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IVF周期血清总睾酮与卵巢反应性参数及颗粒细胞FSHR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睾酮对体外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FSHRmRNA、IGF-ImRNA、IGF-IImRNA表达的影响

作 者: 丁颖
导 师: 徐苓;邓成艳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妇科内分泌
关键词: IVF 总睾酮 卵巢反应性 颗粒细胞 FSHRmRNA、IGF-ImRNA、IGF-IImRNA
分类号: R714.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在颗粒细胞内,雄激素在FSH诱导的芳香化酶作用下转化为雌激素。同时,雄激素又能增加颗粒细胞对FSH的敏感性,促进卵泡发育,如:增加颗粒细胞FSH受体的表达,增加FSH对早期卵泡的募集,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分泌,IGF-Ⅰ与FSH产生协同作用,促进卵泡生长发育。近年来,国外有些临床研究在IVF周期前或周期过程中使用雄激素处理方案(雄激素启动,androgen priming),包括使用睾酮,脱氢表雄酮,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以提高体循环或卵巢局部的雄激素水平,希望增高的雄激素水平能增加卵巢对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加卵巢反应性,改善IVF结局。然而临床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设计了这项实验,观察IVF过程中血清总睾酮的动态变化、测定颗粒细胞FSHRmRNA的表达及不同浓度睾酮作用下颗粒细胞FSHRmRNA、IGF-ⅠmRNA、IGF-ⅡmRNA的表达,初探IVF周期雄激素处理方案改善卵巢反应性的可行性。研究目的1了解IVF周期血清总睾酮与卵巢反应性参数及IVF结局的关系;2分析IVF周期颗粒细胞FSHRmRNA表达与卵巢反应性及血清总睾酮的关系;3睾酮对体外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FSHRmRNA, IGF-ⅠmRNA, IGF-ⅡI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IVF常规长方案患者进入周期后,监测卵巢刺激过程中血清总睾酮浓度变化,记录患者每次检查时的卵泡数量及大小、血清性激素、取卵数、成熟卵数、优质胚胎数、囊胚数及妊娠情况及使用rFSH剂量、卵巢刺激天数。观察卵巢刺激后血清总睾酮的浓度变化;分别以是否妊娠和血清基础总睾酮分组,分析基础总睾酮与卵巢反应性及IVF结局的关系;探讨血清总睾酮与卵巢反应性参数的相关性。第二部分:IVF短方案患者进入周期,临床资料的获取方法同第一部分。取卵同时,留取卵泡液,分离颗粒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cDNA,进行real-time PCR。按照获得的成熟卵数将患者分为卵巢过度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低反应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卵巢反应性参数及妊娠率、囊胚冷冻率;比较三组血清总睾酮水平及颗粒细胞FSHRmRNA相对表达量,并对血清总睾酮、卵巢反应性参数和FSHR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血清总睾酮、FSHRmRNA表达与卵巢反应性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取卵时获得人黄素化颗粒细胞,以10-8mol/L、10-7mol/L.10-5mol/L浓度睾酮进行刺激。各组分别在睾酮刺激6小时和24小时时终止培养,提取颗粒细胞总RNA,反转录cDNA,进行real-time PCR。以10-8mol/L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睾酮、刺激不同时间对颗粒细胞FSHRmRNA、IGF-ⅠmRNA、IGF-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第一部分①卵巢刺激过程中,血清总睾酮浓度随着卵泡的发育逐渐上升;②分别以血清基础总睾酮(bTT)≤0.2ng/ml和>0.2ng/ml将患者分组,两组间卵巢反应性参数及IVF结局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同样方法再以bTT≤0.3ng/ml和>0.3ng/ml、bTT≤0.4ng/ml和>0.4ng/ml将患者分组,两组间卵巢反应性参数及IVF结局比较仍然均无显著性差异;③药物刺激卵巢过程中的总睾酮浓度变化与基础总睾酮浓度有平行关系;④血清基础总睾酮与卵巢反应性参数无线性相关关系;药物刺激卵巢过程中,随着卵泡发育,总睾酮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取卵数、成熟卵泡数有正相关关系,与基础FSH值和rFSH剂量有负相关关系;⑤妊娠组OPU14日总睾酮值显著高于未妊娠组。2第二部分①按照卵巢反应性分组研究发现:卵巢刺激过程中,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与颗粒细胞FSHRmRNA的表达量有关,卵巢过度反应组颗粒细胞FSHR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低反应组颗粒细胞FSHRmRNA表达量;②颗粒细胞FSHRmRNA表达量与rFSH用药剂量呈负相关关系,与E2峰、取卵数呈正相关关系;③血清基础总睾酮与卵巢反应性参数如rFSH剂量、卵巢刺激天数及E2无线性相关关系,与颗粒细胞FSHRmRNA的表达也无线性相关关系;药物刺激卵巢过程中,随着卵泡发育,动态变化的总睾酮水平与rFSH剂量、卵巢刺激天数呈现负相关关系,与E2峰值、取卵数呈现正相关关系,与FSHRmRNA的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3第三部分①不同浓度睾酮刺激颗粒细胞6小时,显著增加颗粒细胞FSHRmRNA的表达,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睾酮浓度越高,基因表达量越高;刺激时间延长至24小时,各组间颗粒细胞FSHR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②不同浓度睾酮刺激颗粒细胞6小时,各组间颗粒细胞IGF-Ⅰ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刺激时间延长至24小时,颗粒细胞IGF-Ⅰ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睾酮浓度越高,基因表达量越低;③不同浓度睾酮刺激颗粒细胞6小时,各组间颗粒细胞IGF-Ⅱ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刺激时间延长至24小时,10-7mol/L处理组IGF-ⅡmRNA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0-8mol/L处理组和10-5 mol/L处理组。结论1基础总睾酮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其基础总睾酮水平不能作为预测卵巢反应性及IVF结局的指标;2 IVF药物刺激卵巢过程中的总睾酮水平与卵巢反应性正相关;颗粒细胞FSHRmRNA表达量与卵巢反应性正相关。3高浓度睾酮短时间作用能上调FSHR和IGF-Ⅱ基因表达,但长时间作用对基因表达上调作用消失。高浓度睾酮下调IGF-Ⅰ基因表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下调作用更显著。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2
英文缩略词表  12-14
主要仪器设备  14-15
第一部分IVF周期雄激素水平与IVF结局及卵巢反应性参数相关性研究(102例)  15-3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6
  结果  16-26
  讨论  26-31
  参考文献  31-33
第二部分IVF周期卵巢反应性与血清总睾酮水平、卵巢人黄素化颗粒细胞FSHR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38例)  33-60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34
  实验试剂及主要溶液配制  34-36
  主要实验方法  36-40
  实验步骤显示  40-42
  结果  42-52
  讨论  52-57
  参考文献  57-60
第三部分睾酮对体外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FSHRmRNA、IGF-ⅠmRNA、IGF-ⅡmRNA表达的影响  60-8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0-61
  实验试剂及主要溶液配制  61
  实验方法  61-64
  实验步骤显示  64-69
  结果  69-72
  讨论  72-78
  参考文献  78-82
文献综述  82-106
  参考文献  98-106
致谢  106-107
科研论文  107-108
个人简介  108-109

相似论文

  1. Kisspeptin-10对鸡卵巢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S831
  2.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52.2
  3. β-catenin在猪卵巢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类固醇生成酶的影响,S828
  4. 沉默BMPR-IB基因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BMP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S828
  5. Foxol对小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S865.13
  6. 人IVF周期中短时受精方法及其临床结果的研究,R714.8
  7. 液态芯片检测胚胎培养上清中sHLA-G技术的建立和应用,R714.8
  8. BMP-1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R711.71
  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异位妊娠高危因素探讨,R714.8
  10. 针刺对接受IVF/ICSI患者的卵巢血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R714.8
  11. 补肾化瘀方对PCO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MMP-2、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R285.5
  12. 电针干预对肾虚型PCOS患者IVF-ET中卵细胞质量及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R246
  13. 小脑神经元中GABA_B受体介导的PI3K/Akt通路抗凋亡作用的初步研究,Q42
  14. 补救性ICSI临床结局及受精失败卵子纺锤体和染色体分析,R714.8
  15. 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在IVF长方案中的临床价值研究,R714.8
  16. 降调后促排卵启动时机与IVF-ET结局的临床研究,R714.8
  17. 鼠胚胎外发生试验及IVF实验室装修材料的影响,R114
  18. 补肾化瘀方对PCO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上EGFR、TGFR基因表达的影响,R285.5
  19. 二氧化钛和磷酸钙纳米对雌性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R114
  20. OSP-1启动子及与CMV结合的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在奶山羊卵巢壁颗粒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Q782
  21.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中的作用分析,R714.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产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