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灸材腧穴热敏化感传现象的观察及理化效应研究

作 者: 李珊芸
导 师: 李万瑶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热敏灸 腧穴热敏化 热感传现象 光热效应 挥发油
分类号: R24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腧穴热敏化艾灸具有调控人体机能的作用,对于一些患者体表上也以找到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而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的应用价值。但艾灸疗法在进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烟味和艾离子粘着于周遭环境的污染,病人因而产生不适感,影响就病意愿及依从性是灸疗的一大障碍。故以不同的灸材来进行腧穴热敏化艾灸,观察是否同样能有腧穴热敏化现像,出现循经感传,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等临床疗效的观察。观察运用不同的灸材影响机体出现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因素影响情况,进而能有利于推广腧穴热敏化艾灸于一般民众。目的从不同灸材的物理光热效应研究及透过不同灸条中的挥发油化学成份分析,观察五种不同灸材临床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时,腧穴热敏化现像,出现循经感传效应的探讨,提供临床研究的客观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借由不同临床使用的不同艾条中(江西热敏灸条,汉医三年陈艾条,华陀太乙药艾)内容物的化学成份分析,比较不同艾条的化学有效成份多寡:实验二观察不同灸材(江西热敏灸条,汉医三年陈艾,华陀太乙药艾,无烟蕲艾,坛香线香等五种灸材的光热实验,)定时的放热能量及光热辐射现像以期能结合第三部份临床的腧穴热敏化的感传现像观察,以探讨影响腧穴热敏化中,艾条挥发油中化学成份多寡是否为影响腧穴热敏化的感传现像主要原因,不同艾条中不同的成份因为制作工艺的差异及使用的艾叶艾绒的不同是否会影响临床腧穴热敏化的感传,实验一用水蒸气蒸馏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合国中华大药典2010版设定提存条件,再用GC-MS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不同艾条的主要化学成份。实验二研究不同灸材的光热效应观察不同灸材的定时放热热量及热辐射现像,结合第三部份的临床观察,以期在提供临床施术医生的新思维.临床研究方法:将150例次患者分为:将150例次患者分为汉医牌三年陈艾30例,华陀牌太乙药艾30例,上官式无烟天然蕲艾30例,台湾产沉檀香线香30例,热敏灸条组30例。分别使用不同的灸材施行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观察不同灸材的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等临床现象。结果不同艾条的挥发油化学成份分析: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从中鉴定热敏灸艾条,汉医三年陈艾条,华陀太乙药艾条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数目分别为4、11、17。总归一化含量分别为100%、72.86%、55.48%。不同灸材的物理光热效应分析:由水吸热热量等于灸条向下热对流放热热量15min江西热敏灸条放热最高1800焦耳,30min江西热敏灸条放热最高3000焦耳,45min坛香线香放热最高5100焦耳;烧杯吸热量等于灸条向外热辐射放热热量15min无烟蕲艾条放热最高1822.5648焦耳,30min无烟蕲艾条放热最高4165.862焦耳0,45min无烟蕲艾条放热最高4513.018焦耳。临床研究:综合临床观察,五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种构成方面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五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种构成方面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五种灸材的感传率差异不大,五组研究对象,经五种不同材质灸材施灸后产生的感传率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研究对象,经五种不同材质灸材施灸后产生的不同感传现象分布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艾条的挥发油化学成份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灸条可能采用不同产地艾叶制作而成,植物生长环境(如海拔高度、温度、湿度、日照等)都直接影响其挥发油成分,三年陈艾条与太乙药艾条相同的成份较多,都含有大量的桉叶油素与Caryophyllene石竹烯,Camphor樟脑,3-环己烯-1-醇,4-甲基-1-(1-甲基乙基)-,(R)-,结果显示三年陈艾与太乙药艾有较相似的化学成份;而热敏灸艾条中的挥发油成份出峰时间在17.491min前皆未发现,显示其内容物的挥发油化学成份为较高沸点,可能与之选择精制艾绒为内容物有关2.灸材的物理光热效应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热敏灸条在短时间向下对水产生热对流放热热量最大,檀香线香于30min至45min时水温差急据变化提式檀香线香的热量释放的累积性较强.显示热敏灸条在短时间的近红外线辐射较强能快速使深部六公分的水面下升温快速,而檀香线香的热力供给的续航力较强,结果说明短时间内无烟蕲艾的光热辐射效应最大,依次为檀香线香再者才为其它三种灸条,可能与无烟蕲艾及檀香线香制作有关,两者的材质致密度都比三种灸条大的多,使其火力短期爆发力强,但随着时间的拉长,灸条延续性热力持续出现,慢慢表现出较强的热力续航力。3.综合临床观察,五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种构成方面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五种灸材的感传率差异不大,然而六种感传现像具体比较中差异颇大,若以每种感传现象出现一次以一积分为基准,每组30例次6种感传现象,故共有180积分,以此为基础,表5中显示:热敏灸组,三年陈艾组,太乙药艾组,无烟蕲艾组,檀香线香组积分分别为:42,102,84,73,82.三年陈艾组总体感传现象最明显,依次为太乙药艾组>檀香线香组>无烟蕲艾组>热敏灸组.热敏灸组的感传积分为最低。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4
引言  14-16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6-49
  1.腧穴热敏化艾灸的研究概况  16-21
    1.1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历史简述  16
    1.2 热敏灸疗法与传统灸法的异同  16-18
    1.3 热敏灸规律的探讨  18
    1.4 热敏灸技术关键  18-19
    1.5 热敏灸技术操作方法  19-20
    1.6 热敏灸施术时应注意事项  20
    1.7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20-21
  2.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讨  21-25
    2.1 艾灸热敏化穴的效果  21
    2.2 腧穴热敏化艾灸作用  21-23
    2.3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现代研究机理  23
    2.4 腧穴热敏化分布规律  23-24
    2.5 特殊病案观察  24-25
  3.影响腧穴热敏化因素的相关研究  25-27
    3.1 艾作为主要灸材的研究  25-26
    3.2 艾为灸材来源、炮制的优势  26-27
  4.不同灸材与灸法的应用研究  27-30
    4.1 灸疗的材料  27-28
    4.2 禁灸的灸材  28
    4.3 艾灸的操作方法  28-30
  5.灸材的现代研究  30-49
    5.1 艾挥发油的提取与分析  31-32
    5.2 艾叶挥发油提取技术分析  32-33
    5.3 气相色谱法(GC)与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发展  33-40
    5.4 艾叶烟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0-43
    5.5 灸量的研究  43
    5.6 艾灸的光热效应研究  43-44
    5.7 灸法经穴感传现像探讨  44-49
第二部份 实验研究  49-70
  1 实验一 不同艾条的挥发油化学成份分析  49-62
    1.1 实验方法  49-50
    1.2 仪器  50
    1.3 材料  50
    1.4 方法  50-51
    1.5 结果  51-53
    1.6 讨论  53-62
  2 实验二 不同灸材的物理光热效应分析  62-70
    2.1 实验方法  62
    2.2 仪器  62
    2.3 材料  62
    2.4 方法  62-63
    2.5 热量公式  63-64
    2.6 结果  64-68
    2.7 讨论  68-70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70-76
  1.研究对象  70-71
    1.1 病例来源  70
    1.2 纳入标准  70
    1.3 排除标准  70
    1.4 剔除标准  70-71
    1.5 脱落标准  71
  2.分组方法  71
  3.操作方法  71
    3.1 腧穴热敏化的探查  71
    3.2 探查部位  71
    3.3 探查方法  71
  4.灸疗时间  71-72
  5.观察指标  72
  6.不良反应观察  72
  7.统计分析  72
  8.结果  72-74
    8.1 一般资料比较  72-74
    8.2 效应观察比较  74
    8.3 不良反应观察  74
  9.讨论  74-76
讨论  76-80
结语  80-83
参考文献  83-87
致谢  87

相似论文

  1.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2. 杭白菊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TS264.3
  3.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氧化分解及抗肿瘤研究,R285
  4. 单味药枳实、枳壳及药对枳实—陈皮、干姜—丁香挥发性成分的研究,R284
  5.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制备及红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R284.1
  6. 葛根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和葛藤的初步研究,TS209
  7. FMR1基因敲除小鼠听源性癫痫的生化机制及其柴胡桂枝汤挥发油的干预作用,R742.1
  8. 阳春砂仁化学成分研究,R284
  9. 珊瑚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R284
  10. 石杉碱甲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R284.1
  11. 柴胡有效部位口腔用制剂颗粒的制备,R283
  12. 五味子质量控制方法研究,R284
  13. 竹叶成分提取分析及相关基础研究,R284
  14. 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对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R246
  15. 新疆藁本挥发油的提取和成分分析研究,TQ461
  16. 河南道地药用植物辛夷内生真菌Y111的初步研究,S567.239
  17. 浙江地产药材杭白菊的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284
  18. 白芥子挥发油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R285.5
  19. 血压平喷雾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R285
  20. 微滤法用于中药挥发油含油水体的油水分离研究,TQ461
  21. 突托蜡梅繁殖生态学与生物活性成分初步研究,S685.9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