因素  59-65
    (一) 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弱化了孝德存在的现实基础  59-61
    (二) 西方文化的冲击动摇了中国人对孝德的信任和支持  61-64
    (三)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现代孝德教育有一定冲击  64-65
  四、孝德教育的现实困境  65-70
    (一) 当代人孝德情感的缺失  65-66
    (二) 崇老文化、社会舆论及相关社会规范等孝德的外在保障弱化  66-67
    (三) 孝德与创新、独立等时代精神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67-68
    (四) “421 家庭”的增多将使独生子女尽孝困难  68-70
第三章 孝德教育的当代变革  70-93
  一、孝德教育当代变革之理论前提和基础  70-78
    (一) 孝德教育的当代变革是对传统孝德教育的辨证否定  70-73
    (二) 孝德教育的当代变革应借鉴西方代际文化的某些要素  73-75
    (三) 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幸福——孝德教育当代变革的价值取向分析  75-78
  二、孝德教育内容之当代变革  78-86
    (一) 当代新型孝德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78-82
    (二) 尽孝理念及行孝方式的当代变革  82-85
    (三) 激发孝德情感和提高孝德判断力是当代孝德教育的主要目标  85-86
  三、典型实践问题解析  86-93
    (一) 孝德教育从何时开始?  87
    (二) “知孝”必能“行孝”吗?  87-89
    (三) 棍棒底下出孝子?  89-90
    (四)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孝德教育中是否可取?  90-91
    (五) “无德”(包括不慈)父母是否该孝?  91-93
结论  93-94
参考文献  94-96
后记  96-97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7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3. 道统与济世,C912.4
  4.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5.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6. 儒家生物多样性智慧研究,B222
  7. BL纺织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426.81
  8. 虚拟实践与生产方式变革,B02
  9.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与当代环境伦理观的构建,B82-058
  10.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诠释,D092
  11. 基于电网转型升级的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架构研究,F426.61
  12. 日本行政文化变革与整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630
  13. 论先秦儒家之“义”的道德精神,B222
  14.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15. 先秦儒家文学传播思想研究,G206
  16. 学校变革的发生机制研究,G471
  17. 谈网络环境下对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D923.41
  18. 水彩创作中新材料的研究,J215
  19. 基于文献共被引分析的组织变革的知识图谱研究,F224
  20. 组织学习对战略变革的影响,F224
  21. CSUN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研究,F426.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道德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