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互动媒介论——电子游戏多重互动与叙事模式

作 者: 关萍萍
导 师: 李杰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电子游戏 媒介特征 多重编解码 多重互动 游戏叙事
分类号: TS95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6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选取电子游戏这一新媒介形态,对其信息传播、多重互动及叙事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传播学角度探寻电子游戏吸引巨量玩家的媒介特征,以期丰富传播学媒介理论,力图对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产生的新的传播学课题作出回应。本文综合运用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研究者的个人游戏体验,在厘清游戏、媒介及电子游戏等基本概念、描述电子游戏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建构出电子游戏的以“玩家的践行”为中心的“游戏多重编解码信息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传者——受者的二元格局。本文通过典型电子游戏案例、玩家与游戏研发者的游戏报告与访谈分析,发现电子游戏呈现出三种互动共存的格局:玩家与计算机、玩家与游戏、玩家与玩家三种互动相互重叠交叉,构建了庞大的虚拟游戏社区和人际交互平台。以玩家与计算机的互动为基础,玩家既对游戏进行“使用与沉浸”,更对游戏内容进行“二度创作”;玩家对游戏世界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更多的表现在玩家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了大量的不同类型与功能的游戏社区,与其他玩家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人际互动。电子游戏的多重互动直接催生了其迥异的叙事模式与意义生成机制,这是一种基于玩家的游戏选择之上的新型叙事模式。玩家在游戏世界中个性化设置游戏角色,以多重视角和重叠性的叙述身份游走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出非线性与共时叙事,较之其他媒介更加贴近现实世界的叙事模式。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提出问题并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第二章对国内外的游戏与电子游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对游戏、媒介和电子游戏进行概念界定,从词源角度论证电子游戏成为媒介的缘由;第四章通过历述电子游戏的发展历程,为后文分析电子游戏的媒介特征及其对传媒生态产生的影响奠定历史基础;第五、六、七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第五章深入分析以玩家为中心的“游戏多重编解码信息模式”;第六章对电子游戏的三种互动及其特征进行探讨;第七章分析了基于玩家的游戏选择的特殊游戏叙事与意义生成机制。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归纳了电子游戏所具有的全新的媒介特征。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8
目次  8-11
插图与附录清单  11-14
1 导论  14-27
  1.1 问题提出  14-23
    1.1.1 新媒介生态背景下的新型信息传播模式  15-17
    1.1.2 电子游戏中三种互动的共存  17-18
    1.1.3 基于游戏选择的叙事模式  18-19
    1.1.4 工具沉迷与使用理性——游戏成瘾问题  19-23
  1.2 研究意义  23-24
    1.2.1 理论意义  23-24
    1.2.2 实践意义  24
  1.3 研究方法  24-27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7-48
  2.1 国内外"电子游戏"研究  27-43
    2.1.1 国外电子游戏研究  27-41
    2.1.2 国内电子游戏研究  41-43
  2.2 先贤视野中的"游戏"  43-48
    2.2.1 国外游戏研究  43-46
    2.2.2 国内游戏研究  46-48
3 概念界定:游戏、媒介与电子游戏  48-68
  3.1 游戏与电子游戏  48-60
    3.1.1 "游戏"的定义  49-54
    3.1.2 电子游戏的定义  54-56
    3.1.3 电子游戏的分类  56-60
  3.2 电子游戏与媒介  60-68
    3.2.1 "media"词源分析  60-62
    3.2.2 电子游戏的媒介属性  62-68
4 "逆势而行"的娱乐媒介:电子游戏的发展历程  68-84
  4.1 电子游戏的诞生与发展  68-77
    4.1.1 电子游戏的诞生  68-72
    4.1.2 电子游戏诞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72-77
  4.2 抓住经济危机的机遇:21世纪初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  77-79
    4.2.1 全球电子游戏产业的逆势发展  77-78
    4.2.2 我国电子游戏产业的逆势发展  78-79
  4.3 电子游戏何以能"逆势而行"?  79-84
    4.3.1 消费时间与价格  79-80
    4.3.2 寻求两种效用产出的平衡  80-81
    4.3.3 佐证:萧条时期媒介消费的普遍增加  81-84
5 电子游戏多重编解码信息模式  84-105
  5.1 CMC的新型信息传播态势  84-90
    5.1.1 CMC的出现与特征分析  84-88
    5.1.2 CMC传播模式分析  88-90
  5.2 多重编解码并存的游戏信息模式  90-105
    5.2.1 电子游戏媒介的交互主体性  90-93
    5.2.2 外层编解码:游戏开发者与玩家之间的信息传播  93-95
    5.2.3 中心层编解码: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信息传播  95-100
    5.2.4 构建新型人际交互渠道  100-105
6 三种互动的共存:电子游戏的多重互动  105-177
  6.1 互动性的概念及已有研究  105-113
    6.1.1 新媒体的互动性研究  105-112
    6.1.2 电子游戏中的三种"互动"  112-113
  6.2 游戏互动主体:游戏玩家的动机与类型  113-137
    6.2.1 玩家游戏行为的基本模式  114-117
    6.2.2 玩家游戏动机与玩家类型  117-125
    6.2.3 玩家类型与游戏类型的关系  125-128
    6.2.4 游戏互动中的角色与角色扮演  128-137
  6.3 电子游戏互动之一:玩家与玩家的互动  137-160
    6.3.1 电子游戏内的虚拟社区——游戏公会  138-142
    6.3.2 游戏公会运作机制及类型分析  142-149
    6.3.3 四种类型玩家的互动特征  149-156
    6.3.4 玩家之间互动的实现条件  156-160
  6.4 电子游戏互动之二:玩家与游戏的互动  160-171
    6.4.1 玩家与游戏的互动过程  160-162
    6.4.2 玩家对电子游戏的"使用与沉浸"  162-166
    6.4.3 玩家对电子游戏的"二度创作"  166-171
  6.5 电子游戏互动之三:玩家与计算机的互动  171-177
    6.5.1 什么是玩家与计算机的互动?  172-173
    6.5.2 电子游戏软件中的HCI  173-177
7 基于游戏选择的叙事呈现:电子游戏的叙事模式  177-246
  7.1 电子游戏与叙事  178-186
    7.1.1 电子游戏的叙事性  178-180
    7.1.2 游戏中的叙事——以《博德之门》和《魔兽世界》为例  180-184
    7.1.3 基于游戏选择的叙事呈现:以"过程叙事"构建后现代叙事  184-186
  7.2 多重视角与叙述身份的重叠  186-198
    7.2.1 叙事中的视角、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  186-188
    7.2.2 电子文本的视角、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  188-190
    7.2.3 多重视角与叙述身份的重叠——玩家与主角的关系  190-196
    7.2.4 游戏的"潜在作者":GM在电子游戏叙事中的位置  196-198
  7.3 电子游戏的故事设置与游戏行为选择  198-231
    7.3.1 叙事分析结构  198-199
    7.3.2 电子游戏的三种叙事  199-210
    7.3.3 功能非固定化的"行动元"——电子游戏的角色  210-224
    7.3.4 仿真与投射:电子游戏的场景  224-231
  7.4 电子游戏的叙事语法  231-246
    7.4.1 叙事语法理论  231-233
    7.4.2 普罗普的"功能说"与电子游戏的功能设置  233-239
    7.4.3 "挑战"的四维展示:电子游戏中的格雷马斯方阵  239-246
8 结语  246-252
  8.1 电子游戏:信息传播的新样态  246-247
  8.2 电子游戏的多重互动:三种互动的共存  247-249
  8.3 游戏选择构建全新的叙事模式  249-252
参考文献  252-261
作者简历  261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61-262
参与课题  262

相似论文

  1. 数字娱乐产业中流行文化对于电子游戏的影响,G122
  2. 电子游戏人物角色设计研究,TP393.09
  3. 电子游戏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E221
  4. 中国电子游戏文本的英译实践初探,H315.9
  5. 电子游戏环境下学优生与学困生注意品质的差异研究,G434
  6. 基于触觉传感器的电子游戏与用户身体体验研究,TP393.09
  7. 手机电影的发展与媒介创新研究,G206-F
  8. 浅论电子游戏中的暴力与残酷性,J02
  9. 不同类型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B841
  10. 从电子游戏透视美日文化差异,H319.3
  11. 基于VC++的小型游戏平台设计,TP311.52
  12. 传播学视域中的新月派文人书信研究,I206.6
  13. 英语现在完成进行体构式的多重互动压传分析,H314.3
  14. 公共危机与微博传播,G206
  15. 电子游戏的时空描述,G899
  16. 论电子游戏中的情感表达,G899
  17. 跨界、融合、互动,J905
  18. 一场智力的游戏,I207.42
  19. 电子游戏影响玩家多元智能的实证研究,TP18
  20. “清宫戏”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G122
  21. 电子游戏的娱乐体验与交互设计,G89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其他轻工业、手工业 > 体育器具制造工业 > 田径器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