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连接蛋白32在人原发性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 者: 朱倩
导 师: 田德安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消化内科
关键词: Cx32基因 肝细胞癌 缝隙连接 Notch 肿瘤转移
分类号: R735.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全球每年新增HCC患者约56万,其中约一半病例出现在我国,且其死亡率从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跃居至第二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行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预后仍然极差。据统计,即使是小于5cm的小肝癌行手术治疗,术后3年的复发率仍高达50%以上。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HCC具有极强的侵袭转移能力。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行为。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环节、多阶段的过程,它包括肿瘤细胞与周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分离、游出,穿过血管基底膜进入血循环,随血液到达靶器官,再次从血管壁渗出进入靶器官,局部增殖成为转移瘤,是涉及到多个信号通路功能、多个基因激活/失活的复杂过程。对肝癌侵袭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寻找新的干预靶点,改善肝癌的疗效和预后。细胞与周围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之间信号传递异常,导致二者之间黏附特性发生改变,是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启始的重要因素之一。连接蛋白(connexin,Cx)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的一类膜蛋白家族,哺乳动物中发现二十种此类膜蛋白,是细胞间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中连接蛋白32 (Connexin 32, Cx32)是人类肝脏中表达的主要连接蛋白,也是肝细胞缝隙连接的主要组分。缝隙连接是细胞膜上的特殊结构,也是相邻细胞间唯一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通道。细胞能通过缝隙连接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进行细胞间信息和能量的传递,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有研究表明,Cx32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其表达下调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紊乱可能导致相邻细胞间GJIC异常,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另有学者采用显性负相技术在动物实验中证实Cx32对于致癌物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早期和晚期均有抑制作用。这提示Cx32可能调控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但目前尚未在细胞水平得到验证,且关于Cx32调控肿瘤细胞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甚少。因此,本课题选择Cx32作为分子靶,拟从组织和细胞水平深入研究Cx32在H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充实肝癌侵袭转移的理论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收集同济医院肝外科HCC手术切除标本(经术后病理证实)20例,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肝癌和癌旁组织中Cx32基因核酸和蛋白表达的相对水平,探讨Cx32基因与人HCC发生发展的关系。培养三株不同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Hep G2、MHCC-97L以及MHCC-97H,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株中Cx32基因核酸和蛋白表达的相对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肝癌细胞株转移潜能的相关性。用pcDNA3.1(-)质粒构建Cx32的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至低表达Cx32的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用pGensil-2质粒构建Cx32-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至相对高表达Cx32的人肝癌细胞株Hep G2,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高表达Cx32的MHCC-97H细胞株、Cx32表达受抑制的Hep G2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株中Cx32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划痕标记荧光传输试验显示细胞胞间通讯功能的变化,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32表达受抑制的Hep G2细胞株中细胞膜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表达的变化。用pGensil-2质粒构建Notchl-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至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通过G418筛选出Notchl表达受抑制的MHCC-97H细胞株,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株中Notchl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给予缝隙连接阻滞剂甘琥酸孵育,采用划痕标记荧光传输试验显示细胞胞间通讯功能的变化,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1. 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x3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人肝癌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1600±0.0793、0.3169±0.082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癌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5564±0.1735、0.8720±0.1321,Cx3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株不同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Hep G2、MHCC-97L以及MHCC-97H中,Cx32基因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分别为0.3023±0.0401、0.1829±0.02760、0.0746±0.0106,蛋白表达的相对水平分别为0.5972±0.08831、0.2866±0.03280、0.1544±0.0235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人肝癌细胞株转移潜能的降低而增高。2.成功构建pcDNA 3.1(-)/Cx32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cDNA 3.1(-)/Cx32真核表达载体可使MHCC-97H细胞中Cx32蛋白表达(1.2996±0.1641)较空载体转染组(0.5097±0.04927)和空白对照组(0.4964±0.08969)明显增强(P<0.05)。与对照组和转染空质粒组细胞相比,转染pcDNA 3.1(-)/Cx32真核表达载体、过表达Cx32的细胞胞间通讯功能增强,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中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59.3±14.0个、69.7±6.8个,均较对照组(213.3±17.6个、102.0±12.5个)和空载体转染组(209.0±16.5个、96.0±10.5个)减少(P<0.05)3.成功构建Cx32-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x32-shRNA真核表达载体,可使Hep G2细胞的Cx3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降低67.4%。与对照组和转染空质粒组细胞相比,转染Cx32-shRNA真核表达载体、Cx32表达受抑制的细胞胞间通讯功能增强,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98.3±18.5个、116.0±10.5个,均高于对照组(148.7±14.0个、79.3±8.5个)和空载体转染组(137.3±14.6个、76.3±6.5个) (P<0.05)。4.成功构建Cx32-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x32-shRNA真核表达载体,使得Hep G2细胞的Cx32蛋白表达下调67.4%。转染Cx32-shRNA真核表达载体、Cx32表达受抑细胞的胞膜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以及ZO-1的相对量分别为0.2675±0.03958、0.4213±0.02933、0.1319±0.00857,均低于对照组(0.414±0.03677、1.0472±0.1095、0.4573±0.03507)和空载体转染组(0.4279±0.03958、1.1145±0.1325、0.4682±0.04186:P<0.05)5.成功构建Notchl-shRNA真核表达载体,Notchl-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MHCC-97H细胞后,Notchl蛋白表达受抑制(抑制率60.78%)。与空白对照组和转染空载体组细胞相比,转染Notchl-shRNA真核表达载体、Notchl表达受抑制的细胞胞间通讯功能增强,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85.7±6.0个、45.7±5.5个,低于对照组(215.7±15.6个、112.0±12.1个)和空载体转染组(204.7±15.5个、106.0±9.5个)(P<0.05)。同时给予缝隙连接阻滞剂孵育细胞,则穿膜细胞数升至119.3±10.1个、63.3±6.1个,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Cx32基因在人HCC癌组织和人肝癌细胞株中均出现低表达,并随人肝癌细胞株转移潜能的降低而增高。过表达Cx32能使人肝癌细胞株的细胞通讯功能增强,侵袭能力下调;抑制人肝癌细胞株Cx32的表达则可抑制其细胞通讯功能,而促进细胞的侵袭能力。验证了Cx32可调控人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进一步探讨Cx32调控人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时,我们发现,抑制人肝癌细胞株Cx32的表达使得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在细胞膜的分布减少,表明Cx32可能通过影响紧密连接蛋白调控人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抑制人肝癌细胞株Notchl的表达,可使细胞通讯功能恢复,细胞侵袭能力降低;而同时孵育缝隙连接阻滞剂甘琥酸则可部分逆转Notchl下调导致的细胞侵袭能力受抑。这提示Cx32可能对Notch信号通路调控的肝癌细胞侵袭迁移有一定影响作用。综上所述,Cx32基因可能是通过缝隙连接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并对Notch信号通路调控的细胞侵袭迁移有一定作用。这提示我们Cx32基因也可能是影响肝癌侵袭能力的一个有效分子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10
ABSTRACT  10-15
正文  15-84
  第一部分 Cx32基因在人肝癌组织和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中表达的研究  15-31
    摘要  15-16
    Abstract  16-17
    前言  17
    材料与方法  17-25
    结果  25-27
    讨论  27-29
    参考文献  29-31
  第二部分 过表达连接蛋白32对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31-47
    摘要  31-32
    Abstract  32
    前言  32-33
    材料与方法  33-40
    结果  40-43
    讨论  43-45
    参考文献  45-47
  第三部分 抑制连接蛋白32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47-61
    摘要  47-48
    Abstract  48
    前言  48-49
    材料和方法  49-54
    结果  54-57
    讨论  57-59
    参考文献  59-61
  第四部分 Cx32调控人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61-71
    摘要  61-62
    Abstract  62
    前言  62-63
    材料与方法  63-66
    结果  66-67
    讨论  67-69
    参考文献  69-71
  第五部分 Cx32对Notch信号通路调控人肝癌细胞侵袭迁移作用的影响  71-84
    摘要  71-72
    Abstract  72-73
    前言  73
    材料与方法  73-77
    结果  77-81
    讨论  81-82
    参考文献  82-84
小结  84
展望  84-85
综述  85-100
全文缩略语表  100-101
致谢  101

相似论文

  1. STAT3、MMP-2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R735.7
  2.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肝细胞癌术后调节性T细胞变化及其意义,R735.7
  3. 青岛地区乙肝病毒BCP基因突变与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R512.62
  4.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的PCR-RELP图案对中国肝细胞癌和肝硬化人群的临床意义,R735.7;R575.2
  5. 大鼠心室肌缝隙连接蛋白增龄性变化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R541.7
  6.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及实验研究,R733.7
  7. 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CX40表达及心房纤维化的研究,R541.75
  8. 启东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前C/C区变异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R735.7
  9. TRPV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7
  10. 肌源性干细胞在修复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Notch1基因的表达差异,R329
  11. 红凉伞抗肿瘤转移化学成分研究,R284
  12. 小鼠胚胎干细胞转染Notch1基因后HES-1、PS-1和GSK-3β表达的变化,Q343
  13. BRMS1、KISS1和CD8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735.2
  14.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复发及相关机理研究,R735.7
  15. Notch信号分子在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737.9
  16. 乙酰肝素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R730.2
  17.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肿瘤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R730.5
  18. 融合基因(RGD)_3-DAB_(39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与体外肿瘤抑制效应探讨,R737.9
  19. 水通道蛋白4在小鼠脑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在维持成年小鼠室管膜完整性中的作用,R741
  20. 缝隙连接蛋白43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中的相关研究,R654.2
  21. Notch信号通路在HBx致L02细胞恶性转化中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R512.6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肝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